APP下载

伸缩式下肢外固定支具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9-12陈春平胡王英方小琳张春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支具腓骨创伤性

陈春平,胡王英,方小琳,张春燕

(柳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随着交通业及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高能量损伤不断增加,使得多发骨折越来越多,其中双下肢骨折最多见[1]。下肢骨折后有效的外固定支具使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加重骨折断端出血、肿胀、麻木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科对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的创伤性下肢骨折的100例患者使用伸缩式下肢外固定支具后疼痛减轻、舒适度及满意度均提高,达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的创伤性下肢胫腓骨骨折的100例患者使用常规下肢外固定支具固定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5岁,其中胫骨骨折患者为75例,腓骨骨折患者10例,胫腓骨双骨折的患者15例。随机抽取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的创伤性下肢胫腓骨骨折的100例患者的使用伸缩式下肢外固定支具固定患者作为干预组,其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胫骨骨折患者为66例,腓骨骨折患者12例,胫腓骨双骨折的患者22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支具,伤后患肢置于外展中立抬高位,指导患肢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活动。干预组体位和肌肉锻炼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固定方法改为使用伸缩式下肢外固定支具。

1.2.1成立护理用具改良小组 主要设计研制伸缩式下肢外固定支具,成员包括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1名,骨科专科护士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名。组内成员本科以上学历,专科知识底蕴深厚,熟练掌握专科技能。

1.2.2设计研制伸缩性下肢外固定支具 讨论原有的支具类型存在的长短固定,不能调节的的问题;固定长度的支具对于短腿患者过长,对于长腿患者过短,不能满足不同腿长患者的使用需求,无效的外固定支具无法达到满意的固定效果,亦不能改善患者伤后的疼痛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伸缩性下肢外固定支具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腿长短进行有效调节,从而满足支具与患肢长短的有效统一,解决了不可调节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支具固定的有效性,实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目的。

1.2.3伸缩式下肢外固定支具介绍 伸缩式下肢外固定支具设有与人体相匹配的凹腔的带有开口的支具,支具两侧设有多个绑缚带,支具的下端连接有足底托,支具下端设有导向段的支具上部和上端设有导套段的支具下部通过导套段套装在支具的导向段上,支具上部导向段上设有滚珠弹销,支具下部导套段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卡装滚珠弹销的滚珠定位孔。本支具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1.2.4临床使用 由用具改良小组重新修订制作伸缩式下肢外固定使用流程,通过护士协助患者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并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新支具的使用统一培训,将伸缩式下肢外固定支具应用到干预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O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创伤性下肢骨折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和满意度发现:对照组的100例患者疼痛评分平均得分值为3.5分低于干预组的6分的平均值;而对照组的满意度95分以上的占比85%低于干预组的95%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疼痛评分结果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伸缩性下肢外固定支具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腿长短进行有效调节,从而满足支具与患肢长短的有效统一,解决了原有支具不可调节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支具固定的有效性,实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目的。

3.2 支具软质的内村可紧密的贴合并保护皮肤[2],避免医源性的皮肤损伤。支具的绑缚带可以随时打开,增加皮肤的透气性,方便护士对患者下肢受压处皮肤情况进行观察。

猜你喜欢

支具腓骨创伤性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