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工作
2018-09-12成霞
成 霞
(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9)
儿童时期,扁桃体炎属于易患疾病之一,这种疾病又可以分作急性与慢性。通常情况下,儿童发病的时期多在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的时候。慢性的扁桃体炎属于扁桃体持续感染炎症,通过临床检查可观察到患儿的扁桃体出现充血、肥大的特征,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由于小儿依从性较低,有时候很难配合治疗,所以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服务,可显著增强治疗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儿童慢性扁桃体炎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此组试验抽取了100例对象展开详细研究,并把结果进行如下的报道。
1 基本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借助数字随机选择法,抽选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展开分组研究,即常规组50例,护理组50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护理组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常规组有30例属于男性患儿,20例属于女性患儿;其年龄均分布在4岁-12岁间,平均是(6.8±2.0)岁。护理组中有28例属于男性患儿,22例属于女性患儿;其年龄均分布4.5岁-13岁间,平均是(8.0±3.5)岁。
1.2 护理方法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都接受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彻底的清洁,并为患者进行麻醉操作,接下来利用开口器使其咽喉部位以及扁桃的下级得到充分的暴露,再将其低温等离子系统的能力设置为6至8档,顺着其对其扁桃膜对其病变扁桃进行切除,手术后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以及止血措施。
常规组50例扁桃体炎患儿均接受基础护理,内容有用药指导、体征监测等,护理组则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由护理医师根据自身经验结合患儿实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同时加强对患儿的心率护理,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术前: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接近患儿,通过为其讲故事的方式增加患儿的信任,并且多给予患儿鼓励和赞扬。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护士可以采取通俗简单的语言询其症状及不适之处;对于年龄尚少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嘱咐其对患儿的病情变化给予积极观察。
口腔护理 :含漱液,含漱,口腔清洁需时刻保持。在手术之前需要完成6小时的禁食,禁水4小时[1]。在手术之前还需要实施镇静安眠药物,促使病人安睡。
术后护理:
疼痛护理:对于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护理人员务必积极做好术后的疼痛护理,可以在患儿颈部两侧放置芒硝冰袋,达到消肿化瘀、清热解毒的效果,有或者给予患儿口服盐酸吗啡片进行镇痛;但还是尽可能通过患者以患儿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其痛苦。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时监测患儿体征变化情况,根据其病情变化提供对应的护理措施。
出血护理:对于手术患儿需要加强其口腔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同时,积极做好伤口出血护理,并且为患儿提供流质食物, 补充患儿机体所需营养。另外,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转变情况积极做好抗感染的治疗及护理。
1.3 临床效果判定标准
护理后评估比较两组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其中,护理后患儿的的害怕、担忧等情绪完全消失,且扁桃体无疼痛、出血为护理显效;护理后患儿的不良情绪消失,但扁桃体有轻微的疼痛与出血可视为护理有效;护理后患儿的疾病无变化为护理无效[2]。
另外,将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患儿家属,由其对本次研究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分值为0分-100分;其中90分-100分视为非常满意,70分-89分视为基本满意,低于70分视为不满意。
1.4 数据分析及统计
按照实验需要,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并且在SPSS20.0 统计软件中实施计数资料的处理,且完成计量资料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扁桃体炎患儿的护理有效率对比
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后,临床护理有效率是88.00%;护理组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后,临床护理有效率是100.00%,护理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值低于0.05。
表1 两组扁桃体炎患儿的护理有效率
2.2 两组扁桃体炎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是(86.45±2.09)分,护理组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是(98.82±1.00)分,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值低于0.05。
表2 两组扁桃体炎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3 讨 论
在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扁桃体炎属于儿童群体极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群体以儿童为主,且发病具有季节性,一般多在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之时发作,会对患儿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对于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治疗常常采取手术进行,但是这种治疗方式会对患儿造成一定的伤害,术后出血较多、患儿恢复较慢。所以,在此过程中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配合非常的有必要[3]。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是近几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与出血量少以及操作快捷简单等优势,该种治疗方式利用双极技术对患者的病变扁桃进行切除,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临床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使患者的预后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是一种合理、科学的护理模式,目前已经在医院各科室中得到运用,并且确实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这种护理模式的精髓在于医护人员及时查询患儿病情资料,并且积极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查找有效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依据,便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组研究选择了100例患儿展开详细的护理后,常规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88.00%,护理满意度评分是(86.45±2.09)分,明显低于护理组的100.00%、(98.82±1.00)分,两者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值低于0.05。由此可见,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不良心理,减少术后出血与疼痛,有助于患儿尽快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对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取得的效果非常的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本文编辑:付常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