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循证护理对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发育、康复情况的具体效果
2018-09-12陈钰铧
陈钰铧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500)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新生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体是指在围生期因窒息而导致患儿脑组织遭受缺氧缺血性损伤,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情况,对患儿生命安全威胁巨大[1]。对此,临床上在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开展临床治疗时,除了采取常规性的治疗措施以外,给予患儿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样至关重要。有研究指出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确保日常护理工作达到更好的规范性,对于促进患儿的预后恢复意义重大。本文也将关于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胎龄37~41周,平均胎龄(38.7±1.8)周;严重程度:轻度12例,中度18例,重度13例。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胎龄37~40周,平均胎龄(38.5±1.7)周;严重程度:轻度11例,中度19例,重度1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开展降颅压、吸氧、保暖、营养支持等措施。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依据患儿的症状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开展康复训练。① 组建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带头成立专项护理小组,明确护理内容,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开展专业培训,充分了解并掌握循证护理知识要点。②建立循证护理方案。依据患儿体征及临床症状表现,对患儿做出系统化的评估分析,按照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循证护理问题。依据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与分析,检索相关资料库,通过搜集多方资料最终明确出最佳方案。③循证护理方案执行。依据所制定方案中的各项要求逐步落实,及时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了新的问题,便需进行二次循证对原有方案做出调整。④家庭宣教。对患儿家属开展健康宣教,使其能够了解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护理技巧,在患儿出院后定期开展电话随访,结合发现的问题提供以具体指导,并予以记录。
1.3 疗效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①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儿各项不良体征均显著改善,惊厥、脑水肿、意识障碍与肌力异常基本消失;有效:患儿各项不良体征有一定程度转好;无效:患儿各项不良体征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加重。②统计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并展开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了1例肺炎,2例智力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出现了3例肺炎,7例智力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不但会导致新生儿生命安全遭受重大威胁,同时还将致使新生儿发生神经功能障碍、视力及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小儿脑瘫等严重并发症,难以取得理想化的预后效果。围生期窒息是造成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对此,在临床上便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促使受损伤的神经元代谢功能可得到有效改善[2]。在提高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治疗效果与改善其预后生存质量方面,护理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循证护理便是通过广泛搜集资料,找出最佳护理方案,同时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制定出更具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促进患儿的预后恢复[3]。
在本组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儿采取了循证护理干预后,其临床疗效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