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及相关护理体会
2018-09-12翟春香
翟春香
(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江苏 如东 226400)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多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压波动幅度比较大,增加低血压的发生风险,进而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因此,需在明确患者具体血压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以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情况,探讨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中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8.7±4.2)岁;糖尿病病程2~23年,平均病程(12.6±2.5)年。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2)凝血功能正常;(3)无意识障碍;(4)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5)排除伴有精神疾病、其他重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透析治疗,透析机采用费森尤斯4008B型、40008S型,透析器选择一次性F6型,每次透析4h,每周2~3次,透析液钠浓度控制在135~140mmol/L、流量控制为500ml/min、温度控制在36.0~36.5℃、血流量控制在200~280ml/min,透析过程中,有效调整超滤量及超滤速度,保证每小时每千克体质量脱水量相同。透析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透析前、透析1h、透析2h、透析3h测量患者的收缩压,统计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 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透析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透析前,两组收缩压水平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后,两组收缩压水平均低于透析前,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透析前后收缩压水平比较 [(±s)kPa]
表1 两组透析前后收缩压水平比较 [(±s)kPa]
注:与透析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20) 透析前 透析1h 透析2h 透析3h观察组 10.68±0.42 7.61±0.44*# 5.84±0.27*# 4.06±0.18*#对照组 10.63±0.45 5.35±0.38# 3.16±0.22# 2.27±0.13#
2.2 低血压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20例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1例,发生率10.0%;对照组20例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6例,发生率30.0%。观察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在透析技术水平不断升高过程中,显著的减少了透析相关并发症,但却并未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低血压的反复发生会增加心血管病、痴呆症、脑梗塞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根据本研究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治疗开始后即会降低收缩压水平;从本研究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透析过程中的收缩压水平要高于对照组,而低血压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良好护理工作的的开展有利于改善透析中的血压变化幅度,减少低血压,促进透析治疗效果的提升。
临床以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期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2]:(1)患者基础血压偏低情况下,透析初始阶段中要对动脉血引出速度严格控制,使引血速度保持在80ml/min,同时对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密切观察,并以此为依据,将血流量逐渐增加,监测患者时,尤其注意初次透析患者,若患者出现严重反应,透析要终止,或透析时间缩短,预防意外;(2)透析要按时开展,超滤速度合理调节,透析机可选择有超滤模式的,即前后慢、中间快,但总脱水量应控制在体重的5%之内,避免脱水量过多降低血压;(3)透析2~3h后,甜食、糖果或含糖水果少量给予患者,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密切观察患者透析后的反应,如果出现出冷汗、恶心、头晕等症状,100ml 50%葡萄糖液及时输注,缓解症状[3]。
综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会降低血压水平,且易发生低血压,护理人员要提早做好预防性的护理工作,全面的干预患者身心,促进低血压发生率降低,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提高透析治疗安全性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