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18-09-12孙术宁陈国铭陈兴华陈新林
孙术宁,卢 洋,陈国铭,陈兴华,陈新林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40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 3.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 510006)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和外周关节以及眼、心、肺等器官,晚期患者常常表现为脊柱关节强直畸形[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AS患病率在0.35%左右,患者主要为青年男性,其起病隐匿、病程长、缠绵难愈,误诊率及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药可根治。西医治疗主要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不良反应较多,疗效尚不肯定。中医认为,AS属于“痹症”“大瘘”“骨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以肾虚为本,以风寒湿邪为外因。灸法是应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烧灼、温熨的中医传统疗法,具有温经通络、温阳起陷、行气活血、调和阴阳、补虚泻实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2]。目前很多关于灸法治疗AS的临床研究表明,灸法对于AS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各研究具有样本量偏小等问题。故本研究拟通过Meta分析评价灸法辅助治疗A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分析灸法治疗AS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策略优先考虑查全,检索范围包括题名或关键词或摘要或全部字段。中文检索词为“灸法”“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脊柱炎”“变形性脊柱炎”“萎缩性脊柱炎”;英文检索词为“moxibustion”“cauterize”“AS”“Ankylosing Spondylitis”。根据不同数据库特点,采取相应高级检索与自由词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17年3月7日。文献检索仅限于中英文,收集所有灸法辅助西药治疗AS的RCTs。
1.2 纳入标准
研究类型: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无论文章是否使用盲法、不限地域,仅限中英文文献;研究对象:由于AS的诊断标准较多,故凡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中AS诊断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4]《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和治疗指南》[5]等诊断标准的患者均可纳入,且年龄、性别不限;干预措施: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长蛇灸等灸法相关治疗;结局指标: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总有效率、ESR值、CPR值、晨僵时间,安全指标包括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排除标准
综述、名医经验总结、非RCT文献;重复检出或发表的文献;试验组或对照组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其中虽运用灸法,但无法识别灸法在其中所起到临床作用的RCT文献。
1.4 资料提取
采用Note express 3.0文献管理器对初筛纳入文献进行批量管理,经剔重后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相关文献,交叉核对结果,有意见不统一时由第三方参与讨论决定。提取后的资料由第三方再次进行独立核对。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管理和提取研究资料,资料提取项目包含第一作者、文献发表年份、各组病例纳入数、诊断标准、基线水平;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干预措施的方法;总有效率、ECR(血沉)、CRP(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不良反应;文献的质量评价和研究方法学质量信息。
1.5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采用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1.0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6]随机分配方法、分配方案隐藏,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结果测量者采用的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来源。运用3分法评价以上每一点,评价用语采用“是”“否”和“不清楚”(偏倚情况不确定或无法判定)。2位研究人员交叉核对纳入结果,若结果不一致讨论决定,否则由第3位研究人员重新进行评估。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nal,95%CI)作为疗效指标分析统计量,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其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nal,95%CI)为指标分析统计量。各试验结果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同时结合异质性指数(I2)定量判断异质性大小,若各研究之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0,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FEM)进行Meta分析;反之,若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10,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REM)进行Meta分析。采用倒漏斗图分析潜在的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851篇。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及排除重复文献,共排除文献共计1825篇,剩余中文文献26篇;阅读全文后筛除文献8篇,剩余符合纳入标准有18篇文献。共计145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27例,对照组725例。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表1显示,在纳入的18篇文献中,共有14篇[9,11-19,21-24]报道了总有效率,14篇[7,9-12,14-16,19-24]报道了ESR,12篇[7,10-12,14-15,19-24]报道了CPR,6篇[8-9,14-16,24]报道了晨僵时间,6篇[7,14-15,17,23-24]报道了不良反应情况,并对纳入的18项RCT进行了评定。
2.3 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图1显示,采用Coc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纳入的18项研究中均提及“随机”,11项RCT[7,9-10,13,16-17,21-24]提及分配隐藏方法,其中9项[7,10,13,17,21-24]为随机数字表法,2项[9,16]研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配,无文章实施盲法,无文章提及失访情况。在数据完整报道方面,18篇文献均无数据缺失,且对选择性报道的描述均较为清楚;但所有文章均因提供信息不足,无法确定是否具有其他偏倚风险因素。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总有效率 图2显示,14项[9,11-19,21-24]RCT(共1210例患者)报道了总有效率。异质性检验分析显示,这14项RCT无统计学异质性(P=0.12,I2=32%),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分析效应为[RR=1.14,95%CI(1.09,1.1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灸法辅助西药治疗AS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表1 纳入研究试验的基本信息
图1 各纳入研究试验的偏倚风险图
图2 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2.4.2 ESR值 14项[7,9-12,14-16,19-24]RCT(共977例患者)报道了ESR值。异质性检验分析显示,这14项RCT存在异质性(P<0.001,I2=8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分析效应为[MD=-7.16,95%CI(-9.08,-5.2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灸法辅助西药治疗AS对ESR值的改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2.4.3 CPR值 12项[7,10-12,14-15,19-24]RCT(共805例患者)报道了CPR值。异质性检验分析显示,这12项RCT存在异质性(P<0.001,I2=9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分析效应为[MD=-5.32,95%CI(-7.40,-3.2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灸法辅助西药治疗AS后的CPR值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2.4.4 晨僵时间 6项[8-9,14-16,24]RCT(共392例患者)报道了晨僵时间。异质性检验分析显示,这6项RCT存在异质性(P<0.001,I2=9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分析效应为[MD=-6.37,95%CI(-11.68,-1.05),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灸法辅助西药治疗AS后的晨僵时间较单纯西药治疗组明显缩短。
2.4.5 不良反应发生率 6项[7,14-15,17,23-24]RCT(共537例患者)述及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共发生37例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等),试验组共发生6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RR=0.35,95%CI(0.12,0.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灸法辅助西药治疗AS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5 发表偏倚分析
图3显示,选取总有效率为指标绘制倒漏斗图。倒漏斗图分布均在区间范围内,但漏斗图分布对称程度较低,表明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各项文献随机对照的方法学质量偏低或存在未发表的阴性试验结果。
3 讨论
图3 纳入总有效率分析文献的倒漏斗图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腰骶、脊背、肩背、颈项等躯干背侧部位的疼痛、晨僵,可伴有足跟痛,病位主要是肾所主或源于肾的肾经、督脉、膀胱经所主的部位,疾病的发生必与肾的病变相关;若风、寒、湿、热、瘀血等外邪侵袭,症状可加重,还可见外周关节肿痛、肌腱附着点肿痛,严重时疼痛影响睡眠、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引起功能障碍[25]。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病及骨节,迁延难愈,甚则伛偻”的特征性表现,中医学将其定义为“骨痹、顽痹、大偻”,病因为“风、寒、湿、热、瘀”,病机为“肝肾不足,卫外不固,外邪侵袭,痹症乃生,病久瘀甚,阻遏经脉,气血不通,迁延不愈”。治疗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采用“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瘀”以祛邪,“补肝养肾、调气生血、填精益髓”以固本[26]。灸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疗法,具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故其对AS有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灸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2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8]、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9]等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Meta分析结果表明,灸法辅助西药治疗AS能较好地提高总有效率,改善ESR、CPR等生化指标,缩短晨僵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452例病例。纳入的文章质量普遍偏低,大多为样本量30~60例的随机对照试验,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文章均未提及盲法的使用,大多数文献没有描述用药后的随访情况及不良反应。文章质量的偏低可能导致各种偏倚的产生,影响Meta分析结果的公信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灸法辅助西药治疗AS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常规治疗,系统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纳入标准不统一,对系统评价结论的可靠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依据现有的临床证据,该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格、长期随访的多中心大样本的RCT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