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效果探讨

2018-09-1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血液学献血者仪器

孟 丽

(辽阳市中心血站,辽宁 辽阳 111000)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实验室项目,在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积极影响,而准确的临床血液学检测结果,在对血站成分献血者的筛检方面,更能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1-2]。但临床血液学检测中有多种多样的因素,会受到检验人员、检测方法以及检测仪器等不同因素的干扰,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3-4]。为了探究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选择与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本站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556例成分献血者献血前血液学的检测结果,并根据献血前筛检先后顺序与是否接受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分为2组,并对2组成分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站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成分献血者没有进行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血液检验结果278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本站成分献血者接受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血液检验结果278份作为观察组。对照组278例成分献血者中,有男性成分献血者205例,女性成分献血者73例,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55岁,平均年龄(38.36±4.45)岁;最轻体质量50 kg,最重体质量82 kg,平均体质量(66.75±8.16)kg。观察组278例成分献血者中,有男性成分献血者198例,女性成分献血者80例,年龄最小21岁,年龄最大55岁,平均年龄(38.45±4.52)岁;最轻体质量51 kg,最重体质量83 kg,平均体质量(66.85±8.26)kg。2组成分献血者在体质量与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的对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成分献血者不接受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观察组成分献血者接受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2.1 全血质控品的选择与应用方法:控制品选择与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选择的全血质控物和仪器相匹配,倘若由于特殊原因不能选择正规生产厂家和仪器相匹配的全血质控物,其中血红蛋白与细胞计数CV分别<1%、<3%,那么也应该选择可以对临床上的浓度范围变异存在有意义反应的质控品。在检测以前,把全血质控物在冰箱内取出,在室温下放置15 min,放置过程中禁止摇动;放置15 min后把全血质控物轻轻旋转混摇5 min,随后再颠倒混摇2 min,用力混摇会使液体出现气泡,还可能使细胞出现破裂的现象,因此,在混摇过程中不能用力,缓慢谨慎的打开瓶盖,放置于机器内予以检测。

1.2.2 检测仪器的应用方法: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内部均会设置检测系统,系统数量超过2个,在检验过程中全部仪器都保持较高的准确度。针对相同实验而言,倘若应用的检测仪器不同,那么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也需要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在检验过程中,实验室仪器中需选择较好的仪器,随后把其他检测仪器和此仪器的检测结果予以比较。随机选择新鲜的血液,借助仪器对血液的相关参数予以检测,在血液检测过程中,各个血液样品均需要检测2次,检验结果取两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认真绘散点图,线性分析检测结果,得到相关系数上的回归方程。

1.3 观察指标: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中的相关标准,实施临床血液学检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项目不能进行的,可通过实验室间的同类型项目予以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予以分析,计量资料表示用(±s),差异性检验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用%,差异性检验选择χ2检验,P<0.05,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血液学检测结果予以分析显示:对照组中没有误差259份,所占比例93.17%;存在误差19份,所占比例6.83%;观察组中没有误差275份,所占比例98.92%;存在误差3份,所占比例1.08%,观察组没有误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误差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表1 对血液学检测结果予以分析[n(%)]

血液学检验在临床上作为实验室中的一种常见项目,也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对患者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积极影响。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血液学检验结果只有较精准,才可以确保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有效性与科学性的特点[5-6]。同理,准确的临床血液学检测结果,在血站成分献血者献血前的筛检方面,则会确保体检医师对献血者是否适合成分献血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对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8]。因此,需要加强对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合理的选择与应用全血质控品以及检测仪器,促使血液学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进一步提高,进而为成分献血者的有效筛检提供有利参考[9]。

本研究探究了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选择与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本站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556例成分献血者血液学的检测结果,并根据献血前筛检先后顺序与是否接受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分为2组,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没有误差所占比例93.17%,观察组中没有误差所占比例98.92%,观察组没有误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存在误差所占比例6.83%,观察组存在误差所占比例1.08%,对照组误差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说明临床血液学检验选择与应用质量控制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减少误差的出现,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血液学检测质量对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要确保血液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因为不同因素引发的误差明显减少,就应该在血液学检验中实施质量控制措施。使检验人员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加强对仪器、质控品以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体检医师的正确判断提供有利条件,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

猜你喜欢

血液学献血者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基于血液学细胞形态学技能学习的轻游戏教学软件开发探索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富硒女贞子对山羊生产性能、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