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浅析

2018-09-11孙瑞娟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想象力美术

孙瑞娟

美术教学评价是改革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美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结合个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谈一谈小学美术教学评价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美术作品是学生表达思想的一种无声“语言”,包含了学生的情感,是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和认知。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读懂这种无声“语言”,利用学生美术作品跟他们交流沟通。比如,当前小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但这些信息往往鱼龙混杂,而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弱,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也许他们只是出于好奇或者好玩,进行简单模仿,将接收的不良信息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创作一些带有色情、暴力倾向的绘画作品。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敏锐地读懂这些信息,进行正向引导,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绘画兴趣,培养他们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注意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当前,有的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评价时,多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画、大胆涂,却淡化了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这是美术教学的一个误区。创作灵感、知识积淀、绘画技法是美术创作的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美术知识是提高美术创作的文化积淀,决定着美术作品的思想和境界。就美术课程而言,无论课程结构、教学理念怎样改进,其课程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美术技能永远是美术教学最基础的内容。不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既使再多的奇思妙想和创作灵感,也难以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也就丧失了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例如,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本來具有很好的美术天赋,特别是小的时候能够创作出想象力丰富、色彩感知良好的优秀美术作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作品却没有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导致孩子虽胸有万千丘壑,却画不出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美术课程评价应该有所侧重。对低年龄段的孩子,可侧重于培养想象力和创新力。而对高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其作品色彩的艳丽,而是追求线条的优美;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形似”,而是追求“神似”;不能满足于自然景物的一般再现,而是追求文化底蕴的审美体验。这就需要对他们的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进行评价。

三、注意对美术学习过程的评价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体现了对动态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是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过程。针对美术评价的多维性和多级性要求,应该建立课堂教学的“全程式”评价方式,即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表现、操作技能、探究能力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例如,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评价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采取分项检测或分散检测的方法进行评价。

四、注意对美术学习方法的评价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更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经常采取小组讨论、集体创作美术作品的方式教学。教师在对课堂评价时,所面对的不仅是学生的个体,还有由不同个体所组成的小组。如何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促使小组和个体共同进步,激发小组的协作精神,达到教学目的,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对小组美术学习方法的评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协作中取长补短,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小组学习不论是共同完成一个目标,还是资料、角色、技能的互相依赖,关键是要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让他们采取主动的方式进行交流。教师在评价时,可以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组内个人之间的自评、互评和小组之间的自评、互评,养成互相合作的习惯。教师在这种评价关系中,要放松对学习成果的评价,而以个体能否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为基础,在活动中各成员能否积极交流、认真协作为依据进行评价。

五、注意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

对美术作业的评价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美术作业评价不能简单地评价为“优”“良”“一般”“差”或者以分数来衡量,应该对学生作业中体现出的技能、审美观念、创造性思维、个性等因素全面考虑,进行写实性评价。如对一幅想象力丰富而缺乏绘画技巧的学生作品,可以作如下评价:“该作品想象力丰富,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是一幅优秀作品,如果能够在构图和色彩搭配上再加以调整就更完美了”。这种先扬后抑的委婉评语,既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品为什么得到这样的评价,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如何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改进和提高。另外,尽管我们主张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要以肯定和鼓励为主,但也不能一味的肯定、一味的鼓励。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作品不敢说“不”,不敢提批评意见。这样的评价不能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进,对学生百害而无一益,也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过于宽松的评价,等于没有评价,不如不予评价。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想象力美术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创意美术
打开新的想象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