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纸媒中体育新闻的发展研究

2018-09-11徐重午

武术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传统纸媒发展研究新媒体

徐重午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迭与进步,新媒体下的信息传播速度逐步攀升、规模日渐壮大,影响力较以往传统纸媒不可同日而语。体育新闻作为新聞中的一个特殊门类,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姿态,即从对传统纸媒中主流新闻依附为主转变为新媒体时代的几何倍广泛性传播。文章以《体坛周报》为例,就传统纸媒与新媒体中体育新闻报道的现状与特点展开研究探讨,以期为传统纸媒中的体育新闻报道提供前进方向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纸媒 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8—0128—03

1 传统纸媒中体育新闻的现状及其特点一一以《体坛周报》为例

1.1 传统纸媒中体育新闻的现状

其一,专业体育纸媒所占市场份额少,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目前,在我国体育专业纸媒中,只有极少数发展较为全面,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体坛周报》。《体坛周报》于1988年创办于湖南长沙,曾于2001年国足世界杯出线时创下期发量262万份的纪录。

其二,作为一份极具影响力的体育新闻专业报刊,在国内却难以寻觅对手。总体来看,能够独立存在的专业体育报刊屈指可数,大部分的体育新闻都依附于非体育专业的新闻报刊杂志,例如《华西都市报》就有“体育”专版用以刊登体育新闻。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市场中,专业体育新闻报刊《体坛周报》一枝独秀,其余体育新闻存在方式多为依附式。究其自身原因,一是纸媒传播时效性问题,二是纸媒对新闻事件展示力问题。

1.2 传统纸媒中体育新闻报道的优势

纸质媒体是自新闻产生以来就存在的传统媒体,其具体指代报纸、杂志等以纸张为载体的媒体。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纸媒依靠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仍然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1)纸媒所具有的丰富联想性。丰富的联想性使纸媒给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2011年11月27日,威尔士主帅斯皮德在家自缢身亡,《体坛周报》中报道“一分钟的默哀,不足以传达现场球迷对这位年仅42岁的传奇人物的纪念,他们自发地开始了鼓掌和歌唱,寄托哀思。”文字虽然简洁的描绘了现场的情况,却让人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当时的气氛。

(2)纸媒的专题化报道对新闻事件的延伸性加强。对于发生于当下的新闻事件,纸质媒体能更方便的将其相关背景、即时新闻规划于同一版面,让受众更易获得相关信息。于受众而言,不仅使阅读变得方便,更使其对新闻载体的忠实度上升。对于媒体来说,专题化的报道利于版面规划、利于人力资源调配。

(3)纸媒的相对权威性。由于纸质媒体发展程度较为完善,其出版遵循着严格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虚假新闻的出现。而网络虽然有着无可比拟的传播时效,但受众在接受多元化信息的同时,更需要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这些都将受制于网络消息权威性的缺失。

1.3 传统纸媒中体育新闻报道面临的困境

与传统纸媒中其他新闻报道相同,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纸媒中的体育新闻报道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与挑战。

(1)缺乏即时性。报纸从新闻发生到新闻出版,需要一个过程。介于不同媒体有着不同的规定,这样的过程或许需要1——2个小时,或许需要1——2天。在这个传送期间内,往往旧的新闻还未传播到受众手中,就发生了更大更重要的新闻。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却不受这些约束,即便要将信息发往全球任何一个角落,也只需要几秒钟时间。这是传统纸媒在传播介质上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面对新兴媒体挑战时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2)不可扩展性。报纸杂志作为现实存在的个体,往往是独立的。换而言之,当你看到一篇文章、一则新闻时,往往上面所给出的信息不够全面,这时,如果需要信息拓展,就需要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其他途径查询。再者,如果遇到报刊杂志上出现专业名词、人名等,往往也需要查阅。而在新媒体领域,由于超链接、搜索引擎等的存在,让信息的查阅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3)搜索性低。报刊杂志有较强的信息携带能力,但由于其传播介质的限制,它需要大量的纸张来承载内容。纸张的特性决定了信息检索时会带来一定的麻烦,由于纸张不像数码可以长期大量储存,可以随时方便检索,所以,在受众想要翻阅之前的一些新闻、消息时,往往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来查阅,并且收效甚微。

(4)贮存、携带不方便。1G容量大约可以存放5亿左右的文字,那么一个32G的U盘大概就可以存放数以万份的报纸内容。显而易见,U盘携带更为方便,快节奏的生活要求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事物都尽可能的简洁方便,而传统纸媒不易贮存和携带的特点便成为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生存的一大挑战。

(5)内容展示力不足。传统媒介的优势之一是文字带来想象力的延展。然而,这是优势的同时也是劣势。其展现新闻信息手段的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与新媒体相比。目前流行的新媒体例如微博、微信等,往往在文字之外,还配有图片、视频、音频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闻的可读性,让信息更易被接受、被传播。

2 新媒体时代下的体育新闻报道新风向

2.1 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

作为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媒体,例如微博、微信、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等,现已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新媒体时代已全面到来。在传统纸媒时代,受制于种种因素而传播缓慢的体育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也将找到全新的传播途径。

(1)体育新闻传播对及时性要求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出让大型运动会的电视转播权,在体育比赛中插播商业广告,已经成为兴办运动比赛等筹集资金的一种公认办法。然而,形成这种情况的最终原因就是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体育赛事能在几乎无时差的情况下,转播给全球的体育迷。

对于一场竞技比赛而言,受众除了关注最后的比赛得分之外,更注重于享受体育比赛的过程。在现代人的闲暇生活中,体育所带来的娱乐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余暇活动方式所不能取代的。

(2)体育传播的互动性需求大。体育不是独立于这个社会的事物,它与社会的其他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联系更为密切,其不断的相互影响、渗透,最终相互作用。观众愿意花重金去观看一场体育比赛,既使这场比赛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然而,观众们在赛场内所体会到的互动性,就是其价值所在。

由于手机等容易随身携带的传播工具出现,比赛情况可以进行实时转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关注新闻传播者的粉丝可以在微博下方留言、讨论、预测。这些新媒体的特质都将给体育新闻的传播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互动感受,也是这些新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新媒体传播的大潮当中。

2.2 新媒体中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及优势

(1)时空重塑。新媒体的体育新闻传播,打破了以往按时按序收看的习惯,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余暇时间变得不定时不定量。而新媒体的传播正迎合了这种趋势,更为贴近现代人生活习惯,让人们在各自不同的余暇时间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新闻内容。(2)高度互动。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地满足受众互动性的表达、娱乐与信息的需要,即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单向传播,实现了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传播者既是接受者,接受者也是传播者的双向传播。(3)受众意识增强。人们对新闻的选择性和目的性增强,信息来源变得前所未有的广泛。传统媒体由于人力资源、传播媒介、财力状况等限制,往往无法将同时发生的两个体育事件同时播报出来,而新媒体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在比赛现场的观众可以转变为无数个记者向外传递赛场信息。

当然,在体育新闻新媒体时代,除了具有种种优势外,也存在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例如把关人的缺失、新闻质量低下等等,都成为新媒体中体育新闻传播所存在的问题。

3 传统纸媒中体育新闻报道应对新媒体发展策略

3.1 新媒体时代特征

新媒体如同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新闻界,体育新闻在这里也寻求到了新的出路。纵观整个体育新闻报道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体中越来越多的体育新闻报道出现在我们视野之内。

(1)新媒体大军突起。在微博领域,体育新闻的传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微博的“草根”性强,且能够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使体育赛事的传播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全世界各个角落。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一些体育名人、新闻记者甚至是微博本身都开设了许多个人微博、公共主页用以传播体育新闻。更新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都让这些微博收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2)传统媒体策略频出。面对新媒体的传播态势,传统媒体也找出了一些对策,传统媒体也进人新兴传播时代。国内知名体育杂志《体坛周报》就登出了网络电子版杂志,将原本的纸质杂志转变为电子文字,刊登在自己的网站上,配以丰富的图片,让用户免费阅读。这样的举措确实在应对新媒体的同时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

3.2 整合与创新

整合是指要利用新媒体来拓展自身发展。在《体坛周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成功的例子。《体坛周报》利用互联网登出了它的电子版,此举不仅保持了其自身报纸的销量,同时也方便了大众读者。利用其电子版也可在节省资源的同时,拓展报纸的新闻容量,它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自身的双方向发展。

然而,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纸媒最主要的则是提升自我的竞争能力。而提升竞争能力无可避免的就需要传统纸媒进行改革与创新。运用独家新闻、专家访谈等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中国体育报》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独家”讲故事、分析的做法,在奥运报道中得到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在众媒体高度集中和放大的北京奥运新闻大战中,《中国体育报》除以菜单式的快节奏提供当天必要的竞赛信息外,重点抓任务故事和成绩幕后的鲜活细节,以立体的形式对事件进行解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3 报道深度和力度的不断加强

传统纸媒的报道力度和报道深度,是新媒体难以超越的一大特点,加大力度发挥其深度报道是应对新媒体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对2010年世界杯的报道中,《体坛周报》分期用大版面详细介绍了球队的比赛经历、特点、对战报道、战况预测等,形成了大规模的系统报道。在对朝鲜球队的报道中,它也利用大版面详细介绍了球队历史传承以及现役队员的能力情况。这样系统化、深度化的报道不是普通新媒体能够比拟的。

3.4 报道权威性进一步强化

体育新闻作为一项特殊的新闻门类,受众主要是不同的体育项目、不同的参赛队伍的狂热粉丝,而虚假体育新闻的出现,特別是带有攻击性的虚假体育新闻的出现,很容易激发体育粉丝之间矛盾,对体育的健康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纸媒所具有的权威性就需要进一步发扬强化,这也将是传统纸媒应对新媒体的一大致胜法宝。

参考文献:

[1]孙秋峰.从《中国体育报》新闻实践看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7).

[2]胡兰芝.新媒体时代纸媒新闻的四大着力点[J].中国记者,2010(09).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猜你喜欢

传统纸媒发展研究新媒体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重新定位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用互联网基因盘活传统纸媒资源
传统纸媒转型的盈利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