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式形意拳劈拳技法特点的比较与分析研究

2018-09-11芦富来丁保玉

武术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技法特点

芦富来 丁保玉

摘要:文章以山西形意拳劈拳技法特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戴式形意拳劈拳、宋式形意拳与车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和出势各有千秋,戴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是鹰捉把之起,出势是转变为“望眉斩”(斩手);宋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是“两拳一抱口中出,前手上顶如眉齐,后手随跟紧相连,两肘抱胁如心齐,气随身法落丹田”,出势是“手足齐落后足随,四指分开虎口圆,前手高低如眉齐,后手只在胁下藏,手足鼻尖三尖对”;车式形意拳劈拳起势是鹰捉把之起,出势是鹰捉把之落。

关键词:山西形意拳 劈拳 技法 特点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8—0052—04

“形意拳”起源于晋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形意拳的出现是前人孟饽如和李洛能所流传下来的,孟饽如是晋商,而李洛能是孟请来的护院,在二人对形意拳产生研究兴趣的时候,二人就一起研究并且探讨形意拳的各种拳法、技法、拳技、以及拳术套路。形意拳的一系列发展,是在对前人所提供的拳术套路上进行创新,研习并且加以传授。孟饽如是在传承形意拳的同时,参考了一系列的传统文献经验“天人合一”“五行学说”。

形意拳的一系列发展是在对前人所提供的拳术套路上进行创新,研习以及传授。“形意拳”在前人的理论记载当中,本名叫“心意拳”,心意本同形意,“心”表述的是就是心经,是前人大脑所包含的意识形态,思想统一,与时倶进,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描述,还有对武术拳法,技法上的新意理解。“形”表述的就是外形,一个人的外表。古人对身材的描述一般就是人高马大,虎背熊腰。这样的身材也有利于山西形意拳技法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形”“心”相通,因此在后来,前人李洛能就正式把心意拳改成了形意拳。劈拳是形意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意五行拳以劈拳为母拳,由劈拳转化出钻、崩、炮、横四拳,而不同流派形意拳的劈拳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对形

意拳劈拳的技法特点进行研究,针对戴式、车式、宋氏形意拳劈拳技法特点进行研究,找出三种劈拳之间的区别,对形意拳劈拳的练习者提供参考,促进形意拳劈拳的发展和传承。

山西是传承技法的古城,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接收着新鲜元素。孕育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山西形意拳现在的稳步形成和继承发展都对晋商文化的大步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机会。孟饽如对形意拳拳种体系的传承增加了许多自己的看法。过程之中谱写了形意拳套路练功歌诀,评价了前人的教学,增加了形意拳在传统文化交流上的传播与影响。美好的时代背景为前提,大力发展,大力弘扬,是晋商文化中理解形意拳,剖析形意拳的重要生存及发展之路。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l.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三个流派形意拳劈拳技法特点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览关于形意拳方面的图书并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一些武术网站中阅览和整理了形意拳著作以及与形意拳技法,基本技法特点有关的文章多篇。通过对这些书籍、论文进行阅读分析,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并据此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创新点。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山西当地多年习练形意拳老拳师进行访谈,并与从事多年形意拳教学和研究的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技艺上的交流,认真仔细听取他们对形意拳的看法和见解,以及他们很多年来自生的经验和心得体会,然后做出详细整理,为本文的下一步研究做了铺垫。

1.2.3 逻辑分析法

在查阅与形意拳相关的资料和听取形意拳名家的见解的基础上,对本课题中有关的理论进行论证、演绎和归纳。运用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形意拳技法特点做了整理和分析。

1.2.4 对比分析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对比分析中进行客观的评价。

2 研究内容与分析

2.1 山西形意拳概述

2.1.1 戴氏形意拳形成

山西戴式形意拳是形意拳的主要流派之一。[1]相传形意拳是由岳飞所创,后传至安徽的曹继武,曹继武传至山西的戴隆邦后,[2]戴隆邦和儿子戴文熊将家传武学与形意拳相互融合,历经20多年的融合和研究,将各家武术特点相集合,并遵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吸收天地自然之长和天干地支之数,还将古人的呼吸吐纳的方法融入到形意拳中,从姬式形意拳逐渐演变出戴式形意拳。戴式形意拳的传播在山西祁县以传播200多年,但由于其拳种的传播宗旨——宁肯失传绝不滥传,因此戴式形意拳的传递范围非常小,仅限于戴姓家族,因此,戴式形意拳仍存有古朴的拳术风貌。戴式形意拳主要有劈、崩、钻、炮、横五行拳[3],龙、虎、猴、马、蛇、鸡、燕、鹞、鹰、熊十形拳等[5],由于戴式形意拳的传承方式,使得戴式形意拳始终保持原有的拳术风貌,在如今已成为形意拳的主要流派之一。

2.1.2 车氏形意拳形成

车式形意拳分支出来的时间较晚,直到光绪年间,在拳术上得到了戴家的密传,车毅斋又拜李洛能为师,根据李洛能的“盘根说”研究出形意拳的盘根术,后经其弟子的传承、发展和完善,逐渐成为形意拳中一支重要的分支,并且其武学体系完整、科学、系统。车式形意拳的特点和风格与其他形意拳分支不同,在习练时,气劲的储藏、发出均是有一定的顺序,不可逆转,身上的三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统一,且速度非常快的,在出手時,呈现圆弧离心方向的拋物线轨迹,并且出手路线有加速度,上面提到的动作要一瞬间完成,之后身体的三盘保持静止,储存一定的势能之后发起动作,身体的行动如同猛虎,手的动作如同雄鹰,各种动作和形势紧凑,并且没有固定的动作和形势,实现车式形意拳的技击能力和艺术观赏性。

2.1.3 宋氏形意拳形成

宋氏形意拳是由宋世荣先生所创,后经过各代弟子宋虎臣、宋铁麟等人的传承、发展和完善,宋氏形意拳武学体系以成为一整套的完整、系统、科学体系。[5]创始人宋世荣先生多才多艺,在读书之余进行少林拳的习练,近成年时开设钟表局,恰逢形意拳名家李洛能先生从事保镖工作,即拜李洛能先生为师,进行了为期10年的武术学艺,最终终成武术大成,后宋世荣结识曾在沈阳故宫供职的刘晓棠先生,将《内功四经》赠送给宋世荣先生,宋世荣先生对《内功四经》进行反复研习,之后又融合各种其他拳种,创出了独具特色的宋氏形意拳。宋世荣老先生授徒极为严格,但每个弟子均很出色,为宋氏形意拳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

2.2 山西形意拳劈拳技法特点的分析

2.2.1 戴氏形意拳劈拳的特点

戴式形意拳劈拳中起势要束蹲成小中平身,身体为斜向姿势,两手均为掌;戴式形意拳在出势时要以长身弓箭步姿势开始,顶正身,一手变拳一手仍为掌,起落两势的阴阳变化分明。戴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是鹰捉把之起,出势是转变为“望眉斩”(斩手)。

2.2.2 车氏形意拳劈拳的特点

车式形意拳劈拳起势是没有束尽,身体保持正直,两手为掌,在出势中,是将双拳变双掌,有正向姿势变为斜向姿势,不过仍然是小套步半束身,也就是说手有阴阳的变化,身体的正斜有变化,但束长、腿的阴阳均没有出现变化。车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是鹰捉把之起,出势是鹰捉把之落。

2.2.3 宋氏形意拳劈拳的特点

劈拳是形意拳的基础,要想练好形意拳,首先要练好劈拳,而练习劈拳首先要养气。宋氏形意拳劈拳的动作说明如下:

宋氏形意拳劈拳的预备式是三体式,由三体式开始,左手向下变成拳,然后内旋,从胸前向上钻出,手也可保持掌势,拳心(或掌心)向内,与嘴同高,左脚向右前方迈出半步,脚尖朝向前方,右手变成拳收回到右侧肋骨外侧,拳心朝向身体,此时身体的朝向偏向于右侧。右足向前面迈出一大步,脚指尖朝向前方,左脚立即向前跟半步,脚尖同时向内扣,同时右拳变为掌,从左掌上面传出向前劈出,拇指张开,虎口撑圆形,其余四指保持微曲并微开不变,右手要与眼睛平齐,左拳随后向内翻,收于腹前,掌心要向下,眼睛要看向右手的虎口处。在进行预备式时,要注意以下动作,左拳与左脚的垫步动作要同时进行,右掌向前劈打时,注意屈肘发力,同时右脚的前进要一致,头向上顶舌头顶住上颚,挺胸收腹,气沉丹田,做到身心与周围环境内外合一,全神贯注。在进行左劈拳时,与右劈拳的動作要点完全相同,只方向相反。

2.3 山西形意拳劈拳对比分析

2.3.1 戴氏形意拳劈拳与车形意拳氏劈拳的比较分析戴式形意拳劈拳中起势和出势,同车式形意拳劈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车式形意拳劈拳中起势是没有束尽,身体保持正直,两手为掌,而戴式形意拳劈拳要束蹲成小中平身,身体为斜向姿势,两手均为掌;在出势中,车式形意拳劈拳的出势是将双拳变双掌,有正向姿势变为斜向姿势,不过依然是小套步半束身,也就是在说手有阴阳反复的变化,身体的正斜有变化,但束长、腿的阴阳均没有出现变化,而戴式形意拳在出势时要以长身弓箭步姿势开始,顶正身,一手变拳一手仍为掌,起落两势的阴阳变化分明。[7]

戴式形意拳劈拳和车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均是鹰捉把之起,两者是一致的,而两者的出势不同,戴式形意拳劈拳的出势是转变为“望眉斩”(斩手),而车式形意拳劈拳的出势是鹰捉把之落。[8]

2.3.2戴氏形意拳劈拳与宋氏形意拳劈拳的比较分析戴式形意拳劈拳和宋式形意拳劈拳存在一定的差异,戴式形意拳劈拳出势要束蹲成小中平身,身体为斜向姿势,两手均为掌;戴式形意拳在出势时要以长身弓箭步姿势开始,顶正身,一手变拳一手仍为掌,起落两势的阴阳变化分明。而宋氏形意拳劈拳的出势是身体的朝向偏向于右侧,两手为掌或为拳均可,“两拳一抱口中出,前手上顶如眉齐,后手随跟紧相连,两肘抱胁如心齐,气随身法落丹田”,出势时注意屈肘发力,同时右脚的前进要一致,头向上顶舌头顶住上颚,挺胸收腹,气沉丹田,做到身心与周围环境内外合一,全神贯注,收势时,头部要向上顶,颈部保持直立,两手向下按劲,其余要求与三体式相同,“手足齐落后脚随,四指分开虎口撑圆,前手高低同眉齐,后手要在胁下藏,手足鼻尖三尖相对”。

戴式形意拳劈拳和宋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和出势均不相同,戴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是鹰捉把之起,出势是转变为“望眉斩”(斩手),宋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是“两拳一抱口中出,前手上顶如眉齐,后手随跟紧相连,两肘抱胁如心齐,气随身法落丹田”[9],出势是“手足齐落后脚随,四指分开虎口撑圆,前手高低同眉齐,后手要在胁下藏,手足鼻尖三尖相对”。

2.3.3 车氏形意拳劈拳与宋氏形意拳劈拳的比较分析车氏形意拳劈拳与宋氏形意拳劈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车式形意拳劈拳中起势是没有束尽,身体保持正直,两手为掌,在出势中,车式形意拳劈拳的出势是将双拳变双掌,有正向姿势变为斜向姿势,不过仍然是小套步半束身,也就是说手有阴阳的变化,身体的正斜有变化,但束长、腿的阴阳均没有出现变化。而宋氏形意拳劈拳的出势是身体的朝向偏向于右侧,两手为掌或为拳均可,出势时注意屈肘发力,同时右脚的前进要一致,头向上顶舌头顶住上颚,挺胸收腹,气沉丹田,做到身心与周围环境内外合一,全神贯注,收势时,头部要向上顶,颈部保持直立,两手向下按劲,其余要求与三体式相同。[10]

车式形意拳起势是鹰捉把之起,出势是鹰捉把之落,宋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是“两拳一抱口中出,前手上顶如眉齐,后手随跟紧相连,两肘抱胁如心齐,气随身法落丹田”,出势是“手足齐落后脚随,四指分开虎口撑圆,前手高低同眉齐,后手要在胁下藏,手足鼻尖三尖相对”。[11]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戴式形意拳劈拳和车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均是鹰捉把之起,两者是一致的,而两者的出势不同,戴式形意拳劈拳的出势是转变为“望眉斩”(斩手),而车式形意拳劈拳的出势是鹰捉把之落。(2)戴式形意拳劈拳和宋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和出势均不相同,戴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是鹰捉把之起,出势是转变为“望眉斩”(斩手),宋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是“两拳一抱口中出,前手上顶如眉齐,后手随跟紧相连,两肘抱胁如心齐,气随身法落丹田”,出势是“手足齐落后足随,四指分开虎口圆,前手高低如眉齐,后手只在胁下藏,手足鼻尖三尖对”。(3)车式形意拳起势是鹰捉把之起,出势是鹰捉把之落,宋氏形意拳劈拳的起势是“两拳一抱口中出,前手上顶如眉齐,后手随跟紧相连,两肘抱胁如心齐,气随身法落丹田”,出势是“手足齐落后足随,四指分开虎口圆,前手高低如眉齐,后手只在胁下藏,手足鼻尖三尖对”。

3.2 建议

(1)解读晋商文化中对形意拳的理解,剖析形意拳的重要生存发展之路。形意拳的基本腿法,拳法,以及各种修炼技法,在各种方面都是指得商讨和研究的。突出不同形意拳劈拳的特点,使形意拳劈拳习练者掌握不同流派的形意拳劈拳特点。(2)在练习不同形意拳之前应先进行不同劈拳特点的学习,熟练掌握不同流派劈拳,为不同流派形意拳其他拳种的学习和练习奠定基础。(3)在不同流派劈拳的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不同流派劈拳的基本要点、要求和特点进行练习,掌握正确的劈拳路线。

参考文献:

[1]王曼.形意拳在济南市的传承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4.

[2]张建勇.儒家思想对车毅斋武学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1(06):39-40.

[3]张春.影响形意拳演变因素的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5.

[4]王攀峰.形意拳源流考[D].太原:中北大学,2014.

[5]王攀峰,刘定一.形意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J].搏击·武术科学,2014(02):39-41.

[6]宋宝贵.武技留英名伟业传永世——纪念宋世荣先生诞辰160周年[J].精武,2009(10):15-17.

[7]张彦.山西省部分地区形意拳发展现状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8]李学思.解读“鹰捉”[J].搏击,2013(04):26-27.

[9]崔秉珍,韩丽云.口诀法在形意五行拳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02):59-60,73.

[10]马志斌,黄鉴衡.中华武术精选,武当篇[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技法特点
《石门铭》技法探微(二十四)
王旭东山水画技法(十二)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