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8-09-11赵照
赵照
摘要: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53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存在严重失衡和错位的现象,因各种心理障碍而产生的过激行为,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本文将根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概述,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渗透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进行阐述并深入分析,进而概括性地提出相关建议措施,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動、和谐、健康地发展。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小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心理健康与否将严重影响到成长期的行为表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小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育成型的初级阶段,他们思想单纯、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不良现象的影响,加之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双亲家庭的溺爱,在幼年时期可能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对以后的成长相当不利,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培养,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道德等教育,使他们逐步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克服个人主义,养成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的好习惯。
二、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 矫正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关键
有关资源显示,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存在严重失衡和错位的现象屡屡可见,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同学还相当严重,各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上升的趋势。另外,从学校方面来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迁、不可避免地滋生一些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着消极的影响作用。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又基础的影响,随着“单亲家庭”“问题家庭”的出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机会随之增多,适当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从学校方面来分析,激烈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2. 语文教材中包含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为例,教材共有12册,其中,识字课16篇、选读课74篇、略读篇85篇、古诗40首、古词4篇、寓言4则以及综合复习文章9篇等,共462篇课文。每册都会根据内容进行单元划分,并在每个单元后面设置语文学习园地或写作内容。单从教材的结构安排,教师能体会到编者的用心良苦——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他们开展由浅入深的学习。深入了解,不难发现这些文章包含了科学、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等一些适合小学生心理年龄段的内容。
3.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教师通常扮演着学生的人生引导者,为学生“授业解惑”。由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教师与学生保持着较好的互动机会,这种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时机。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
1. 坚持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受智力、学科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可因材施教,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
2. 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授课,给予学生新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以及正确面对学习困难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知识,在不同的认识阶段采用针对性的渗透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有强烈的示范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具备广泛的基础知识,除此还要掌握教学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4. 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文体大多是记叙文、说明文,根据对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阅览发现,其中记叙文和诗歌中饱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通过挖掘记叙文中表现积极内容为素材,以此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使学生充满积极乐观的态度。
总之,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问题以及教育形势下,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渗透健康教育可行性的阐述分析,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选好切入点,立足教材,坚持因材施教、尊重主体、循序渐进等原则进行渗透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敏锐捕捉课堂中的心理教育契机,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意志品格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老营联合小学校 03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