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

2018-09-11张思峰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趣味化新课改小学数学

张思峰

摘 要:趣味化教学是新课标素质教育下产生的一种新兴课堂教学模式,它针对课堂内容,结合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运用有趣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關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

趣味化教学是新课标素质教育下产生的一种新兴课堂教学模式,它针对课堂内容,结合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运用有趣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作为新课标教学理念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如何在课堂上实施趣味化教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呢?本人从以下几点做了尝试:

一、运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不但有学习的动力,还有探究的欲望,学习的效率,无论是对课堂教学还学生学习都是有力的推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小学生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他们还没有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数学的神奇魅力,对学习没有足够的耐心,更没有兴趣。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趣味化教学的核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如果给他们直接讲解知识,进行计算,带他们进入学习状则很难,在给学生教学“9加几”时,我们就可以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小熊小小的奶奶把摘到桃放在餐桌上,让小小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小看到这么多的桃子,馋得直流口水,哪顾得上算呀,他急得直挠头。”“同学们,你们可愿意帮小小算一算?”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让学生把注意力全放在探究9加几的学习中来,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课堂教学打基础。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知识迁移

老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熟悉的生活进行知识迁移,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知识内容时,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充分认识圆,如,车轮子、方向盘、水桶、盘子、碗等。这些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物体,能增强学生对圆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在讲解圆时,利用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关于圆的运用,让学生明白:“自行车轮子做成圆形是考虑到行驶速度和平稳性,水桶设计成圆形考虑可以多装水。”等,从而让学生掌握圆的特点,充分理解圆,认识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知识迁移,既能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又能将知识生活化,促进他们的理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目光

多媒体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负担不说,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知识符号、数字关系,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了。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探索。比如,在学生“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有小树6棵,小花9朵,小花比小树多几朵?”这道题如果只用讲解的方式,学生不易理解,而我们利用多媒体,先出示6棵小树,然后再把9朵小花和6棵小树并排放,让学生数数小花比小树多出的部分,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得到了小花比小树多3朵的答案。多媒体集声音、图形、颜色于一体的灵活呈现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让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出来,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数学的本质特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老师要想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一定要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理解,保证他们对知识达到迁移、内化。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智力、思维、习惯等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秋丽.试论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2]田青.将枯燥的色彩知识趣味化:《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设计,2004(18).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趣味化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