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2018-09-11卜晓娟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语文教学

摘 要: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教育要从积极的情感入手,这也是语文课应该特别加强的方面。教师要使学生在牢牢地掌握知识的同时,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秘诀所在。在傳统的讲授知识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在语文课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爱上语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激发;创设情境;感悟理解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也是特定意义上的、特殊的人际交往。在教学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者。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尽可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走进学习的情景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掌握好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选择“出发点”,激发喜爱之心

1.设计导入,激发兴趣

一节课导入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奠基石。因此,导入对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从我步入教坛至今,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与积累,我认为,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导入,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能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基。

2.贴近课文,产生共鸣

教学伊始,教师应贴近课文,采用多媒体手段适时进行引导。如在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笔者就先放一段济南冬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济南冬天的美景,再联系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3.巧设悬念,激发热情

“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课堂教学缺乏波澜,缺少生动,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在教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时亦是如此。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全面把握课文,选择设置悬念的切入点,要在教学的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人物的命运会如何延续。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对课文的续写环节。这样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增。

二、精准抓住“着力点”,激发想象之意

1.品析词句,激发体验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品析词句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重要词句的鉴赏品评,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在教余光中的《乡愁》时,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四个时间词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以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四个形容词,让学生认真仔细地鉴赏,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2.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笔者在讲《变色龙》这一课时,在课堂的结尾处,通过问题创设情境——你认为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后,他又去干什么了?鼓励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充分发挥想象,由学生来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现出的深刻内涵。在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不断地创设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想象,和作者产生共鸣,最终理解作品所表现出的内涵。

3.故意留白,激发回味

在教学时,对于课文内容教师不全分析,而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已知的内容自己去分析,进而去体验课文情感,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如教冰心的《谈生命》时,教师可以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冰心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预习提示等,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适时引导,从而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构建精彩“关键点”,激发感悟之情

1.故事吸引,激发感悟

孩子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考精力盛,也爱听自己有兴趣的故事,语文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紧贴教学内容,在讲授新课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融入语文课堂。

2.问题设置,激发情感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高质量的问题,也能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乐于去思考,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例如:笔者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问:“菲利普夫妇为何不认于勒?”学生回答说:“穷。”笔者追问:“为什么穷就不认?”学生回答说:“因为穷就会拖累菲利普夫妇。”还有学生说:“怕女婿知道,会影响女儿的婚事。”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刻,文章的主题也就慢慢清晰了。

3.举一反三,唤起认知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方法。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青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惬意的心情。这样,学生触类旁通,就会深刻地体会到课文的情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打造出智慧而愉悦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边春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6):161.

[2]宋艳波.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J].中学语文,2016(6):49-50.

作者简介:卜晓娟(1982—),女,安徽天长人,学历:本科,现为安徽省天长市城南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研究。

编辑 郝全玲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语文教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