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团活动,队员成长的另一片蓝天

2018-09-11尤越强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团活动成长队员

尤越强

摘 要: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团结教育少年儿童的基本途径,全面育人的广阔课堂。社团活动是多种多样、多途径的,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少先队员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体验知识的价值、劳动的乐趣、同伴的友谊、合作的意义,从体验中感悟社会、感悟人生。社团活动是少先队员自主性的快乐实践活动,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育人载体,是素质教育的必然抓手,能培养和提高科学精神,促进了少先队员自身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少先队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使兴趣爱好相同的队员在课外活动中更加体现其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作用,积极发挥少先队员潜在的能力。少先队员只有自觉自愿地参与,才能形成道德发展的内动力。就少先队员参加社团活动的成效做了研究和实践,并从各方面阐述了队员参加社团后的所获所得。

关键词:社团活动;队员;成长

一、少先队开展社团活动的必要性

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团结教育少年儿童的基本途径,全面育人的广阔课堂。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员自主性的快乐实践活动,是少年兒童健康成长的育人载体,是素质教育的必然抓手,能培养和提高科学精神,促进少先队员自身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而社团就是为了同一爱好聚集起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使自己对个人爱好的理解更加深刻,技艺精益求精的组织。少先队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使兴趣爱好相同的队员在课外活动中更加体现其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作用,积极发挥少先队员潜在的能力。少先队员只有自觉自愿地参与,才能形成道德发展的内动力。

社团活动是多种多样、多途径的,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是对辅导员高层次的要求,是辅导员的基本功。作为少先队社团活动的辅导员,与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不一样了,从主导成为辅导,辅导员强化为队员服务的意识并增强队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一切从队员的实际出发,从队员的全面发展出发,满腔热情、全心全意地为队员服务。

少先队员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体验知识的价值、劳动的乐趣、同伴的友谊、合作的意义,从体验中感悟社会、感悟人生。社团活动可以使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点起生命之火,开出生命之花,以致影响孩子的一生。他们在各自的社团活动中当家做主,自己管理,积极投入,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陶冶心情,愉悦心身。在这样的社团活动中,队员们能学到许多课堂上所学不到的内容、本领,也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少先队组织在队员们心中地位高了,少先队员的意识强了。

二、少先队开展社团活动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社团活动的基本理念是关注人,关注少先队员的发展,一切为了少先队员的发展。少先队活动要求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少先队员特点和少先队员的能力发展水平,将以少先队员为本,为少先队员全面发展服务。

1.理论依据

(1)开展社团活动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这种先天潜能得以实现,人的成长是在一个安全的心理气氛中先天潜能不断实现的过程。经验是认识活动的基础,当然抽象认识活动仍是需要的,情感活动左右着人的精神世界,把情感活动看作是心理整体机能,提高人的认识的基础和动力。

(2)开展社团活动,以杜威的“儿童中心,从做中学”教学模式为构建指导基础模式,借助其积极意义,进行创新,构建新的、易于操作的模式对少先队员进行人文熏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从实用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儿童中心说”,创立了“儿童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

2.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社团活动要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要贴近少先队员的日常生活,从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方面入手。但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坚持少年儿童的实践体验教育是少先队改革和工作的方向,也是少先队社团主打的方向。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达到一定的目标。

(2)教育性原则:指少先队所开展的各项社团活动都将以具有教育性为主,要根据少先队员的特点及需求,适时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在社团内容的设置方面需要考虑队员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局限于学科类,更侧重于他们兴趣爱好的培养、传统艺术的传承、学校特色的创建等,能让不同爱好、不同个性的队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需求、能发展自己个性、提供了展示个人潜能的各种舞台,促进全面发展。

(3)主体性原则:指要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把自己定位在与少先队员平等的位置上,支持引导他们自立地活动,全面细致地了解少先队员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有所提高,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自觉地、有机地发展少先队员能力,并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尝试成功,从而使少先队员更加自觉地获取能力的发展。个别队员比较习惯于老师教什么,自己就学什么,队员们的自主性发挥不够。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鼓励,让每一位队员都意识到自己就是主人,在社团活动中让每位队员都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队员们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4)体验性原则:社团活动的目的是创设审美情境,渲染艺术氛围,引导和激发少先队员积极地参与体验。良好的活动过程应体现为各种有利于少先队员参与的活动,包括各项比赛和各种兴趣活动等,同时将相关的文化知识融进活动之中,让少先队员体验美的熏陶。

三、社团活动,队员成长的另一片蓝天的实践

少先队积极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建立演讲社团、歌咏社团、舞蹈社团、演奏社团、书画社团、运动社团、英语话剧社团等,利用早晨、中午和晚上的课余时间进行训练。社团的成员年龄不同,来自各个中队,活动的场所也不同,不局限于课堂中。情景激趣式、竞争合作式、自主探究式和双向互动式的活动模式,这些模式更有利于培养队员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特长。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各个社团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队员。队员们都为拥有一身“绝活”而自豪,他们都在不同的场合把自己的才艺充分地展示出来,社团成为少先队员成长的另一片蓝天。

1.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各社团怎样调动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张扬队员的个性呢?我们就想通过少先队组织,来开展社团活动来实现。虽然社团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给社团带来了蓬勃的生命力。

运动社团借助绳子开展活动,他们自创了好几种跳绳方法,如用长绳跳8字、长绳里跳短绳、长绳里拍篮球、长绳里面甩短绳……在这些活动中,社员们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同时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并且获得了杭州市快乐课间游戏优秀组织奖。

书画社团的队员,经过短短的一个学期的训练,书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超过了以前三年的练习。书画成为队员喜欢的品牌活动,队员的书画有近100人次在省市及全国获奖,得到了社会和队员家长的普遍认可和赞扬。

轮滑社团通过个体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让队员学习各种动作,激发队员的竞争动机,并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交流来展示,通过组间互评,进一步激发队员的竞争意识,也让队员体会到经过竞争合作能更快地提高他们学习技能的速度和积极性。

2.社团活动,成长摇篮

口琴、二胡、吉他、英文歌曲、情景剧、集体舞、跳绳、踢毽子……在队员的课余时间,少先队员唱起了主角,他们在做着自己喜欢的活动。有些队员进入社团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得到进一步的发掘。特别是从小喜欢唱歌的队员,进入歌咏社团并坚持每天训练后,成长是显而易见的,在各级歌唱比赛中频频获奖,为队员的人生起航扬起了一面自信的风帆。

队员们都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他们把社团亲昵地称为“摇篮”,是成长的摇篮。在社团活动中,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掌声和微笑,而是能力的提高、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社团,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基石,是队员成长的另一片藍天。

也有部分优秀的队员,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协助辅导员,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辅导其他队员练习,在辅导别人的同时,自己的技术提高得非常快,真是教学相长。其实很多队员在社团活动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些本领,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治管理中各种能力的提高是最重要的。

3.社团活动,弘扬少先队员主体性的舞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少先队员在学校参加的活动,已远远不能满足队员的需要和适应社会的需求了。当今社会的潮流在不时地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悄悄地改变着人们原有的工作、生活、思维的方式,这场社会革命浪潮也无情地冲进了我们平静的校园,

影响着我们的队员们。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我们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让少先队员在社团活动中自由飞翔,自由成长。

四、少先队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的实施效果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是少先队员学当主人,自己去组织进行的。活动的全过程也是每个队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在活动中注意充分弘扬了少先队员的主体性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少先队员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性更高了,组织活动的能力更强了,少先队员的个性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先队员主体性的弘扬,使少先队员参加活动锻炼的机会更加平等了

每个队员,不论成绩如何、纪律如何、担任什么职务,在社团中都是平等的,参加活动的权利都是平等的。每位少先队员都有自己优异的方面,即都有各自的长处,而在活动中主体性的体现,使不同的少先队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地方。

2.少先队员主体性的弘扬,使每位少先队员都学会了尊重他人的习惯

在社团活动中,每位少先队员都找到了自己的岗位,你有你的练习内容,他有他的练习内容,这不仅要求每位少先队员对自己的练习内容要熟练,还要和社团里面其他队员进行配合,不辜负其他队员的信任,而且要想方设法让其他少先队员满意。在每次社团活动中,少先队员是为其他队员服务的,对组织中的每一个队员都应该尊重,没有权利发号施令,每位队员都必须学会尊重他人,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活动。

3.少先队员主体性的弘扬,促使每位少先队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社团活动中每位少先队员都处于少先队员的监督之下,每位少先队员都是有上进心的,都不甘落后,在你追我赶、互相纠正的状况下,每位少先队员都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自然而然帮助了少先队员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林淑贤.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J].中国教育科研杂志,2015(9).

[2]陆士桢,华耀国.少先队基础教程[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先翱.少先队工作方法论[M].中国少儿出版社,1999-03.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社团活动成长队员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