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2018-09-11乔翠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合作能力合作意识

乔翠

摘 要: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帮助稍微差一些的学生,在互相帮助的合作过程中,体现每一个同学的价值,从而使不同的人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课堂上的一些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合作时机;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一个班级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的学生往往会呈现很明显的差异性,很多时候会造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而学生能力差的同学却是不知所云,难以接受。如何更好地解决这种差异性造成的冲突呢?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帮助稍微差一些的学生,在互相帮助的合作过程中,体现每一个同学的价值,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后进生在老师顾及不到的情况下,有人指导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而学优生则通过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也更加熟练。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合作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谓是“一举多得”。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建立的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地位,而要站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真正促进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下面就结合笔者的一些教学实践来谈一谈。

一、找准合作的时机,引导学生体会合作的必要性

在很多课堂上,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合作是流于形式的,甚至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完全没有激发起学生合作的动力和欲望,学生又怎么会有合作意识呢?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播放一个路口10分钟通过的电动车、大巴车、小轿车、面包车的数量时,第一次让学生独立完成,没到3分钟,许多同学反映根本统计不过来。这时,老师说:“那我们该如何统计呢?”学生们抢着说:“四人小组进行统计,每人统计一种,然后汇总。”同样,在学习“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拼搭长方体的框架模型时,学生自然会想到以小组合作进行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拼搭的效率。这样,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学生才会在学习或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养成合作的习惯,这样的合作才会更有效果。

二、凸显合作的优势,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我们在分组时一般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以保证小组之内的合作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当组长,充当小老师,帮助接受知识比较慢的同学。组长帮助组员,组长提升了自己,组员也有了进步,通过小组内的互相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当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了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比如,可以这样激励性评价:看来还是人多力量大呀,大家一起努力,终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在进行评价时,特别注意要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可以具体指出每个人在小组里的贡献,同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学生才会更加投入,才能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不会使合作流于形式。

三、教会合作的技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培养下,仅仅有了合作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教给他们合作的技能,不但要“想合作”,还要“会合作”,才能使合作学习更有效。在合作初期,教师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合作用语,方便学生交流,从而更好地合作。如,组员可以这样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听懂老师讲的,你能再给我讲一下吗?”组长给组员讲了以后,可以问:“怎么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当进行小组汇报时,可以这样说:“我们小组的意见是……大家还有补充的吗?”先让学生套用这些话,可能刚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但慢慢地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用合作用语去交流,合作意识就会深入人心。前期还需要进行组长及组员的培训,如组长应该如何将自己所知道的讲给组员听,从哪些方面来讲,而组员则是要明确该如何和组长配合,这些都需要具体指导。同时教给学生合作技能时,要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大组长、小组长、1号组员、2号组员,让学生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如在学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课始提出问题: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种树,每隔5米种1棵,需要几棵树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学具画一画、摆一摆,并且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先让组员摆,组长记录,如果组员在摆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组长要及时指出。当组员没有把三种情况全摆出来时,这时组長接着摆,组员记录。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学生们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从而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用极大的耐心去引导,并在课堂上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合作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