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探究

2018-09-11吴梅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吴梅

摘 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了过去的讲授制,不能有效地把素质教育贯彻到课堂当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掌握相应的技能,利用分层递进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

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每个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小学数学的学习主要注重在基础,基础打得好,以后初中高中的数学学习才能更加游刃有余,这要求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转变。“分层递进式教学”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下面就几点探究一下小学数学分层递进式教学。

一、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特征,进行科学分层教学

每个人的生理因素都是不同的,在日常授课中教师需要注意到这一点。这是最重要的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小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心智不够成熟,个性化差异化尤其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课堂授课时要注意到学生的不同感受,进行有针对性的主体分层递进教学。当时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要太注重学生的成绩如何,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看到学生以后的学习趋势,同一类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层次,在这些前提下,也要及时调整,让分层递进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与性质》这一章节时,要看到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能力,能不能很好地区分分数与整数,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强烈,看到学生的“非显性”发展。根据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比如“一层”的学生是属于数学成绩比较好理解能力比较强,对于分数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二层”是学习欲望一般,成绩稳定在良好的范围之内,但是不排除这些学生会有上课走神的情况发生。“三层”就是属于理解能力不行,学习欲望非常低下,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根据这三个分层,教师可以有根据地进行针对性教学,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兼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课堂质量。

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递进,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在学生方面进行分层和递进,在教学内容方面,同样也要做到由浅入深、由难到简地分层递进。在进行课堂授课之前,教师要做好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的接受知识水平,看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层次需求,然后再决定先讲什么再讲什么,遵循一个由简至难的原则,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有具体性的同时还要有整体性,这种有条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成功的一大部分因素,能够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在不断的积累中实现数学学习能力提高。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时,在进行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校要求的教学大纲制定一个教学步骤,比如,可以先用5到10分钟的时间来导入分数加法与减法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对分数的计算有一个基本入门的简单了解,接下来可以用10到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像“1/4+2/4”这种分母相同的简单运算,这是统筹所有学生的整体学习,接下来的10到15分钟便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发布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便可以进行计算“3/5+11/75-8/25”这种复杂的加减相混的计算,能力较低的学生,便可以接着进行简单的计算,起码让他们把基本的知识掌握全。通过这种教学步骤的分层递进让学生在动手做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

三、实施个性化差异评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个可以保留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模式,学习方面有了个性化差异,那么在评价的时候也要注意到个性化评价。评价时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和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差距较大是可以理解的,教师所需要着重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达到本层次的学习目标,同时给予学生正确而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比如,学习完一个数学章节进行成绩与能力评价时,教师要亲切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感,营造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创造民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对“一层”学生进行评价时,因为这一层的学生本来非常优异,教师可以适当点出他们的不足,防止他们骄傲自大。在对“三层”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引导他们不断去探究不断去进步。这样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更利于接受教师的评价并且不断努力,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认知,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现当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做到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这关键三方面,减少他们对于数学的畏难心理,为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磊.小学数学教育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7).

[2]趙玉.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实施[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