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2018-09-11许雅婷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探究小学数学

许雅婷

摘 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逐渐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下,教师应该善于指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数学应用中建立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情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急剧变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现代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当下发展,还应该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对其综合素质提出要求,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则是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做出规划。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学科,具体来讲,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逐渐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针对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四方面的探究体会。

一、利用问题引导,孕育核心素养

对于一些教师而言,上课认真听讲,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才是好学生的标准。但是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对“好学生”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一味听讲,不会提问题的学生未必是好学生,因为不会提问题意味着不会独立思考、主动思考,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下,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对小学生问题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独立思考、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一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教材为学生创设了“分苹果”的情境,不同小组在学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分配不同数量的苹果,这时一些学生提出问题,即这样的分配不公平,教师趁机切入,鼓励学生设计一个更公平的分配方法,从而引出除法的概念,让学生从实际情景中完成抽象的思考与运算。这样的问题引导对于孕育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非常重要。

二、激发创新思维,培养核心素养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而这句名言也一再被科学发展的历史所验证。尤其是对于数学而言,严密的逻辑似乎与创新、想象背道而驰,殊不知,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支持,数学的抽象理论也无从谈起。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则是创新的开始。所以,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下,教师应该根据“创新意识”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与创新空间。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树叶、课本、红领巾的客观事物,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内容讲一讲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个角是否有周长,如果没有,怎样才能获得周长。这种情境的引导和问题的启发下,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对周长的概念进行描绘并创新思考。

三、利用数学模型,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模型是运用数学理论、逻辑方法和数学语言建构的一种简明实用的分析工具。提起数学模型,许多学生自动将其与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先挂钩,其实不然,数学模型是对某一类问题的总结与表达,例如求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将三条边的长度分别相加,而这就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数学模型,以后这类问题都可以利用模型的套用加以解决。

在核心素养培养下,建立并运用数学模型是数学能力形成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让学生深入了解现阶段一些主要的数学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并在题目中加以灵活运用。例如,在讲解路程问题时,“路程=速度×时间”就是一个基本模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问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在问题分析中,教师结合线段图,让学生把握数学模型中三个基本信息,即路程、速度、时间,并在分析中合理運用模型,进而完成解答。

四、结合实际问题,强化核心素养

数学就是对生活问题的提炼,而我们学数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单纯的做题,而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针对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该注重渗透生活化理念,结合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使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强化。

例如,在“分数”的理解中,教师在讲解二分之一的时候,可以与生活中“一半”的说法相结合,并通过“半桶油”“半瓶矿泉水”等表达,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再如,在估算训练中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大约有多少?估计一个操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人?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生活中逐渐形成数感。

总之,数学是一门引导学生思维实现从具体到抽象过渡的基础性学科。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下,教师应该善于指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数学应用中建立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情感。让学生摆脱对数学的枯燥印象,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为适应未来智能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

[2]陈根强.核心素养下数学教学的本色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探究小学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