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低段看图写话的教学实效性

2018-09-11李兴连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发掘激发热情

李兴连

摘 要: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阶段。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掘看图写话的题材、丰富看图形式、加强语文与其他科的联系,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低段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

关键词:发掘;激发;热情

一、看图写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在现实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面对一幅看图写话示意图,或者一个语句片段,学生茫然不知所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审题不清

教学中,我们可以不断发现学生很多情况下面对一幅要写的图画时,不能有效地抓住图画上面的写作提示语,比如:图片上有谁?在哪里?在做什么?结果如何?有的学生会用一句话把图画的内容大致说出来,却仅仅是图片表面呈现出来的浅显内容,图片的内部信息和图片意图却很难被发现。

(二)观察能力薄弱

学生观察能力的薄弱体现在课内训练是看不懂图片意思。单一图片的看图写话稍微简单一点,而对于多幅图片组成的连环图片,很少有学生能够看清楚图片之间的微妙联系,大部分学生只能看到概括的意思,还有的学生在多次课内训练之后依然不知道从哪里观察,不会找自己的观察顺序。

(三)学生看图写话时缺少条理

看图写话是一种条理性很强的写作训练方式,虽然图片会有不同,可是,每一幅图片都有它自己独有的条理,多幅图片构成的看图写话条理性更强。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二年级的学生总是很少能够准确抓住图片的条理,把它有顺序地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四)不能根据图画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

看图写话时,很多孩子在经过多次训练之后,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图画内容表达来,但是,他们的表达仅仅停留在图片内容的复制上,每个能写出来的学生写的内容都一样,缺少必要的想象。没有想象的看图写话是苍白的写话,更是没有力度的写话,写话要超出平庸,必须有主观能动的想象参与其中。

二、提高看图写话教学的措施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在看图写话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充分发掘看图写话的题材,激发写话的兴趣

1.有效利用插图教学。“贴近生活”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二年级的教材编写充分尊重了这一原则,每一课都有精美的插图。叶圣陶对于图画,曾经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插图,不能把插图当做是教材文字的说明,也不能把它当成文字的补充,而是要利用它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时,每一个汉语拼音字母都配有一个图片,图片不仅可以提示字母的读音,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说出不同的意象,加深理解。

2.合理选材,激发兴趣。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材料的选取要贴近低段学生的心理接受范围,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一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看图写话选材时必须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易于学生接受,才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并且对生活有知道意义。材料取自生活,还要反馈于生活。

(二)建立大语文教育观,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语文教学是独立的,但是不能孤立于其他学科教育之中,语文教学要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学科间的沟通,建立大文教育体系,拓展看图写话的材料来源。

(三)丰富看图形式,保持写话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图写话要想博得学生的青睐必须形式多样,只有避开单一做到多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保持写话的热情。

1.看图说话。一年级的时候,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出示看图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提示观察方法,接着让学生尽情说话,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鼓励说出来,而不对所说提出太多规矩,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都产生了较浓厚的看图说话兴趣。

2.我描述,你来贴。为了进一步鍛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我采用了“我描述,你来贴”的课堂形式。把一段话打乱原有的顺序,在原有句群里重新组合,并且画上简笔画。找学生合作,我读句子,学生思考并且把打乱的句群按顺序重新组合。这主要用于提高兴趣,发展学生看图的兴趣,进而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学习课文,仿写图片。学习了课内具有连环图片的课文,先读书,后看图,说说图片的优点,再读课文找到图片与课文的联系,然后出示连环的图片练习,仿写课文。

(四)教给方法,拓宽思维

看图写话的图是有规律的,教学时要根据图片的不同,适时教给学生观察图片的顺序方法,引导思维提高效率。

(五)拓展课外阅读,发展学生语言

“人人心中有,下笔时时无。”这是人们的常见写作状态,小学生也不例外,改变这种状态,阅读是唯一的途径。课内阅读首先要保证阅读量,一学期三十篇左右,远远达不到阅读的量的要求,因此必须拓展课外阅读。长时间的阅读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又可以提高其语感,为写话提供语言支撑。

总之,看图写话教学是一个常教常新的话题,我们面对出现的新问题要敢于挑战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通过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才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既能符合实际学情而又富有实效的看图写话教学之路来。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发掘激发热情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热情”的沙漠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