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CD传感器的香菇动态去根系统

2018-09-11高汉斌吕浩杰韩现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8年9期
关键词:光电开关脉冲数图像处理

高汉斌, 吕浩杰, 韩现伟, 张 镭

(河南大学 物理与电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 言

当前,香菇去根设备大都采用固定剪切的方式去除菇柄,保留菇盖,而处于菇柄下端的菇根,由于生长位置不同、长度各异,较难实现自动分离,造成资源浪费[1]。针对当前香菇剪脚机的局限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控制的香菇自动去根系统。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检测流水线上香菇的根部形态,由PLC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旋转刀片到达准确位置,从移动的香菇上剪除菇根。

以数字图像处理为核心的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因其检测效率高、精度高、信息丰富等优点已经在工农产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4]。本系统通过图像识别方法提取香菇菇根轮廓特征,经计算获得菇根剪切位置。

PLC 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维护方便、功能完善、适于恶劣环境等特点,在工农业生产控制领域应用十分广泛[5~7]。本系统使用PLC作为下位机,实现对多台步进电机的实时控制。

1 系统总体设计

香菇自动去根系统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传感器和光电开关组成的检测单元、工控机和PLC组成的控制单元、步进电机和去根旋转刀片组成的执行单元。

1.1 系统硬件组成和设计

香菇自动去根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由于自动化线后端设有自动去柄机构,因此,前端去根系统采用以工控机和PLC组成的控制单元为核心的开环控制,上位机为研华公司ACP—4000/IPC—610—H系列工控机,下位机为三菱FX2N—32MT系列PLC。该PLC拥有2个高速脉冲输出端口,编程口可以直接用作通信口,传输协议为串口通信协议,传输速率为9 600 bit/s,采用偶校验[8~12]。CCD传感器选用深圳京航科技JHSM120bf—E系列摄像头,总像素120万,分辨率为1 280×960,最高帧率29.4 帧/s,最短曝光时间34 μs,由光电开关触发摄像头拍照。步进电机滑台模组驱动装有2个圆形旋转剪切刀片的去根工作平台上下移动。

图1 系统结构

1.2 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开机,进行初始化,工作平台回到预设原点位置。当有香菇经过光电开关时,PLC触发CCD摄像头拍照,实时将图片信息送入工控机,经图像处理和比较分析后,获取菇根剪切位置信息,并转换为步进电机行进方向和脉冲数,当第一个香菇触发光电开关,上位机将步进电机行进方向和脉冲数直接经RS—232C端口送入PLC,PLC以此控制去根工作平台提前到达剪切位置,当香菇经过工作平台,自动去除菇根;之后的香菇触发光电开关时,则计算与上次香菇触发时间间隔,系统以此计算上位机向PLC发送数据的延时,以便自动化线上排列的香菇能够顺序剪切。一个工作流程完成后,系统等待下一个触发信号,并重复以上过程直到系统关闭。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工作流程

2 图像处理与数据计算

2.1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采用边缘检测算法,经图像处理后的香菇菇根如图3(a)所示。使用OpenCV中的findContours(immorph,contours,CV_RETR_EXTERNAL,CV_CHAIN_APPROX_NONE)函数提取图形轮廓,rectangle(dst,dstRect,CV_RGB(0,255,0),2)函数根据图形轮廓画出矩形框,line(dst,Point(0,ROIsy),Point(dst.cols-1,ROIsy)和CV_RGB(255,0,0),2)函数获取菇根剪切位置。图像处理过程中,以图片左上角为坐标原点(0,0),得到2个数据:m-deltaH为菇根长度对应的像素值,CutPosY为菇根剪切位置在图片中对应的像素值,如图3(b)所示。

图3 图像处理

2.2 数据计算

图像处理获得香菇根部信息为像素值,下位机通过脉冲数控制步进电机转动,因此,需要将像素值转换为脉冲数。脉冲数与像素值之间转换关系为

(1)

式中pusle_n为脉冲数;Distance为去根平台位移,与菇根切除位置像素值有关,mm;n为步进电机驱动器细分数;θs为步进电机步距角,文中取1.8°;b为滑台行程,mm/r;Y为图像高度像素值,系统所用CCD传感器像素值为960;c为图像高度,mm。

由于自动化线上CCD传感器与去根平台相隔一段距离,因此,串口数据需要延时传输,延时时间可表示为

Time_Delay=(d-m_Distance)/Speed

(2)

式中d为CCD传感器与切根平台距离;Speed为自动化线线速度,由光电编码器测得;m_Distance为两相邻香菇间距

m_Distance=(T[i]-T[i-1])×Speed×

1 000/m_nFre.QuadPart

(3)

式中T[i]和T[i-1]分别为当前和前一个香菇触发光电开关时间,触发时间由高精度时控函数QueryPerformanceCounter(&m_nBeginTime)获得;m_nFreq.QuadPart为时钟频率,由函数QueryPerformanceCounter(&m_nFreq)获得。

3 PLC程序设计

由于自动化线上两相邻间距较近,且菇根位置不同,因此,需要去根平台的步进电机在不失步[13~17]的情况下以较快的速度启动和停止。去根平台电机为两相步进电机,在保证电机不失步的情况下选用2种启动方式:用于行程较短情况的不带加速过程的低速运行模式;用于行程较长情况的带加速过程的高速运行模式。步进电机PLC控制程序如图4所示,当去根平台移动所需脉冲数大于200时,继电器M50闭合,执行PLSR指令,高速脉冲端口输出最高频率达3 300 Hz的脉冲信号,加速时间为50 ms;当所需脉冲数小于200时,继电器M51闭合,执行PLSY指令,PLC高速脉冲端口输出固定频率为1 500 Hz的脉冲信号。实现去根平台电机在不失步的前提下切刀快速上下移动。

图4 步进电机的速度选择

4 系统测试

为了全面检验系统的准确性与稳定性,随机选取300个香菇进行测试,实验选用香菇长度随机分布在47.64~84.67 mm之间。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横坐标为切除菇根长度与实际菇根长度的差值,纵坐标为处于同一误差范围内的香菇数。

图5 误差分析

由图5可以看出,菇根剪切误差分布在-0.6~0.6 mm之间,其中,误差值在-0.17 mm和-0.11 mm之间的香菇数为27个,达到最大,整体误差分布曲线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由统计学知识计算可得,加工误差期望为0.025,方差为0.079,加工过程中误差主要集中在-0.3~0.25 mm之间,能够满足香菇加工要求。本系统误差主要来自于2方面:脉冲数值UNIT1计算时由浮点型转换为整型,误差最大为0.06 mm;流水线运行震动引起的随机误差。

5 结束语

设计系统为基于图像处理和PLC控制技术的香菇去根自动化线,能够快速、准确完成自动化线上香菇根部的动态去除。实际应用中,由于脉冲计算误差和设备震动冲击影响,香菇根部理论去除长度和实际去除长度存在一定误差,平均误差为2.5 %,实际生产中,能够完全去除菇根,不影响去除效果。基于图像处理和PLC的香菇自动去根系统解决了菇根分离加工的实际难题,提高了香菇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符合现代农副产品加工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光电开关脉冲数图像处理
一种积放光电开关镜头窗自清洁装置研制
某型组合导航系统故障分析及预防
高精度电子体温计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嵌入式的关于图像处理的交通信号灯识别
基于图像处理的机器人精确抓取的设计与实现
残疾人专用翻书机的设计
机器学习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检定电能表的圈数设定问题探讨
介质收纳装置
基于图像处理的定位器坡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