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相关性分析

2018-09-11张咸宁

关键词:肾气证型血常规

张咸宁

(山东省莱阳市中医医院外三科,山东 烟台 265200)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生产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激素等的异常作用导致。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后期患者的下尿路梗阻加重,病情逐渐恶化,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尿不尽、尿后滴沥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研究表明[1],良性前列腺的好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高居不下,患者极易合并前列腺结石,加重病情发展。前列腺结石由于与前列腺腺体增生有关的腺管堵塞致使结石形成,将其分为内源性结石和外源性结石两类。单纯的前列腺结石症状不明显,与其他疾病合并临床症状突出,尤其是伴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线无力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前列腺增生伴有前列腺结石其病程漫长、具有进行性恶化趋势,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可给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良好,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降低发病率,通过全面的辩证各种中医证型,更清楚的了解疾病本身制定治疗方案。因此本研究笔者就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相关性分析展开报道,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诊断标准[2],且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合并心脑血管、肝肾肺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血液系统、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患者年龄53~86岁,平均年龄(65.35±5.19)岁,病程1~21年,平均病程(9.38±6.38)年,文化程度小学26例、初中38例、高中21例、大专及以上1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尿常规、B超检查、X线等检查,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患病史、家族患病史等。根据《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结石观察与统计调查表》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型、IPSS评分,并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与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组间和组内比较均由SPSS 20.0处理分析,患者的血常规、IPSS等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或组内行t检验。而治疗疗效各指标采用[n(%)]表示,组间用x2检验,P<0.05提示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

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为湿热下注、瘀浊阻滞、肾气亏虚,详情见表1。

表1 患者的中医证型比较 [n(%)]

2.2 比较患者的IPSS评分

肾气亏虚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瘀浊阻滞患者次之,湿热下注患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肾气亏虚IPSS评分最高,详情见表2。

表2 患者的IPSS评分比较(±s)

表2 患者的IPSS评分比较(±s)

中医证型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 IPSS评(分)湿热下注(n=38) 67.34±5.64 15.32±4.82 19.87±5.31瘀浊阻滞(n=20) 69.87±5.87 3.67±3.04 24.37±5.29肾气亏虚(n=31) 74.21±5.37 7.49±4.35 27.94±5.67

2.3 比较患者的血常规指标

患者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无明显的相关性,详情见3。

表3 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比较(±s)

表3 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比较(±s)

中医证型 白细胞计数(/UL) 红细胞计数(/UL)湿热下注(n=38) 93.64±291.03 1836.27±4025.03瘀浊阻滞(n=20) 9.36±13.08 66.37±175.95肾气亏虚(n=31) 14.32±22.43 33.93±86.18

2.4 比较患者的前列腺质量

患者的前列腺质量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患者的前列腺质量比较

3 讨 论

前列腺[3]是男性重要的性腺器官,具有分泌、运输、控制排尿功能,前列腺功能一旦紊乱,将会降低男性的生活质量。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有前列腺结石患者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容易使患者合并尿毒症、前列腺炎等疾病。中医证型在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故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相关性意义重大。

湿热下注患者表现为排尿困难、小腹胀满、脉数、苔黄腻等,瘀浊阻滞患者表现为脉涩、瘀斑、排尿阻塞不通等,肾气亏虚患者表现为排尿无力、精神萎靡、舌淡、面色恍白等,通过中医证型辩证,更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医师实施治疗措施。多项研究表明[4-5],雄激素是前列腺生长的重要激素之一,通过核膜与特定的还原酶结合转化为双氧睾酮作用于前列腺,双氧睾酮可以调控前列腺细胞的凋亡,若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平衡被打破,将引起生产因子增加,从而导致前列腺增生。生长因子直接控制前列腺细胞生长,生产因子异常增加促进前列腺增生,同时可促进上皮及间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前列腺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多发病,在中医中属于尿血、淋证、白淫等范畴[6],结石是由前列腺液在腺泡内形成的,其质硬、光滑、体积小,容易导致前列腺增生、代谢功能紊乱、前列腺炎症等,通过对前列腺结石患者进行尿常规、残余尿量、前列腺质量、尿流率、IPSS、PSA的检查与测定,以证明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患者的中医症型为肾气亏虚、湿热下注、瘀浊阻滞、肝郁气滞、脾气虚弱、肺热气闭,且肾气亏虚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湿热下注患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较后者前者IPSS评分较高,患者的临床因素残余尿量、前列腺质量、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与中医证型关系紧密,证实湿热下注、瘀浊阻滞、肾气亏虚与患者的年龄、病程、前列腺质量、尿流率、IPSS评分、PSA具有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了指导方向,其他相关性是否与患者具有相关性有待进一步医学循证。

综上所述,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患者的中医证型具有明显的区别,且临床症状表现不同,两者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治疗提供指导方向。

猜你喜欢

肾气证型血常规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加味济生肾气汤对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及其自噬的影响
血常规解读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