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18-09-10王翠娜

环球市场 2018年19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研究发展现状

王翠娜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金融的地位以及作用逐渐凸显。加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对此,文章主要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综合实际状况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对策与手段。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问题研究

我国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以及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可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就是一种基于农业为主,涵盖了农村中小企业以及其他非农生产经营活动在内的组织以及资金调剂活动。农村金融就是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是一种基于信用等手段对农村货币资金进行筹集、分配以及管理的活动。了解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与不足,可以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对此要对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进行解析,探究有效的应对措施与手段。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与不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发展速度快、成本大的特征,在这种趋势之下,势必会导致在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解决此种问题就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一)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尚待完善

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系统逐渐完善,农村金融覆盖范围也逐渐拓展,但是,在实践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金融系统在服务功能、机构数量以及种类等领域上与预期目标上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商业性以及政策性手段尚未完善。

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泛,地理经纬度跨度较大,在不同的地区中农民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问题,其需要不同的金融服务系统。而在农村地区中,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金融服务具有成本高以及服务低的特征,必须要探究有效的、可以持续发展的商业政策,这也是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重点内容。

(二)农村信贷问题严重

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来说,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完善,金融服务质量较差,农村银行的网点数量也不足,虽然邮政存储银行以及农业商业银行可以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但是在整体上来说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而银行业务在开展中手续较为复杂,要求也更为严格,导致农民存在贷款困难等问题。在农村信贷中,一般状况之下会通过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而乡镇企业则通过农业银行获得贷款。农业银行的业务量在农村金融行业中的50%之上,这种问题导致垄断问题严重,无法构建合理的金融市场。

在农村中,中低收入的农户数量较多,农民在资金短缺过程中会面向银行贷款,而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中低收入农户贷款困难以及不良率较高。一些中低收入的农户因为种植以及养殖规模的限制,导致其缺乏低压贷款的固定资产,无法及时获得信用社的贷款资助,在无法贷款的时候就会降低生产效率,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缺乏足够的金融供给

农村金融供给对于农村金融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供给不足就会制约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农户贷款的余额平均在整体上来说仅仅在整个贷款余额中的s%o.这是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导致出现了严重的供需矛盾问题。而因为农民手中可以利用的资金数量不充分,存款业务也较少,农村金融机构不会为农民提供较大的支持,这种状况是无法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的。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策与手段

(一)构建完善的改革机制,推动深入发展

1.深化农信社改革发展

完善股份合作制模式,通过与社员的联合形成规模效应,进而降低成本增强风险地域能力。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中,要综合实际状况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以及激励机制,完善内部治理机制,重视行业自律以及监督机制,构建一个标准的、完善的内部互助增信机制与手段。

2.强化中小金融机构建设与发展

我国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覆盖范围广泛、层次丰富的农村金融服务系统。而基于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微型金融组织为补充。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合作性金融互相合作为主要的金融结构构成了农村金融系统。

现阶段,在人民银行的政策手段的支持之下,支付机构、商业银行以及清算机构也逐渐扩展了支付的范围,构建了完善的支付结算系统,银行的物理网点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有效的降低了金融服务以及帮助的成本。农村保险业务也在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为农民发展提供了金融保障,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中也逐渐的建设了惠民支付服务店,简化了工作流程,加强对农民的指导。随着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也高度普及,网络支付也在快速普及,农村基础条件的发展与改善可以有效的推动了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

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建设,根据国家的规定与要求,拓展金融行业,满足对外开往的要求。完善监管方式,提升村镇银行的覆盖比例,基于规定要求构建中小型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小额贷款公司,拓展农村融资渠道,引入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模式,进而为社区型的农村资金组织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完善农村金融环境

现阶段,在农村金融方面的法律规定较少,仅仅通过少数的规章以及司法解释规范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无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因为法律不健全,导致农村金融在运行中无法有效的保障其合法权益,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就要健全完善的法律规定,加强对法律规定以及金融知识的宣传,要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金融意识,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体系文化。要完善金融部17的信用体系,提升信贷额度、拓展贷款类型与种类,降低利率等等,将国家财政对金融部门的政策扶持与农村经济进行有效融合。

(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

1.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

加强对农村地区实际状况的分析,開发社和本土的金融创新产品,完善抵押形式,构建完善的担保、风险机制,创新支付模式与手段,增加其信用等级,重视养老、保险以及小额信贷以及网上借贷等金融产品的完善与优化。

2.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在多数的农村地区中,金融供给较为匮乏,微型金融机构无法后效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实践中,要想有效的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就要对地区融资需求进行分析,了解金融地方区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保障信息对称性,进而完善金融机构,推动其良性的循环发展。

同时,在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过程中,一些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网络金融理财产品也逐漸出现,这些金融组织也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拓展了范围。在整体上来说,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总体在不断的增加,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的数量、增长幅度也在不断的拓展,农村信用社的数量也呈现递减的发展趋势。

3.拓展支付模式,增加涉农贷款数量

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综合实际状况,适当的推广信用证、汇票承兑等业务,完善支付的种类与方式,大力发展政策支持的农业产业化的投资基金,推动民间投资的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为农村金融建设以及金融产品的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较为重视,通过政策手段等拓展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以及手段,拓展了范围与途径。在整体上来说,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同期中各种贷款的比例也在不断的上升。

(三)重视金融监管,强化市场分析

1.整合资源,共享金融市场信息内容

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沟通不足,导致在网络信贷等领域中出现问题与漏洞。加强政府的金融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加强对市场金融信息的掌握与分析,分析发展中趋势,共享金融市场信息,统一信息管理,对其进行汇总处理,可以提升管理质量与效果。

2.构建完善的监管协同模式

监管协同的重点就是基础工作人员信息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在不同层面的工作人员探讨分析,了解存在的风险问题,构建完善的、紧密的互动机制,可以有效的防范各种金融风险问题。在实践中,对于其存在的恶意欺诈问题,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对其进行强制的接入分析,合理控制,构建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结束语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就要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结构升级转型以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要想合理的规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就要创新金融服务改革,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进而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淑贤.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状及问题研究[J].西江月,2014.

[2].张鹏.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7.

[3].万宣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7.

[4].诸建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问题研究发展现状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