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探究

2018-09-10阳小倩

南北桥 2018年16期
关键词:低效小学数学课堂成因

阳小倩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了。而小组合作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很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合作学习 低效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43

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老师应当认真分析导致合作学习低效性的原因,并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促进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

一、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低效的成因分析

(一)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虽然小学合作学习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有的还过于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合作的任务与目的缺乏明确性,以至于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而老师对合作学习目的的实现又缺乏考虑;同时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在小组的组建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仅仅组建了一个课堂学习的小组,过于形式化。并在实施小学学习的过程中,责任分工不是很明确,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缺乏问题针对性的讨论,学生们互相推诿,难以达到小组学习的要求,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师缺乏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

为使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更高的教学效果,老师必须要精心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对目标进行科学设置,如何进行分组,以及任务如何选择等,这些都是与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存在密切的联系。具体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阶段,老师一定要科学的监控教学过程,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保证学习时间。不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并且对合作学习后的成果应当及时的进行评价,不仅是小组评价,还应当进行组员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小组成员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三)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及合作技能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很对学生在心中已经形成了很强的竞争意识,而合作的意识比较欠缺,合作技能不高,例如如何分工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怎样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进行充分表达,与人沟通的能力不足,如何解决冲突等,这些问题对小组合作學习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对合作小组进行科学组建

为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注重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小组分工,科学的设置人数,实践证明每个学习小组设置6人与我国人多、空间小的教室现状比较匹配。同时应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时的调整,使学生之间各自弥补不同的差异,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提升合作技能。尤其是针对不善表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充分关注,科学分组,提升其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不断提升。

(二)对各小组的成员的责任进行明确

提升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就是要对各小组成员的责任进行明确,这样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進其充分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各司其职,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具体可根据如下角色进行设置:组长、记录员、提问者、总结者等。并且在实施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定期进行角色轮换,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担当,从不同层面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三)学校和老师引起对小组合作的重视

学校和老师需要引起对小组合作教学的重视,学校为老师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让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深入渗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数学老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针对性的提出任务,在课堂上提出比较发散思维的问题让小组比较讨论交流。同时让小组只看互相监督学习。

比如:在小学数学乘法法则时,老师可以让小组之间同学互相监督背诵,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节省很多的提问时间。同时老师多加和学生进行交流,多加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和学习情况,然后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在课下有不懂的问题要多加和同学交流解决而不是自己专牛角尖。同时老师鼓励学生多加提出问题、质疑问题,然后让小组之间合作讨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四)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分配小组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老师要合理进行分组达到教学效果,多加观察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分组。让成绩好的带领相对比较弱的,让平时积极的带领相对比较不积极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讨论中。老师要合理分配学生达到小组合作的最大效率,然后多加观察学生的情况对小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进行必要的调换。同时在小组交流中老师要起到点拨的作用,在分组讨论时老师多加观察小组的讨论情况,

比如:让小组讨论求三角形角度问题时,老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然后进行适当的点拨,同时鼓励学生探讨更多的解题方式,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老师可以让小组之间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小组进行预习和讲解课堂内容,老师根据学生讲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补充说明,小组提前预习在课堂上提出小组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学生通过小组将小问题自己解决,老师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学生的难懂点,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五)鼓励学生多加合作交流和思考

在小组分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去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小组交流的氛围。老师多加抛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小组讨论,比如: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时,老师可以先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物品,让小组同学列举出来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组举出来的最多,这样学生都去积极思考,同时学生还可以感受到数学的贴合实际性。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学校和老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好的融入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老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要注重合理分组,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老师多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在数学教学中遇到问题让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同时老师要在小组交流讨论过程中多加指导和监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必要的点拨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121.

[2]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20:119-120.

猜你喜欢

低效小学数学课堂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