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认知学习策略之我见

2018-09-10郭敏霞

南北桥 2018年16期
关键词:见解历史

郭敏霞

【摘 要】认知学习的设计,认识学习的运用。兴趣,重复,记忆方法,整理分类,策略运用,注意事项,学习能力,长远发展。认知策略通常指学生在学习和贮存智慧技能以及其他一些能力的同时,还逐步表现出种种能够改进那些与学习同时发生的内部过程的自我调控方式,即他们同时还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怎样去记忆,怎样对自己的思维作出反省和分析,以便更有效地学习。

【关键词】历史 认知学习 见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32

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其中,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即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并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地系统储存。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设计、运用和训练学生认知学习策略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和经验,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总结。

一、认知学习策略的设计

说到策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我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常用的认知学习策略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种策略:重复是记忆之母。

历史知识浩瀚如烟,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锐,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有创造力。因此,记忆是历史科学的基本要求,发展记忆力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又是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科学途径。

第三种策略: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在教师的教学影响下,初中生的有意记忆逐渐占有重要地位。刚开始的时候,需要老师提示需要记住哪些内容,以及怎样去记。后来,学生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导,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出了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独立提出记忆的目的和任务的能力。初中生的思维,抽象逻辑成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占有相对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即思维活动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实践表明,年级越高,意义记忆的成分越多,机械记忆的成分越少。初中阶段的教学对学生的意义记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并借助语言来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这时候的记忆是沿着智力化的方向发展的。

记忆历史知识并不是单纯地简单重复和死记硬背。只有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练掌握。

有好的记忆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理解记忆”,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有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的过程。其要旨就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联系越多,能回忆出来的途径就越多,也就是提取的线索就越多。对知识加工的越深入越精细,回忆就越容易。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如下几种。

1.形象法。2.谐音法。3.首字连词法。4.论从史出法。5.说文解字法。6.歌诀法。7.公式记忆法。8.比较法。

除此之外,常用的记忆方法还有:生动再现法、营造情境法、规律法、特征法、顺序法、联想法、因果关系法、推理法、数字归纳法、重点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练习法、讨论法、回忆法、多种感官参与法、信息压缩法、推理法等等。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尽相同,有的人对数字符号比较敏感,有的人对文字符号比较敏感。学生思维的差异决定了记忆方法需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记忆方法都应该有独特之处,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老师应引导学生探求、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

第四种策略:将学会的知识整理分类放进“储物柜”。

历史知识尽管千头万绪,但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许多历史知识具有相同的属性。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地整理、归类历史知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二、认知学习策略的运用

在运用历史学习策略时,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有意识的自我监控;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技巧;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监控,以达到自我调节策略的目的。具体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和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知学习策略运用效果如何,主要依赖于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的发挥。

2.使用认知学习策略开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实践,逐步将其内化成自身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从而能在新的情景中灵活应用。

3.认知学习策略的选择要适应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等帮助学生选择或改善认知学习策略。

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审视学习结果,确定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否有效,以此来培养学生灵活掌握何时、何地以及如何使用某些认知学习策略。

形成策略意识有利于促进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掌握学习策略有利于顺利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掌握学习策略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学生学习历史,首先应该教会学生掌握认知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给学生的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历史教学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喜爱历史。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将历史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引导学生不但要做一位勤奋的“学者”,还要做一名有思想的“研究者”。历史教师便由一名谆谆教导的“教书匠”蜕变为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艺术家”。

参考文献

[1]陈中永.现代心理学.[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2]普通初中歷史课程标准[M].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猜你喜欢

见解历史
电业局人力资源规划之我见
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一些见解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