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机电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9-10刘轶
刘轶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本文一开始简单介绍思维导图,从认知结构理论的角度解析思维导图,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利用思维导图讲授《机电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策略,希望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机电外贸英语函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效提升他们的商业思维和综合语言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机电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应用
近年来,各个学科纷纷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这种教学工具,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机电外贸英语函电》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试点)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将商务英语写作与商务实践相互结合,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本课程有助于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商业思维,帮助他们有条理地组织内容和表述观点,而思维导图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种高效思维工具。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由东尼·博赞发明,他是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同时也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目前全世界约2.5亿人使用在使用他发明的“思维导图”这一的思维工具。作为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将各级主题的关系利用层次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利用关键词、颜色和图像建立记忆连接,充分利用左右脑的功能,以大脑熟悉的图像形式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可视化,是灵感和创意的源泉。
函电写作这一输出过程与语言的输入即阅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阅读课文并画出思维导图,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整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复杂的结构,一边整理思路,一边绘制思维导图。
二、从认知结构理论的角度解析思维导图
简言之,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皮亚杰指出,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同化和顺应两种技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建构性、主导性和协作性的特点。
(一)建构性
人的大脑并不是被动学习和输入信息的,而是主动、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吸收知识,完成整个建构过程。建构包含对原有知识和经验的重组和改造,同时又包括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意义建构。
(二)主导性
每个个体在吸收知识时都经过选择、组织、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加以储存。学生是认知结构建构中的主体,教师是认知结构建构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
(三)协作性
所谓协作性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达到发现规律、自我纠错的效果。当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
三、利用思维导图讲授《机电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策略
(一)头脑风暴式教学
写作需要阅读的先期输入,而影响学生阅读兴趣和速度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无法将阅读材料与自身产生联系,因此围绕各章主题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思维导图激活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让师生之间更加自由地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表达各自想法的时候,教师不做任何评价。头脑风暴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法的数量远远比想法的质量重要,先求数量再求质量。以求职面试环节为例,可以由学生自己担任面试管和面试者,并且利用思维导图组织提问和回答,通过相互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拓展学生和老师的思路。
(二)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分为五个环节: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思考、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组织学生讨论某一主题,构建思维导图框架,以建立基本框架,帮助学生进入具体情境,使得学生从以往的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从整体上阅读函电,而不是一开始就关注具体的单词、用法和意义,先整体后局部。思维导图能围绕某一中心概念迅速发散成知识网络,直观且结构性强,可清晰地展示某一领域的知识和内在层次关系,是帮助形成语篇背景知识图示的有效工具。
四、结论
思维导图可以借助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图形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構,记忆重要的知识点。尽管如此,但思维导图教学受到学生人数、多媒体设备以及时间等多方面的局限,尽管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它确实为机电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可否认的是,思维导图在机电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过,相信经过不断的尝试,思维导图将在《机电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简耀.浅谈思维导图在大学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4月第14卷第2期.
[2]赵佳娜.思维导图在认知结构建构中应用模式研究——以大学基础英语实践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6月总第329期.
[3]孙宇.思维导图生成的预制语块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35卷第2期.
[4]王昀,董华.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5月第4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