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及银行的应对策略
2018-09-10张娇周鹏
张娇 周鹏
摘要:本文简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影响;对策
商业银行对国民经济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是金融行业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不仅颠覆了传统银行业的支付、理财和贷款交易方式,而且对传统银行业信贷渠道、流程和业务创新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使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当代信息技术完成资金或资本流通的金融服务模式。其作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社交网络等高度普及的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进行的金融创新,与以“物理网点+人工”形态存在的金融服务形式有差别,但“计算机+互联网”保存空间中,操作模式是网络化的,形式是虚拟化的。互联网“开放、平等合作”的灵魂与传统金融一起,影响着传统金融模式的本质,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态和金融服务形式的思考和衍生金融服务的创新,统称为互联网金融。随着网络和现代金融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金融模式将被迫改变,尤其是移动支付等金融技术。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对于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来说,这种信贷方式较为新型,使得信贷对象的范围有效扩大,促进诸多小型企业以及个人的融资渠道有效获得。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广泛性、快速性等特点,使得相应资金支持能够快速及时获得,使得资金池的规模有效扩大,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使其服务能力得到有效释放。但是,互联网金融并未止步其信贷业务,诸多互联网企业对自身的资金规模正在尝试扩大。
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正在不断扩大其深度和规模,会对商业银行具体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贷业务是其主借款人资信情况和偿还贷款能力进行确认。因放款与银行的控制脱离开来,在本息收回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信贷需要对贷款通则和合同法有效遵守的情况下,对贷款制度严格建立,贷前调查、贷款申请、贷款审批与发放、贷后检查、贷款收回与展期、资产保全等制度是其主要内容。此外,中国企业存在参差不齐的规模,主要包括大、中、小型企业。在信贷业务开展期间,商业银行因对风险的规避和审核要求的限定,导致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通过对比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信贷业务,其主要影响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传统信贷模式存在较高的成本费率和较大的贷款难度,导致小微企业逐渐向互联网小额信贷领域转变,从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会使其贷款业务的规模得到分流,将其收入来源弱化。此外互联网金融信贷机构不断发展开来,他们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资金进行有效吸纳,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货币流动性。现阶段,货币流动性由于存在缺失恐慌的情况,导致银行业付出的成本较大。在此影响下,中国股市也出现了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了银行信誉度,甚者导致严重的兑换危机产生。第二,对于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来说,其存在一定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信贷业务的透明度和参与度更高,而对于金融中介机构来说,会缺失其主导地位,并不断深化金融脱媒现象。
三、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针对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贷款业务应积极关注
首先客户信息与商户资源应实现共享。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并使交叉销售有效实现。其次,对于中小企业及个人来说,应将在线融资平台与其联合打造。相比大企业信贷,中小企业信贷可以将较高的利差收益获得。商业银行应有效合作互联网企业,并进行积极探索,在对信用交易数据库有效运用的基础上,使其风险管理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应将在线融资平台与其联合打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能够使其接受在线融资服务,对新客户群有效发掘,从而促进经营收益显著提升。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性和多元化应积极提升
以往为获得利润,主要对存贷业务进行依靠,该运营方式和结构模式应该有所改变,针对商业银行来说,使其中间业务的创新性和多元化应不断提升,例如使个性化服务不断加强,促进客户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及吸纳存款的业务优势进行有效利用,对自身竞争优势有效加强,从而对于综合性机构来说,能够使其有利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三)促使商业银行技术改革不断加快
在对先进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应对数据整合工作积极推进,将有效的市场细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积极建立,在集中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能够使数据的技术优势逐渐向其竞争优势转化。此外,需要对信息安全保障积极加强,对金融信息保密机制和信息应急处理机制不断完善,针对金融信息系统,能够使其自我恢复、应急处理、预警及检测能力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地使系统技术的风险有效降低,从而持续稳定运行金融业务。
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相关情况,商业银行需要对互联网的相关特点进行有效挖掘,例如具有较低的门槛、较低的成本等,有效抓住机遇,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实现金融创新,如针对小微企业来说,应对其信贷服务积极开展,互联网存在一定的便捷性,商业银行应对其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对业务渠道积极扩展,促进客户资源不断增加,并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与客户的联系积极加强,促进客户忠诚度有效增加;同时,商业银行需要对信用评价等级积极借鉴,将信用评价体系和银行信贷业务有效建立,从而使资源配置率有效提高,使不良信贷率不断降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在小额信贷业务的影响下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不断增加了金融业务量,使得众多新型业务不断出现,对于商業银行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规模。因此针对互联网金融,本文通过分析其对商业银行发展情况的影响,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最终使得商业银行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楠.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变革之路[J],市场研究,2016(10).
[2]计燕红.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6(5).
[3]刁艳华,罗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影响研究[J],商情,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