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会计教育国际化探索

2018-09-10田仕华

环球市场 2018年1期
关键词: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

田仕华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企业对协助其“走出去”进行海外拓展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跨境投资需要大量涉外复合型会计人才。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应该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探索和创新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性地调整专业建设的拓展方向。为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本文结合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不足,探讨如何培养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视角,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会计教育

会计教育国际化是为了促进会计人才的国际流动,减少国际差异,培养具有职业胜任能力、职业价值观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会计准则、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人才。

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对会计人员的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政治、外交为基础建设投资和经济建设搭建平台,当然也离不开文化交流和技术输出为企业走出国门扩展海外市场打好基础。人才就成为“一带一路”软实力中最重要的因素。高等院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市场需求,探索贴近用工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做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带一路”建设加大了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课程设置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走出去”进行海外拓展的同时,迫切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又掌握当地语言并能适应所在国文化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会计专业人才。在海外新设、运营、兼并、收购、上市、重组等业务方面都需要会计人员的参与,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又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当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不足

当前的会计人才培养在国际化方向上有一定进展,但多数受英语系国家制定的准则指引,对小语种国家的业务操作知之甚少。多数国际化会计人才有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求学背景,或是在这些地方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而“一带一路”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64个国家,地域遍布包括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独联体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占比很小。对当地的会计体系和准则等讯息渠道不甚了解,民间学术团体交流不多,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成为阻隔会计人员向一带一路沿线流动的瓶颈。这种情况将影响到公司的盈利,削弱其在海外业务拓展的竞争力,甚至有可能增加企业所承担的业务风险。因此,高素质的高端会计人才的缺乏与普通会计人员的过剩是当前我国会计人才培养亟待改变的现状。

三、会计国际化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索

(一)加强“一带一路”区域的合作办学模式

首先,加强国际化办学可以从简易高效的培养模式人手。通过聘请“一带一路”的海外高校教师来校讲学、本校教师去国外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学生去国外进行交流生项目和实习项目等合作模式,可以快速地与沿路国家的会计课程接轨。

其次,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开展长期的中外合作办学,构建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框架。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认识“一带一路”合作办学的历史意义,结合自身情况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全面了解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因素,并科学地对课程进行多元化的设置。此外,可以借鉴其他高校“一带一路”研究院经验,根据用人单位对会计职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会计专业的“一带一路”方向的能力框架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最后,突出小语种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增加小语种以及相关的文化课程,为“小语种+会计”的涉外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学校可以借助学术交流、实习实训,为学生增加和“一带一路”沿线的高校交流互动的机会。将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习俗等知识融人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

(二)加强“一带一路”师资力量

教学团队应有计划、分阶段地委派教师参与企业的会计岗位或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鼓励教师参与“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项目,增加对这些国家会计行业的了解,从而将实践技能和实践成果融人课程教学。对校内专业会计教师给予足够的“一带一路”科研支持,并提供对外交流学习机会,打造专业技术过硬、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会计师资队伍。

(三)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

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对接“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的背景下,会计专业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复杂。会计人才要能理解和把握“一带一路”下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及发展形势,通过专业分析判断更好地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支持。这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教学团队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而非重复性地做基础的财务工作。应借鉴西方国家的教学方法,对核心知识点的教授以提点式的教学伴以大量的相关文献列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文献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个体的主观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具备对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有深度辨别和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先知.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基于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J].商业会计,2016年第13期.

[2]孙哲.“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都市家教,2017年第8期.

[3]贺郁萱.“一带一路”倡议与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的创新[J].中国商论,2017年第35期.

[4]徐先知.国际化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1期.

[5]姚文欣.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会计国际化[J],全国流通经济,2017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之现状分析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探讨
会计智商及其提升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