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探索
2018-09-10翁婷玉
翁婷玉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期发展中观念形态与思想文化的表现,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思想精神。然而,据目前我国高职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引导作用,并且缺乏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导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探索”这一问题进行具体探究,望与广大同行们一同交流。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语文教学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记录。近些年,政府与社会已逐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予以一定重视,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热词,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说,高职院校的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正处于形成的重点阶段,语文课程不仅与文化传承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也有指导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虽然我国现阶段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然而据研究发现,“素质教育”在我国高职语文教学中尚未得到贯彻落实,从古至今我国高职院校仍沿用应试教育,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学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毕业后也可快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或是认为语文课程的设立无关紧要,故大部分学校未设立语文课程,导致学生在大学生涯无法接受到语文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相对的认知。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首先要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中纳入语文课程,同时合理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依据教材与学生特点,为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并且需依据时政热点,通过视频、音频与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可在每周固定时间设立儒家思想讲解的课程,由教师依据教学经验,灵活编制儒家思想的课程内容,同时应用新颖的教学方式适当延伸与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展开深入的探索。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帮助学生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且能够体现出在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确保达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据观察发现,如今高职语文教学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较为松散,这种情况下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讲述方面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授课前应首先梳理与总结教材内容中中华优秀文化的相关知识点,并且依据难易程度分类后,在向学生进行讲解。同时,重点讲解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帮助学生理性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需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氛,从中调动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并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以此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上课后可开展这样的活动:组织学生组成小组,每组选出具有典故的成语,向全班同学叙述典故的缘由与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与知识面。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视觉、视觉等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与美好有个直观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承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形成许多传统节日,并且每个节日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在教学方面上看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若是灵活应用,可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传统节日,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顺利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與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例如,在课堂学习结束后,改变以往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传统节日的由来,或是查阅古时候的传统节日与民族风俗,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并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铺垫。同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分成传统文化小组,不定期指导各传统文化小组收集与学习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俗、典籍等内容,并且向全班同学分享学习成果,或是不定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演讲与比赛等活动,从中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动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融合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方式,帮助学生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缺乏着一定的重视,尤其是高等院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若是院校不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很可能导致学生逆向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校园中加大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确保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