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年金研究
2018-09-10孙雅舟
孙雅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国内外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想获得长远可持续发展,科技、人才、创新与改革成为重要驱动力。特别是人力资源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年金也被纳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年金激励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讨论的焦点。
关键词:企业年金;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作用
一、背景介绍
早在2005年开始,随着《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等系列企业年金管理细则的出台实施,为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指导与保障。总的来说,企业年金是对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属于企业员工退休后的一种延期支付收入,可以看作企业薪酬福利结构的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方式之一,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促进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激励和保障功效。随着企业年金的不断发展,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有人力资源管理“金手铐”之称,引起各大企业的广泛关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企业年金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关于企业年金的认识
我国企业年金是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上的,通过对自身经济实力和状况的综合评估,作为企业员工薪酬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员工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下,不少企业在国家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采取企业与员工双缴费的模式建立了企业年金保险,不仅能有效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还能提高企业员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为员工退休老年生活提供较好的保障。
在很多人看来,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相同,都是老年生活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实二者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首先,在保障作用上,基本养老保险是对员工退休后基本生活质量提供保障,而企业年金提供的则是基本生活保障外的更好的物质生活选择,因此可以视作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其次,企业年金相较于商业保险保障性更高,保障作用更大,它是企业与员工双方共同完成的,而商业保险是商业社会发展的产物,属于商业经营性行为,缴纳费用与保障作用深受保险合同约束,保障功能更小。可见,企业年金的作用和功效更大,在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在劳动保障上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基本养老保险,受到不定好企业与员工的重视,成为社会保障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之,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1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超过2.3亿,占总人口的16.7%,65岁及以上的超过1.5亿,占总人口的10.8%,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大大增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因此为了确保老年生活质量,加快企业年金的完善发展势在必行。
(二)企业年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效应
第一,企业年金有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激励作用。众所周知,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需要招聘更多高质量的劳动人力资源来创作更大的价值,人才需要获得丰厚的福利待遇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企业年金从某种层面来看,就是吸引人才的重要资本,为求职者提供强有力的诱因,获得优先挑选高素质、强专业人才的利器,有助于解决企业招聘难的困境。对于企业而言,招进人才重要,留住人才更重要。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企业人流流动性逐渐加强,特别是一些重要岗位人才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加上人才的断层,影响到相关工作的开展,甚至会导致企业陷入破产危机,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这种情况下,建立了企业年金的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企业年金延期支付的特点能一定程度上对员工产生一定的吸引和约束作用,为员工退休生活提供较高层次的生活保障,满足员工的安全需求,让员工感觉到企业的关怀与呵护,提升归属感和忠诚度,就能有效的激励员工发挥创造、革新精神,进一步挖掘内在潜力,提高工作绩效。同时针对不同的岗位员工设计相适应的年金方案,在提高企业年金灵活性、可调节性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促使员工延长服务年限,降低关键岗位人才流失的可能,为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保障与支持。
第二,企业年金有助于加强薪酬管理,改善劳动关系。企业年金属于员工薪酬福利的一部分已成为共识,可以看作企业支付给员工的部分递延工资。在现代薪酬理论下可以知晓,不同企业岗位的差别薪酬待遇更利于人力资源的激励,因此在建立企业年金时,有差别的提供年金待遇,将年金多少与员工的贡献、绩效、服务年限等挂钩,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加快企业目标的实现。从薪酬管理角度注重企业年金的完善发展,能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完善的企业年金制度也能一定程度改善企业劳动关系,缓和企业与员工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长远良性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实现了EET的年金税收政策,具有延迟征税的效用,有利于缓解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负担,润滑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
三、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企业年金建立具体策略
(一)政府建立健全企业年金相关法律规范,提供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建立年金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员工的事,更是整个国家的事,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参与企业年金建立。在参考国外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法国的企业年金法律法规后,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制定更多有利于企业年金发展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为企业的年金建立提供法律法规支持。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基础还要进一步检验完善,构建相对完善的企业年金法律法规体系。同时,为了提高企业建立年金的积极性,政府还应当针对企业年金提供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就企业与员工缴纳的企业年金采取税前列支、计人成本的优惠政策,企业员工个人缴纳的年金费用部分应当免除个人所得税,并将该政策在全国大范围内实践,真正体现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二是政府应对企业年金形成的基金投資运营提供优惠政策,并对其运营收益免税,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转变企业和员工的观念意识,积极参与企业年金建立计划,帮助企业提升人才竞争力,有效保障企业员工的老年退休生活,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二)企业要加强年金方案的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
企业年金作为员工薪酬的一部分,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企业年金的建立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而很大部分来自企业,因此企业必须多方面的加强自身发展,确保成为企业年金的强大资金后盾,并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作为吸收与激励企业员工的长期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同时,企业年金要在效率原则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年限长短等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年金选择方案,年金收益的高低与员工的贡献直接挂钩,直接影响员工的利益,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企业利润。对于贡献更大的员工以及处于关键职位的员工,企业可以从政策上给予更大的照顾,有利于突出企业的灵活性以及员工的差异性,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
同时企业要加快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建立,积极为企业年金的实施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企业员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积极参与到企业年金建立计划中。当然关于企业年金的设计与实施方案,也要保障公平性,杜绝掺杂个人感情色彩,影响企业年金实施的公平,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年金的更快更好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多益处。
四、结语
总的看来,企业年金对国家政府、企业以及企业员工都是十分有益的,尤其是在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的社会背景下,政府要积极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帮助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企业通过年金的建立也能达到吸引更多劳动人力资源,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员工的老年退休生活也得到一定的保障,百利而无一害,应当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吴猛,关于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激励作用相关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4:352.
[2]祝春扬,探析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J].山东纺织经济,2015,4:52-53.
[3]王璐沙,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及其理论解释[J],经济师,2017,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