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8-09-10黄洪

南北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黄洪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旨在打好学生学习的基础,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做好准备。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启发思维的科目则在小学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场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测验能力的考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38

课堂作为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阵地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又迎来了新的教学目标。而教学有效性作为教学的灵魂则成为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参考依据。无论是从小学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还是从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来看,只有将教学目标落实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讨。

一、创新教学理念,克服传统教学弊端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包括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和量化、教师具有反思意识。这些理论所强调是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目标与教学结果的统一、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的结合。这是有效教学的思想核心,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它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时代精神、创新意识、人文情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提升教师素质,完善教学途径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提升自身教学素质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指导有效教学的灵魂所在,只要教师树立先进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促进教学环节合理展开。另一方面,教师要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知识储备的丰富程度决定了教师课堂讲解的深度,如果教师缺少知识储备就会使得教学流于表浅,学生也难以收获真正的知识。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累新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此外,教师还要提升课后反思效果。课后反思是一个总结、改进、实践、再总结的螺旋上升过程,教师如果缺少课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将始终难以得到提升。

三、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提升备课的有效性

教师的有效备课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备目标、备内容、备教法。备目标要求教师的目标设置要明确、清晰。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师缺少教学目标或者目标模糊势必难以进行教学组织。因此,教师要构建清晰的、层次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安排。备内容要求教师选择适量、适度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不可以一味追求课堂容量而忽略了教学质量,而是要明确主次,有侧重点地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避免超纲情况的出现,科学组织教材内容与拓展内容。备教法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不同的教学方法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从优化教学、突破难点的角度出发,注重教学方法的实用性、灵活性,而不是一味追求教学效果的美观漂亮。

(二)完善课堂导入环节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课堂导入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热烈探求。课堂导入的目的有很多,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师生情感联系,无论出于哪种目的,课程导入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课程导入能够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的氛围,为后面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思考改进优化的方法。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学科,它的理论知识大多是从众多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数学理论抽象难懂,但是具体的实践却浅显易懂,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教学。无论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思想,还是想学生亲自获得数学实践体验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想转换方式。举一些简单例子,学习正方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小刀和橡皮削出相应的形状;学习认识时间时,教师可以拨动表盘让学生认读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实现了教学的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不仅将数学思维理解难度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和现实意义,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

(四)善于借助教学工具

教学工具在教学中所迸发出的长久生命力显示着其对教学产生的影响之深远和意义之重大。不仅如此,它也能够很好地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工具多种多样,从多媒体到数学模型、卡片挂图,他们发挥的作用也各有不同。一方面,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克服教学难点。例如,立体模型弥补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不足,多媒体绘图提升准确率。另一方面,教学工具能够帮助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多媒体播放音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制作PPT提升课堂丰富性等等。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成功运用满足了教学的主观和客观需要,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追求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理性的观察和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一种分析教学技能的技术。它促进教学向着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中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总结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表现,回忆每一个教学指令所带来的学生反应。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后要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多层次的反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客观系统评价。其二是教师对教学改进的创新能力。教学反思不能够只停留在发现错误的层面,还要提升到改正错误的高度上。只有教师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不足,找到合适的改进方法才能真正发挥教学反思的作用,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带来帮助和指导。

提升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摆在教师面前最大的难题。虽然本文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但是这一方面的思考探索依旧不能停止。教学有效性是提高当前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教师乐于学习总结、敢于实践积累、勇于改革创新,将目标落到实处,实现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善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实现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