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

2018-09-10任青云

环球市场 2018年18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任青云

摘要:2015年1月1日,修订后的预算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标志。新《预算法》的实施给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与时俱进,加强预算管理,以适应社会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项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成为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本文从重视程度、编制方法、监督和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约束机制

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行政事业单位这一组织占据着重要位置,并担负着双重重任,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财政拨款的预算内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其它收入等共同构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1]。长时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较松,而主要是因为约束机制的缺乏。近年来,日益深入的机构体制改革,逐步推广的财政部门预算改革,让粗放式的管理与新形势的需要显得格格不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财务预算功能的实现,使之社会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之策,能够帮助改革综合财政管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让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预防与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缺乏重视程度

现阶段,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由于认为单位经济体制不同于其企业,所以便忽略了预算管理应用,也没有重视预算管理及其具体实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均将部门工作与业务当做其重点关注的内容。部门的财务人员仅把核算、审核项目经费当做自己的主要工作,会计工作人员往往对填报财务账目、会计报表更为重视。同时,因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在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知之甚少,未对整个单位资金运用过程中,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做到充分认识,因此便没有将其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真正的功能和作用给发挥出来,预算管理问题频发,比如未充分挖掘出预算管理工作应有的参与决策和监控作用,严重影响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

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中,预算编制占据着起点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2]。所以,科学的预算编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预算执行和预算管理水平。但现阶段,还有诸多问题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性是预算编制的一个显著问题,以至于预算管理水平一度停滞不前。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没有让各部门人员参与进来,调研与论证不充分,以至于预算编制同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各部门的情况冲突,加之预算时间不长,编制也仅凭主观经验进行,以简单的增量预算法为主,让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进而出现不断调整、追加预算的情况发生,让预算执行的权威性、约束力无从施展,最终使预算管理的严谨性与权威性受到影响。

(三)预算监督管理与控制机制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设立预算管理的监督管理机构给,未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对预算的监管。同时,鉴于在国民经济中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此就需接受各方的监督与评价,让预算的公开公正性得到充分保证,检验有无落实预算,将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是,如今相应的外部监督评价机制还较为缺乏。除此之外,就算外界的意见被接纳,也无法立即调查处理,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缺乏健全的处理机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财务预算的管理氛围

单位领导与管理人员因为没有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以至于认为全面预算只是一项任务而己,只把其当做一种行政指标,借以来获取资金,未将其纳入实现管理目标的工作内容中,不具备较高的重视度与积极性。一些管理人员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只是为了预算而预算,未对全面预算管理蕴含的内部管理理念做深入理解,没有充分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

(二)未形成预算编制工作的整体规划

通常,预算编制均是由各部门领导对本部门的预算现行编制,等到上级部门通过后,再将基层单位的预算进行汇总,并予以上报,最终制成单位总体预算[3]。可以说,缺少整体规划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没有专业的预算管理部门,所以让单位各部门在预算编制时沟通不畅,单位的总体预算主要是简单汇总各基层单位的零散预算而得,各基层主体对单位的发展规划一问三不知,导致提供的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三)缺乏预算执行中灵活调整

事业单位在预算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没有在第一时间总结分析预算执行结果,造成单位未在执行预算时将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给找出来,也就不能总结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目标的差异,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出灵活调整。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面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应对预算管理知识展开积极宣传,借助多种方式来促进单位预算管理意识的提高,如多媒体、专题讲座等,把预算管理工作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增强其工作重要性[4]。各行政事业单位应选择某一固定时间对预算管理知识进行交流,提高领导者思想觉悟,使之具备更强的预算管理操作能力,以将带头示范作用在单位中发挥出来。同时,为促进管理人员政策认知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领导考核时,应将国家相关财经法规作为重点内容,由此让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主动学习预算管理知识。

(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率,让财政资金得到合理利用,增强其使用效益,则就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切实提高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效果。要想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就应积极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和财政资金收支约束制度。第一,对预算执行监督制度予以健全,预算执行即根据预算编制方案来执行财政资金的使用计划,为此一定要在检查与监督预算执行上做进一步加强,以安全有效的利用财政资金。第二,对收支约束制度进行完善,避免出现肆意浪费与挥霍财政资金的情况,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利用财政资金,充分发挥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预算监督和控制

如今,我国主要采用的是三位一体的审计模式,其中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单位内部审计,为此,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将自身的监督作用给发挥出来,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完善运行机制,保证资金安全,将科学理财观渗透到各个环节,让资金使用更加安全、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有效[5]。具体来说,第一步是完善单位内控机制,發挥出内部审计作用。不断加强内审机构的权威性和职能性,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拓宽内审、监督的范围扩宽,即不仅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合法性的结果,同时预算制度和预算贯彻执行也属于重点审计与监督的范畴,着重说明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使经营管理有理有据,有制可依。其次是将社会监督机制引入进来。向社会公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接受大家的监督,公开、公正的实施预算管理;另外,还需将意见反馈机制建设做好,虚心接受公众媒体反映的问题,认真复查,对于公众提出的意见做到及时反馈和处理。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财务预算功能的实现,使之社会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之策,能够帮助改革综合财政管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让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预防与解决。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存在,而这就需要单位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系统的分析现有问题,并“对症下药”,以真正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坚实的基础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延明,佟木子.关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1):23-24.

[2]海巍.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1].财会学习,2016(05):39-40.

[3]蒲又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6(13):182-183.

[4]仉轶群.基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加强问题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6(10):231-231.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