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分析

2018-09-10胡馨艺

环球市场 2018年18期
关键词:金融创新一带一路发展

胡馨艺

摘要:我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下也面临着困难,而区域经济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代下有着可观的平台和发展。金融创新为“一带一路”发展注入新能源,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经济战略性规划。本文关于“一带一路”时代下对金融创新发展对策的讨论进行的解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金融创新;一带一路;发展

发展金融创新可以推动国家战略的发展,扩大我国全方面对外开放范围。对加强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产能过剩产业有推动作用,对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以及新商业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全新机会,全新机遇,以及全新引擎和方式。

一、“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需求

(一)融通资金需求

为了最大程度缩小“一带一路”发展的三大缺点,即规模大、周期长、经济需求庞大,我国和主要发起国成立了丝绸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此举虽减缓了资金紧张的局面,但还需要民营企业的中期甚至长期投资。在众多的出海融资方式中,以当地金融市场为企业安排融资的方式最为恰当。可以有效缩小汇兑风险,规避政治风险。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当地市场资金融通空间,带动市场经济的提升,加快了区域金融创新的一体化进程。

(二)风险管理需求

当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以及法律制度不完善,金融体系不健全,政治形势不稳定,内在风险多,都期盼金融创新服务的发展来带动经济转型的升级。相对于国内投资,跨境投资具有更大的难度和风险,比如存在主权信用违约,项目泡沫化等风险。以及政策的不稳定性如政策的随意变换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风险,地缘政治更是加大了融资难度,对“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造成巨大阻力,阻碍了其发展。

良好的金融环境需要多方力量立足共建,共享,共商原则来参与的,以至于加速金融创新的服务进度。应当以“一带一路”来研发新型的风险管理产品来适应不同跨国体,推出出口信用保险在建设初阶段,避免汇率风险在海外商业化运营阶段,降低国外市场需求结构的不稳定带来的风险,提高资产安全度来保障资产安全。

(三)资金清算需求

完整高效的资金结算系统对测量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以及决策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资金的安全性,转移,清算支付等方面可以得到此结论。巨额的资金在“一带一路”区域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流动和交易着,必须有完整的资金清算系统和跨境清算服务机构的作为支撑。大多数项目的基础设施周期长,规模大,巨额的金钱交易对人民币的需求将大大加大,急需提高人民币的跨境清算效率和国际地位来缓解此压力。

人民币当做国际货币来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汇率变动的风险,对我国的外资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有一定保障,有利于处理“一带一路”贸易中资金清算带来的难题,将其提升为区域性的支付清偿货币,有利于一带一路”区域贸易的便捷性、公平性和稳定性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一带一路”金融创新存在的瓶颈

(一)对国别风险认知不足

“一带一路”辐射范围大,包含沿线65个国家,涉及人口43亿,政治波动范围大,特别是一些国家社会政局不稳定明显阻碍“一带一路”的发展,党与党之间存在分歧,政府高层换届必然会导致国家对外开放制度的调整和国家战略的变化,会给外来投资者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的风险。将国家的政治局势、人文环境、法律经济和制度安排等纳入考虑范围,通过风险规避方案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发展。

(二)国际业务品牌有待加强

因历史方面原因,企业在对外投资,并购重组等遇到金融困难时,基本上都会在央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大型金融组织机构寻求帮助,所以对开通国际金融业务的企业需求增加,再加上我国近年才实行“走出去”与“引进来”发展策略,国际金融业务处于初期阶段,品牌认可共识度待加强。例如央行可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行国际业务产品说明会来增强其业务竞争力。通过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来增强业务合作范围,提升品牌效应,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度来支撑其发展。

(三)综合服务能力也需提高

除上述几种金融服务外,“一带一路”沿線相关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各方面需求增加,体现在对复杂金融新型产品和工具的需求,以及产品组合方案需求。我国金融机构在产品开发,创新服务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还要全方位的提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才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四)境外货款贷后管理仍显薄弱

境外贷款与境内货币在宏观环境,所涉当事人,法律条款等方面存在异处。在相关准则上贷后管理与境内贷款也存在不同。金融机构对跨境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规定与境内本币贷款有很大差距,境外贷款贷后管理工作需要境外相关机构的帮助,缺少对带贷后管理的责权分担,以至于贷后管理效果较差,特别是内保外贷业务的贷后管理只走形式。

三、助力“一带一路”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适当培育金融中心

在资金筹划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区域性金融中心,相对单个金融机构金融活动更有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突破国家各方面限制,建立跨境金融中心需要各方力量支持,不单是我国,还要鼓励全球内金融机构和政府加入进来,加速新金融机构的发展,各国政府应当建立多元的机制来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以其经济带城市分布的位置和资源优势,来建立区域金融中心为新的经济提升点,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完善多元化筹资机制

亚投行报告显示,2010-2O2O年亚洲公共基础设施资金需求将近8万亿美元,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资金短缺,需要多元化创新投融资机制的鼓励。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立股份投资基金,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宣传PPP模式,鼓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来推动政府与社会的优势互补,合理提升立法档次,公平给予税收补贴,发展融资租凭,提升政府公信度,建立长远的资金保障制度。

(三)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合理使用网络金融的普惠性,便捷性和传递性的特点,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对跨境电商而言,互联网金融是一次具有转折性创新的机遇,吸引着全球中小型企业与民众参与进来,促进多样化境外投资和跨境融合。伴随着互联网跨境建设时代,网点分布扩大,利用网络平台进入融资产业,为“一带一路”发展做保障。

以大数据时代优势创立信息平台,确立信息交流和共享制度,平衡全球范围内客户,为基础设施产业线传递产品信息与市场动态等服务。在当今现成网络金融融资模式p2p模式信贷和众筹基础下,参考发达国家的创新成果,研发出“一带一路”的新型金融产品,把社会资金运用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四)大力发展跨境保险产业

提升出口信用等级,扩大国外保险业务范围以及业务布局,尤其是中期甚至长期业务。完善现有的跨境信用保险制度,鼓励保险机构研发新产品,建立跨境保险体系并支持其产业发展。共同开发风险对冲产品以及风险规避衍生工具,研发各类产品,保护信贷融资的安全。为保障“一带一路”的稳定实现,应当支持商业保险公司投资跨境业务,以及支持其在沿线区域创建子公司与当地保险企业展开合作。

(五)构建金融机构协作互补体系

提升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进度,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以及政策性服务水平,都紧紧与金融机构之间合作互补体系相联系。鼓励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的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来提升全球布局,保障投资企业的资金转移和清算的安全性与及时性。充分发挥机构领头羊作用,建立一个健全优质的服务团队,提高全球化经营水平。加强合作交流,降低境外建立金融机构的要求,鼓励发展全球化业务,为“一带一路”提供健全的服务体系。

(六)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如今沿线国家金融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安全性能小,政府应当加强金融监当局的监察管理力度,明确监管指标,规避金融风险的发生。加强监管合作与交流,升级风险防范系统,提升监管政策平衡与一致性,保障区域金融的稳定。要以商业化为原则,慎重判断,避免在控制风险情况下又要辅助投资者理性决策以及信息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决策和投资。

(七)积极推进入民币国际化

跨境人民币使用业务是我国金融国际贸易的强势领域,金融机构应以此抓住机遇,健全跨境支付结算体系,提高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的好感,让他们乐于接受并使用,推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与结算体系中的影响力,支持鼓励国内外将人民币直接作为支付结算工具,并且建立人民币清算行,扩大人民币在结算种类和方式以及全球范围的影响,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化,全球化的支付工具,也将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影响力。继续推进入民币贸易市场和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提供相关的风险管理平台给进出口使用,加强人民币汇率体系改革,开阔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促进入民币统一化进程,增加贸易结算试点机构,打开债卷离岸市场,将人民币一步步国际化,稳定国际金融贸易秩序,为我国企业提供外汇资金方面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潘广宇.试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战略[J].現代营销(下旬刊),2018(07):27-28.

[2]汪思琦.“一带一路”新形势下的金融投资现状与风险探讨[J].中国市场,2018(21):63-64.

[3]冯镐京.金融创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J].清华金融评论,2017(09):52-54.

猜你喜欢

金融创新一带一路发展
区域发展篇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金融创新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