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思考

2018-09-10李宁康

环球市场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

李宁康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村电网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对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

自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以来,国内几大公司在对农网的投资力度上均有所提升,加速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成为了许多人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如何智能化的建设农村电网就成了目前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在时代潮流的主导下,农村的智能化建设成为了必然发展的趋势,而农村智能化的基础就是农村电网的智能化,也是现在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农村电网的发展现状

(一)地区经济落后制约了农村电网的发展

虽然依靠国家的大力扶持,例如农村电网建设得到了专项的财政补贴、参与电网建设的单位享受到了地方的优惠政策,但国家的力量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地区由于财政问题紧张,社会可以提供的资源有限,迫于无奈只能减缓农村电网建设的步伐,使许多电网改造工程被一拖再拖。

(二)农村电网的建设缺少科学的规划

农村电网建设工程战线长、地域跨度大、社会环境复杂、建设时间不集中,这就导致农村电网设计工作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这部分费用占整个电网建设的比重可观。为了将更多的费用用在电网的实际施工中,许多地区大大压缩了设计费用的开支,取而代之的由建设单位边设计边施工。这就造成农村电网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影响了电网的使用效果。

(三)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由于农村电网智能化发展较晚,同时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许多专业性的人才不愿意进入农村电网工作。这就使得农村电网在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存在技术管理不规范、自动化装备应用不熟练的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农村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二、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内容

开展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智能装备建设内容如下:1)智能变电站。2)智能配电开关。3)智能配电设备。电网自动化运行建设内容如下:1)构建电网采集和交换平台,实现智能通信、数据信息采集交互;2)构建高级调度和决策支持系统;3)电网统一管理平台等。智能通信建设内容如下:1)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铺设,建设混合通信系统。21建立电力线载波信道模型,开展电力线数字载波通信装置。3)建立无线通信网络。

三、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建设要点

(一)因地制宜选择农网供电模式

我国农村地域面积广,并且各个地区农村环境差异显著。因此,因地制宜的选择和优化农村电网供电模式是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前提。在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工作者们进行科学的决策,来开发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支持系统,经过调度后的系统应该能够满足多个地区的供电需求,实现多能源互补的需求,来满足各地区千差万别的经济与环境状况。

(二)积极建设农村智能电网装备

对于东部、西部、中部不同地区千差万别的农村地理环境,可以建设相应的农网数字化变电站,并且做到该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实时监控,解决电网设备的在线监控难题。另外,对于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方法与检修方法,需要进行不断地优化与测试,保证变电站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好。其次,建设高效可靠的智能配电开关,积极研发智能选相控制断路器,对高性能开关性能评價以及测试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拓宽配电开关的应用范围,同时加大对固体绝缘开关的研制,争取逐步代替现有的气体绝缘开关。最后,需要提高配电台区、配电柜、配电箱等设备的自组织与自管理水平。

(三)优化农村电网供电模式

优化农村电网供电模式是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主要基本的工作,基于此来建设网络坚强、架构可靠、设备安全的农村电网。在进行智能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供电需求对优化供电模式已有的方案进行科学的调整。其中,农村供电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装备的配置、网络的布局以及电网的结构等。此外,还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协调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建设规划,对农村电网建设标准不断规范,以提高农村电网建设的质量。

(四)提升生产管理智能化水平

在对农村电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不断升级高级自动化系统主战以及通信设施和安装监控设施等,通过智能化平台,诊断农村电网发生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判断故障类型、通过智能保护装置有效切除故障设备,从而缩小停电范围,来提高生产管理智能化水平。不断建成高级配网自动化监控运行维护体系,以实现安全预警、故障应急处理、自动化监测、自控等生产管理智能化。

(五)实施智能配电台区建设

针对农村现有的用电区域分散,配电台区建设难度大的现状,亟需建设智能配电台区。针对我国农村由于低压配电台区设备分散、功能单

一、电能质量缺乏有效监控的现状,需要提出台区设备层、网络通信层和主站系统层的农网智能配电台区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提升低压配电台区工程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满足农村用电需求以及农网智能化发展需要。

(六)实施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基本思路

1.加强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电网手拉手、背靠背的网络供电模式,同步加强通讯网络的覆盖及配网智能化装置的配备,设定固有的故障保护类型。通过通讯系统发现故障点,通过智能保护装置对配电台区出现的故障(如电压异常变化、电流值瞬间异常突变、三相负荷不平衡、变压器中性点位移等数据变化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数据比对,分析问题后及时有效地切除故障设备,通过其它线路转供方式自动愈合供电网络。

2.通过GPS定位系统,将每个台区的综合信息采集传输到网络监控平台,及时进行数据跟踪分析和网络监控管理。

3.由于农村电网分布区域广阔,对于偏远地带、用户稀少的供电台区,信号不良、不易集中布控网络监控系统的,可以采用租用老百姓的通讯信号进行连接,通过资源共享,实现提升电网智能化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建设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同时各地区政府要将该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保证施工质量,为当地农村提供一个可靠优质的能源。

参考文献:

[1]王鹏.智能化农村电网的建设[J].电气开关,2016(03):7-10.

[2]韩河龙.关于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166.

猜你喜欢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寒露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浅谈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措施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的相关探讨
浅析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降损建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