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

2018-09-10李兴龙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兴趣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

李兴龙

【摘 要】从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即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来看,高校体育教学降低了对专业性的要求,向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方向发展。这样一个变化趋势顺应了大学体育改革潮流,使得体育能真正为学生所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 教学有效性 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02

体育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都是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仅学生缺乏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教师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这就导致高校体育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更要强化自身课程素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学生开展高效学习需要的不仅是聪明的头脑,还需要强健的体魄。身体的健康是支持学生持续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的发展应当兼顾知识发展和身体素质发展,两者缺一不可。高校向学生强调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可以在运动中发现自我,找到学习与生活的一个平衡点,为更好地投入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教学有效性的内在含义是“以最少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争取最大可能的效果”,因此教师积极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对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态度的一个反映。如果教师能够从体育教学这个小处出发,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最优的教学手段,那么这也会带动整个高校内部的教学氛围和各专业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得他们致力于提高自己专业和学科的教学效率,从而营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学生积极学习的校园环境。另外,教师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风貌,给大学校园注入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

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丰富教学内容,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在当下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依旧能够发现以下一些缺陷:1.教学内容以竞技体育为主,学生积极性不高;2.体育课堂教学节奏混乱,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高校体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弊端,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需要克服的难点。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从学生的发展要求出发,将教学内容丰富化,逻辑化,条理化。

一方面,教师教学不能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达标率和考试分数,一味在意学生的竞技能力和体育水平,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注重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样的、有趣的体育知识,降低竞技体育带给学生的压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要制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增加教学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比如教授学生乒乓球时就要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发球、接球、扣球等部分,确定大体目标之后再细化知识点,比如将发球教学分为旋球和奔球教学,每一堂课给学生指定一个学习目标,让学生反复练习。

(二)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性

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是一个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性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立足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建立富有效率和新意的教学模式。首先,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的教材更新慢,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的自主训练没有起到有效的帮助。第二,教师过分拔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身份。第三,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不同学生的特长爱好,生理心理状况差异,身体素质差异,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没有发挥体育在指导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有针对性的逐条突破,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摆正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发展要求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使得教师教学与学生个人需求相契合。而针对教材内容的落后,教师要主动去了解最新的体育教学信息,吸收他人的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与体育发展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克服传统教学弊端,将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高校体育教学本身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巧和正确的训练方法,因此在强度和难度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上体育,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体育,学生就很难在辛苦的体育学习中有所成就,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也就难以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保持对自己课程的高度自信,以一种高度的热情进行教学,用自己的情绪带动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有趣的小游戏结合,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将教学实际和学生心理有效结合,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去打动学生,教师才能抓住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所在,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规范课堂管理,强调学生的课堂纪律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都会出现学习和纪律上的松懈,这也就导致了高校体育课堂学生学风散漫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基本的就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严肃课堂教学纪律,强调体育在学生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一方面,教师要从自身出发,端正教学态度,以一种严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课堂教学,将学生带入浓厚的课堂氛围中。另一方面,教师要端正学生的言行举止,明确教学指令,严肃课堂违纪行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和高效。课堂纪律的维持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责任,但是教師要承担的是更多的引导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教学有效性作为课程教学的灵魂,要求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教学实际有效结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生兴趣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