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有效性策略的探讨

2018-09-10王安凤

南北桥 2018年20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小学有效性

王安凤

【摘    要】为了实现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培养,就必须对小学科学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而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利用科学实验,不断强化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小学科学实验有效性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科学实验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014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展开小学科学实验教的过程中,要想提升教学活动有效性,就必须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等,从科学实验材料选择、制定规范化科学实验操作流程等角度出发,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才能够对科学知识产生深刻认知,激发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积极性,最终为全面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奠定良好基础。

一、应用丰富且结构性较强的材料展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一)引入丰富科学实验材料提升学生感性认知

丰富的科学实验材料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实验参与热情。在实际展开科学实验以前,小学生会积极主动进行各种实验材料的观察,对实验材料的性质、功能以及用法等产生深刻认知,从而获得对科学实验的感性认知,为学生更加高效的展开科学实验学习、深入进行科学实验分析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各种各样的花”一课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玉兰花、海棠花、梨花等丰富的实验材料引入课堂,美丽的花朵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迫不及待摆弄各种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不同种类花朵的共同点,在积极观察以及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实验感性认知[1]。在探究中学生会发现花朵在颜色、气味以及形状等方面存在差异,而雌蕊和雄蕊是每一朵花都拥有的。在获得丰富感性材料基础上,对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种子以及花蕊植物果实等科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结构特点突出的材料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思维

材料结构指的是材料的类型、多种材料组合方式以及交给学生的顺序等,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突出实验材料的结构特点,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科学实验时机,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利用材料展开科学实验,从而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以及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物体的沉与浮”相关科学实验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对物体沉浮规律进行有效探究,小学科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选择实验材料,促使学生对物体沉浮规律产生直观认知。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小球在水中的状态;接下来将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塑料瓶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材料在水中的状态等[2]。通过有针对性、次序性的为学生提供材料,突出材料的结构特点,能够突出科学实验的悬念,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展开科学实验探究,对科学实验结果产生深刻认知,最终能够为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有效性奠定良好基础。

二、注重科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1.通过规范操作提升学生实验技能。

科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以及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实现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例如,在“用顯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相关教学活动中,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PPT,引导学生对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制作过程中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解和掌握,针对学生的错误操作应及时给予纠正,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观察,整个实验操作中,应将重点讲解内容放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等方面,只有规范性操作,才能够促使学生对洋葱表皮细胞形态产生深刻认知,并详细掌握细胞的结构等[3]。通过规范性操作能够为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有效性提供保障。

2.提升科学实验操作有序性。

有序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够加大对实验材料的利用率,高效完成实验操作,为创造良好的科学实验效果奠定基础。

例如,在“水”相关知识点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将白醋、牛奶以及清水分别装入三个瓶子中,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感官进行来分辨三种物品,实验中应引导学生按照县用眼、后用鼻子最后用舌头的方式来展开实验,通过有序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黏度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三种物品的性质产生深刻认知,对于提升科学实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应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从应用丰富且结构性较强的材料、注重科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两个角度出发,为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有效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冰艳,郑柳萍.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科学实验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以“福州市麦顶小学”为例[J].学周刊,2018(32):153-154.

[2]刘明娣,蔡坚勇,黄莉,齐会玲.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9):115-118.

[3]李建生.小学科学课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的应用研究——以信息技术辅助系统教学评价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74-175.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小学有效性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