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锅炉热效率的方法探析
2018-09-10许红彬
许红彬
摘 要:锅炉的热效率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因素出发,从优化配风、防止结焦、降低排烟损失、降低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锅炉散热损失和加强锅炉运行管理几个方面探讨相关措施来提升热效率。
关键词:锅炉;热效率;煤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设备,也是较大的耗能设备,其热效率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锅炉包括主体设备和各类辅助设备,每个环节都会对锅炉热效率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和改进锅炉技术,提升热效率。从理论上分析,平稳运行状态下,锅炉输入热量与输出热量平衡,但实际运行中燃料的燃烧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受到各种设备性能的影响,会有部分热能损失,都降低了热能实际利用率。总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控制热能损耗,提升锅炉效率,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配风,改善燃烧情况
燃料的燃烧效率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论上,百分之百的燃烧才会完全释放燃料热量,但在配风及燃料自身质量的影响下不可能达到完全燃烧,只能改善配风来为燃料燃烧创造有利条件,加大炉内含氧量。依据燃烧程度来决定配风配送量,判断依据原则是分析烟气成分。在企业不能提供设备进行烟气分析时,可通过火焰颜色来进行判断。明亮的火焰表面空气含量适合,火焰颜色发白表示有过剩的空气,较暗的火焰颜色表示空气含量有所不足。司炉工在长期工作中可总结相关经验,以此来对空气含量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优化配风,以此来降低飞灰带出量和炉渣含量,提升锅炉热效率。
2 防止结焦
如果炉内温度不稳定,且燃料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在水管、露壁、前后拱上可能出现结焦现象,锅炉设备内壁结焦可能提升汽温,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水管爆裂的情况。结焦现象对锅炉的运行效率产生了直接影响,造成热量大量损失的同时还对锅炉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因此要对锅炉的结焦现象进行严格控制。炉膛内的问题是造成结焦的主要因素,可对炉膛内部燃烧温度进行控制来缓解结焦。可设置温度湿度报警器来进行温控,根据燃烧需求将报警器设置到安全温度范围,超过安全限定的情况下就会报警,操作人员调整燃烧温度。一般情况下,锅炉不会再设计负荷下运转,因此,出了安装温度报警器外,还需要进行日常检查,及时清除结焦,提升锅炉热效率。
3 降低排烟损失
锅炉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烟气,排放烟气的过程就会有热量损失,在锅炉热损耗中占的比重较大,热损失会随着排除烟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过低的排烟温度又可能影响到锅炉的供压效果,这就需要对排烟稳定进行合理控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值内,主要是依据省煤器的问题来进行调节。排烟量过大也会损失较多的热量,主要与烟道漏风、燃煤的水分含量油管,这就需要加强设备维修管理,避免出现漏风现象,对燃料的水分含量进行控制,避免热量损失,以此来提升热效率。
4 降低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机械不完全损失主要是炉膛内的燃料煤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随着炉渣和飞灰排出炉外,因此损失热量。机械不完全损失包括碳粒随烟气排除的飞灰损失、被炉渣包裹的可燃物被排出的炉渣损失以及经炉排掉入灰斗的漏煤损失,不能很好控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很大的热量损失,特别是燃用细颗粒燃料,燃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飞灰不完全燃烧现象和超标的炉渣含碳量,这些都是的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加大。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会随着燃料灰份挥发的减少而减低,因此,采用颗粒均匀的低灰中碳就会有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炉渣含碳量过大也会大幅度增加炉渣不完全燃烧损失,需要依据锅炉负荷情况对煤层厚度和炉排速度进行调整,对前后拱的灰渣进行定期清理,提升炉膛内的热量反射,使炉排后部的火色发红,保障充分燃烧来降低此方面损失。在企业考核层面,炉渣含碳量应小于25%,这也能有效保证机械不完全损失的降低。
5 降低炉渣物理热损失
具有较高温度的灰渣被排出炉外时会带走一定的热量,这就形成了炉渣物理热损失。其大小与炉渣占总灰量比例、燃料中灰分含量以及排出灰渣的温度等因素相关。降低炉渣物理热损失主要对燃料煤的灰分进行控制,对煤层厚度和炉排速度进行调整,保证充分燃烧。除此之外,还要定期进行灰渣清除,是受热面保持干净,提升锅炉的热辐射效果。
6 加强锅炉运行管理
对于锅炉热效率的提升,仅仅从技术层面来改善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管理措施,做好控制。其一,做好燃料的质量控制。要根据生产需求和锅炉状态来对煤种进行选择,尽量减少燃料煤的含水量,保证生产的经济性需求。其二,做好锅炉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加强日常巡视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和解决。其三,做好锅炉的技术优化,改造配套设备来提升锅炉热效率。制定科学的运行管理体系,加强运行管理,提升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锅炉热效率是衡量锅炉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实际运行过程中,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因素很多,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来进行改进,努力提升锅炉热效率。
参考文献:
[1]耿春梅,陳建华等.生物质锅炉与燃煤锅炉颗粒物排放特征比较[J].环境科学研究,2013,26(06):666-671.
[2]赵钦新,郭元亮,史进渊,窦文宇.锅炉全生命周期安全高效运行和节能减排[J].压力容器,2013,30(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