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东非标井优快钻井技术研究
2018-09-10高丰陈永生
高丰 陈永生
摘 要:通过分析研究孤东馆上、馆下地层构造和岩性特点,优化钻头选型;组配适合区块特点的钻井液体系,研究制定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的配伍,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分析地质因素,从井身结构、钻井参数、钻具结构、钻井过程管理和控制,加快井身轨迹控制;并结合已钻的孤东6-3平1井等井的现场资料,研究出一整套适合该区块非标井施工特点的优快钻井技术,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区域钻井模式。
关键词:钻头选型;钻井液体系;轨迹控制
1 概况
1.1 国内同类技术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小井眼钻井的迅速兴起主要出于以下几个目的:小井眼钻井的初期投资较小,包括使用较小的钻机、较小的井场、较细的管材、较少的水泥及钻井液和燃料、较少的搬运费、较少的劳动费用。减少钻机钻柱重量就是减少钻机租用费,而减少井眼容积就是减少泥浆、水泥及套管费用。用小井眼钻井技术在普通井眼里加深鉆井,可大大节约成本。
1.2 存在的问题
小井眼钻井会导致套管与井壁之间间隙小,水泥环薄确又要满足压裂、算酸化等后期作业,水泥浆流动阻力大,施工泵压高,易压漏地层,顶替效率低等许多问题;三开井眼与技套间隙小,与油套间隙小,环空压耗大;三开小尺寸钻头易磨损;三开油套无接箍,挂尾管、固井等安全隐患多,施工难度大。
2 钻井技术措施
2.1 钻井液技术对策及方案
该地区馆上及以上地层遇水后极易分散、膨胀,造浆极强,易造成上部地层泥页岩缩径、阻卡、泥包钻头等复杂情况。钻井液主要以提高钻井液抑制性、控制固相含量、保证钻井液良好的流动性和较强的携岩能力为目的。
2.1.1 一开(0~321m),小循环开钻
清水开钻,自然造浆,钻完设计井深后要进行充分循环和通井。
2.1.2 二开(321~1502m),使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配方:一开井浆+(0.3~0.5)%钻井液用聚丙烯酰胺干粉+(0.5~1)%钻井液用改性铵盐+(1~1.5)%钻井液用天然高分子降滤失剂+(1.5~2)%钻井液用防塌降黏降滤失剂。馆陶组及以上地层主要以控制粘切为目的,防止糊井眼,加完重后的钻井液粘度控制在50s以内。钻进至井深1000m~1100m时,预处理钻井液,处理钻井液前严格控制粘切及固相含量。
2.1.3 三开(1502~2500m~完钻),聚合物钻井液→封堵润滑防塌钻井液
配方:二开井浆+(0.3~0.5)%钻井液用聚丙烯酰胺干粉+(1~1.5)%钻井液用天然高分子降滤失剂+(1.5~2.5)%钻井液用防塌降黏降滤失剂 +(2~3)%无荧光白油润滑剂润滑剂。本段钻遇地层为馆下段、东营组。钻井液的主要任务为防塌、防喷、保护油气层。
2.2 工程技术方案
为了保证套管下入顺利,一开完钻后做好短起下钻。起钻前投入多点,监测井斜,为后续作业提供依据。二开合理选择直井段和定向段钻具结构,优化钻井参数。多进行短起下钻,修复井壁。三开过程中滑动钻及复合钻交互钻进,无线随钻测量仪随钻检测,钻进中必须依据井斜、方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钻进参数,确保井眼轨迹良好。钻遇砾石地层时,应适当提高泥浆泵排量,同时提高钻井液粘度至45s以上,以满足携砂要求。同时加强该段井眼的短程起下钻,确保井眼畅通。
2.3 完井作业、挂尾管
非常规井眼(改设计241.3mm井眼为254mm井眼后增大了193.7mm套管与井眼间隙)与常规井眼二开测井、固井完井作业顺利,固井质量良好;三开挂尾管作业 (下Φ139.7mm无接箍油层套管) ,为保证三开完井作业顺利井队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①由于本井下的油层套管丝扣为无接箍直连扣,提前调试好气动卡瓦,准备好足够的提升短节(4个)以及上提升短节用的链钳保证短节扣上到位;②准备好安全卡瓦,每根都打上安全卡瓦做到万无一失;③悬挂器以上的送钻钻具称好重,为倒扣提供悬重依据;④提前与厂家沟通,选择合适的钻具通径规,保证下井钻具通好径;⑤与套管厂家联系好选择合适的上扣扭矩;⑥保证泥浆罐能单个使用,测量好罐的体积,保证替浆时的准确性。
孤东区块非标井优快钻井技术应用6口,机械钻速逐步提高7%,钻井周期稳步提高22.70%,井队综合效益盈利60余万元。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机械钻速还会提高,钻井周期会逐渐缩短,经济效益会更加可观。
3 结论及建议
①通过对上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钻井速度得到逐步有效加快,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已初步形成了孤东非标井的配套钻井技术;②已成熟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有效抑制泥页岩的坍塌,同时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确保了孤东区块施工井的井壁稳定;③通过几口非标井施工,在三开对牙轮钻头方面进行了优选,同时在高效PDC钻头方面也进行了很好探索并有望取得突破;④通过优化井身结构、完井方案,杜绝了复杂、事故,减少了非生产时间;⑤虽然以上几口井在三开对牙轮钻头方面进行了优选,但根据三口井实钻来看下部地层虽然含砾石但胶结很疏松,可在高效PDC钻头方面进行探索从而取得突破,也可有效杜绝井下掉牙轮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金洲,张桂林.钻井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7.
[2]蒋希文.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