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恨歌》 中恨的内涵解读

2018-09-10戴汝庆

南北桥 2018年9期
关键词:长恨歌爱情

戴汝庆

【摘 要】《长恨歌》主题深厚复杂,不仅批判了“李杨”的耽色误国,也不单歌颂了“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们对爱情与事业的矛盾,提出了究竟该如何处理事业与爱情之间关系这一重大的人生课题。

【关键词】讽喻 爱情 抉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007

《长恨歌》对“李杨爱情”的态度呈现出前后矛盾的状态,展现了白居易的矛盾心理,因此衍生出作品主题的双重性。透过《长恨歌》写作的历史背景以及白居易的情感体验,可以深刻的体会到《长恨歌》中恨的内涵。《长恨歌》不仅批判了“李杨”的耽色误国,也不单歌颂了“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们对爱情与事业的矛盾,提出了究竟该如何处理事业与爱情之间关系这一重大的人生课题。

一、后世读者眼中的《长恨歌》

《長恨歌》写作完成之后很多文人士大夫都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主要就集中在《长恨歌》的主题方面。

(一)讽喻说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与陈鸿一起出游时所作,陈鸿还同时创作了《长恨歌》传,陈鸿在评价白居易的《长恨歌》时说“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陈鸿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要借助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悲剧来惩治祸国殃民的“尤物”,为了警戒后世君主,希望他们不要再重复玄宗的老路。现代学者张中宇在《关于长恨歌的劝讽主题》中指出《长恨歌》在歌颂玄宗与贵妃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的同时,也在“反映封建帝王荒废朝政是在婉转的批评唐玄宗因为重色情而忽视国家管理的错误行为,并以此作为后世帝王的鉴戒”。讽喻说大多围绕着“政治、讽喻、劝谏”这几个中心词来论证的,认为白居易写作《长恨歌》的目的就在于针砭时政,垂诫后人。

(二)爱情说

后世在品读《长恨歌》时有大部分读者都认为《长恨歌》的主题就是在歌颂玄宗和贵妃的美好爱情同时哀叹自己爱情难成眷属的遗憾。“特殊的事件获得广泛的意义,李、杨的爱情得以升华普天下的痴男怨女就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面影,收到了心灵的震撼”。学者胡可先认为《长恨歌》“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真挚爱情,对他们那种因为特殊的时代原因而被迫生死离别表达了极大的同情和伤感。”爱情与事业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成为了很多名士大家讨论的热点。白居易也不外如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写唐玄宗耽色误国,并且歌颂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由此看出他对事业与爱情如何选择的矛盾也是《长恨歌》中的一大“恨”。

二、残酷严峻的人生课题

每个阅读《长恨歌》的读者都能从这首诗中想到自己对于“爱情和事业”之间的选择,爱情与事业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成为了很多名士大家讨论的热点,白居易也不外如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写唐玄宗耽色误国来批判玄宗与贵妃之间的爱情,但是在诗歌中却也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歌颂唐玄宗对爱情的真挚,通过白居易这种矛盾的心理可以看出他对事业与爱情如何抉择的矛盾与迷茫。没有事业的爱情是很脆弱的,也是很难维持的;这时就提出了“事业与爱情如何取舍”这一艰难的人生命题,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对于事业与爱情的关系都存在着迷茫和难以抉择,而如何处理这种艰难的关系就成为了人生中严峻而残酷的课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面对人生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事业与爱情产生矛盾之际无法抉择,感到迷茫、困惑的产物。前者无疑是每一个理智的人士必然严肃对待的问题,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差池,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后者又是人生最甜蜜美好的追求,是人性最本质上的冲动。正如歌德所说“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白居易也有过刻骨铭心的经历,言及此,白居易必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已。从这个角度说,《长恨歌》正是对自己这种人生困惑和思考的体现和反映,事业与爱情难以拿捏和决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人生悲剧。

这样的例证不胜枚举。王昌龄的一句“悔教夫婿觅封侯”引发的思考,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什么是真正的幸福”?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朝朝暮暮”的温馨与“觅封侯”的成功喜悦,两者哪个才是真正的幸福,哪个体现了人生真谛?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剂相互的矛盾,避免人生悲剧?这个课题几千年来困扰着世人,难以找到理想的答案。

朱熹创造了对于历史影响深远的理学,当时儒学大家的肯定加上国家的对于理学的推崇,他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但就在这时他也陷入了爱情与事业难以抉择的矛盾之中,他在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时候喜欢上了自己的儿媳,期间的过程不为外人知道,但是最终他的儿媳死于火灾,朱熹没有处理好事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导致自己的人生出现了污点,同时白居易也在面临事业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中出现了迷茫,他在《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十二》写到“一篇长恨也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表明了《长恨歌》是一首抒情诗同时将《长恨歌》归结到感伤诗的类目,正是由于自己失败情感经历融入到了《长恨歌》之中,他认为写作《长恨歌》并不仅仅是歌颂和惋惜玄宗与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在缅怀自己的感情,排遣自己感情失败的惆怅。

但是根据王质夫与陈鸿他们三人在写作之前所提到的写作目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又应该是一篇具有政治目的的讽喻诗,白居易也在《长恨歌》中表现出直接的“讽”的意味,首句的“重色”的用语,使读者一眼看出白居易的目的是在劝讽后世之君。这种矛盾的主题就体现出了白居易在面对如何处理事业与爱情之间关系这一复杂的人生课题上的迷茫,《长恨歌》之所以成为研究的热门选题大抵是因为白居易的这篇长诗中前部写耽色误国之恨,后部分写有情人难成眷属之恨,归结到文学接受的角度,从作者和读者的两个方向来分析就是“事业与爱情”到底该如何取舍的问题,白居易这种矛盾的心理原因可以归结为古代士大夫阶层在面对事业与爱情之间选择的时候被封建伦理道德所压抑,陷入了循环往复的迷茫之中。

猜你喜欢

长恨歌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长恨歌
兰峪水,长恨歌
理性思考 深切同情——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法探究《长恨歌》的主题
不同历史想象中的女性形象——论《长恨歌》与《白鹿原》叙事中的两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