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 衍生别样的精彩

2018-09-10张琼阳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

张琼阳

摘 要:在这几年的语文考试中,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师一人在唱単簧的教学形式,有效的教学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师生有效交流对话,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生生与文本之间情感得以交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在对话中撞击智慧的火花,理解文本的内容。他们在交流中构建自己独特的体会,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优秀的历史文化,情感被激发。在对话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为课堂的主人,阅读理解能力才得以提高。

关键词:对话教学 品词析句 鉴赏对话 阅读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79-01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已经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一种对话”“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通过对话,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把“阅读教学”定位为一种“对话”,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折射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对话教学,让学生直接面對文本,在读书的过程中,阅读主体和文本之间的相互交流,双向互动。”[1]

1 品词对话,情感生成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通过对话交流,在于文本的不断的融合中,情感的丝线被牵动,他们不在是简单的接受文本的信息,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把握课堂生成的脉搏,课堂也由此变得更为丰富和精彩。在教学《天路》一文中:除了“盼望”这个词,你还从哪些字词真切地体会到藏族人民那期盼的心情呢?(生答:我从“清晨”和“黄昏”体会到人们对修筑青藏铁路的期盼)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答:清晨在盼望,黄昏也在盼望)师:在这里“清晨”、“黄昏”不是指某天的早上、傍晚,而是指“朝思暮想”“日思夜盼”。人们多么希望铁路的到来,能改变他们的现状啊!感受到了那份强烈的期盼。

在课堂中抓准“盼望”一词,他们知道青藏铁路是藏族同伴们日思夜盼的,更能感受到修筑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品析词句,在师生间的对话交流中,结合学生的生活情感,很好地理解了文本,学生在探讨中,锻炼思维能力,语文素养也得到提升。

2 鉴赏对话,拨动“情弦”

课堂的对话不在是一种回答,不在是简简单单的认知,对话教学使生生之间思维得以碰撞,生生与文本之间情感得以交融,感悟更深。

例如,教学《圆圆的沙粒》这一课时,为让学生理解:“一颗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如下:

师:沙粒要变成珍珠,你从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生1:从变成珍珠,我知道这是一颗有梦想,有追求的沙粒。他是那么的普通,但又不甘于现状,想要让自己与众不同,就必须要付出艰辛,就要比有不同于常人的想法,有了目标才会一直有勇气走下去。

生2:我知道“有用之材”这个词的意思是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这里指沙粒要变成珍珠。

生3:我知道沙粒想要成为珍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经得住寂寞的考验,要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美丽的珍珠,也看出它已经下定决心为目标而努力。

师:你们很会学习,能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习就像沙粒一样也要有目标,并朝着目标去努力。我们用心去体会,可以从一句话获取这么多的信息。这是一颗勇敢的沙粒,这是一颗朝着目标要去奋斗的沙粒。你还可以从那个词体会到沙粒的下定了决心要做好这件事?

生4:我是从“真诚”体会到了沙粒并不是随便说说,他是一颗认真的、并想朝着目标去努力不怕嘲笑。所以他真诚的说。

课堂的有效教学对话,其目的就是有效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师生有效交流对话,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生生与文本之间情感得以交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在对话中撞击智慧的火花,理解文本的内容。他们在交流中构建自己独特的体会,感受到语言所蕴含的情感,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倾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言语表现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3 情感对话,理解文本

语文课堂作为培养语文素养的主阵地,以文本为凭借,就要求教师采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帮助更好地融入课文,理解课文,来达到目的,学生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范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依靠文本,美读课文本来培养语文素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美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通过有声语言传递出情感,在朗读中与作者的来一次精神上的对话,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读出朦胧的夜色之优美,读出飞流直下三千尺中之激昂,读出天生我材必有用之豪迈,学生在充分的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在读中体悟和领会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因为情从心声,对文本理解不在那么的苍白。

4 品悟对话,张扬个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其情感体验,他们 “个性”才能在学习探究中得到张扬。

例如,教学《炮手》这一课。

师:还有哪一句话描写炮手的神态?

生:炮手的脸色更加惨白了。

师:那红瓦白墙的房子,可是他的家,一说到家,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幸福、快乐、温馨……)家被德军侵占了,还成了敌军的驻地,家不在幸福,不在安全,同学们法国军队应该怎么办?

生:奋起反抗,保护家园。

师:将军下达这样的一个命令,“这是德军的驻地,伙计给他一炮”此刻脸色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惨白”。

生1:这可是我的家,我可怎么办?

生2:要是炸了我家仅有的一点财产就没了,不炸家园被德军给侵占,有可能国家也没了。

生3: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生4:为了国家,为了把德军赶走,我必修炸毁他。

生5:作为一名军人,我必须服从命令。

生6:虽然痛苦,但是为了国家,我不能犹豫,我必须炸毁它。

课堂有效对话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是让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尝到学习的乐趣。课堂上学习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满堂灌,而是师生双方的有效互动,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他们的潜力才能得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才能更加的活跃,他们的个性才能更好的张扬,对话,衍生别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活化生活英语 优化英语生活
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情景语境的创设和运用研究
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