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萍:青少年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
2018-09-10
中小学德育 2018年8期
杨淑萍在《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公共精神的生发逻辑及青少年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一文中指出,公共精神是人们在公共领域的行为的主导思想,它是社会公德与公共行政伦理的基础,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评价和教育功能,制约着人们道德心理的发生、变化和作用过程。青少年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公共精神的培养关乎未来社会公共生活的品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学校作为国家公共教育的实施主体,培养青少年的公共精神是其本體责任。
具体而言,学校应依从公共精神的生发逻辑重建公共生活,让青少年学生成为公共生活的实质主体,为其公共精神生长提供现实基础。学校的公共生活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公共生活应是开放性的,需关注全体学生的兴趣和利益;学校公共生活应尊重差异;学校公共生活应突出平等互动性。同时,学校应引导学生增进人际信任和对公共价值的理解,促进青少年公共意识的生发。学校应为青少年学生创造良性的公共交往环境,一方面,对学生提出平等、公正的交往规则,使学生在相互交往中明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别,改变“自我中心”的行为习惯,养成尊重他人、礼貌、谦逊的社会人品质;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搭建不同层次的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相互合作,增进对个体与集体关系、竞争与合作的理解。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拓宽公共参与领域,在实践中启迪学生的公共理性,提升其公共行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