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心中的教育理想

2018-09-10士心

中小学德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峰名校办学

士心

1993年6月,林伟贞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进入广州市名校文德路小学工作。自此,她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但无论在哪所学校工作,她都始终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牺牲无数休息和假期时间,满心扑在工作上。当人们问起缘由时,她坦言:“不为别的,就为了追寻心中的教育理想。”

林伟贞永远记得大学校园里镌刻的那句铭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她而言,教育早已不是一份职业,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份事业。

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

在文德路小学任教时,林伟贞见五年级男生小峰很是调皮,总不能好好上课,让班主任倍感烦恼,她就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治治”他呢?有一天,她偶然看到小峰打篮球,那举手投足间的认真劲与平时的他简直判若两人。她马上意识到,打篮球也许就是改变小峰的突破口。

于是,她找来一位年轻教师,嘱咐他利用课余时间带小峰打球,通过打球带动他改变。结果不出所料,小峰不但爱打篮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看到篮球场就很开心,很兴奋”,而且球打得像模像样。

林伟贞很高兴,看来小峰并不是总爱捣蛋,只是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用武之地”而已。于是,她让学校篮球队吸收小峰加入。在如愿以偿后,小峰的天赋逐渐显露出来,慢慢地成了校园里的“篮球明星”。为了带动他改变,林伟贞故意“提高门槛”,告诉他进校队有一定条件,只有认真学习的人,才有机会一直在校队打球。

这明显提升了小峰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能留在校队,他上课认真多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提升了不少。小峰的集体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在摔断手后还坚持要去看队友们比赛。这让林伟贞感到欣慰。

“人总是要绽放的。”林伟贞想,没有一个孩子找不到亮点。正如多元智能理论所认为的,绝大部分人都不是天生愚笨,都有着自己的优势智能。教育的一大要务,就是找到学生的这种优势智能,并让它释放能量,助力孩子走向幸福人生。

这样,在学习、思考和沉淀中,林伟贞开始形成属于自己的办学思想: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此后,林伟贞几乎所有的办学探索,都可以在这一思想中找到根源。

大学毕业后,林伟贞一直坚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林伟贞无论调到哪所学校,都坚持开展校园心理咨询服务,甚至开展针对学生的家庭治疗工作。因为在她看来,心育的介入,能让孩子变得“更重要”。

所谓家庭治疗,就是从孩子的家庭背景入手,在家庭力量的参与下,协力完成孩子问题行为的转化。

传统观念认为,孩子犯错是品行出了问题,但在林伟贞看来,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实际上,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有家庭或周围环境的诱因,不消除这些外部因素,孩子总出问题的状况就难以真正根除。

因此,林伟贞每到一所学校,都会请来有关心理专家,指导参与学校家庭治疗活动。很多出现行为偏差的孩子,就是在这种家庭治疗中,慢慢发生转变。

“孩子天生是不完美的,因此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通过家庭治疗,运用前沿介入的方法,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校园里的孩子出现行为偏差不是常态,总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都是行为正常的,只是智力发育不均衡而已。对于他们,林伟贞的办法是提供舞台,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智能,培养自己的“关键能力”。

孩子的成长是不自觉的,需有科学的机制推动,因此,林伟贞每到一所学校,都会推行评价机制的改革,通过各种“星”的评选,来促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学生群体的和谐发展。如此,“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校园里“养心”

学校教育实践中,很多人都极重“情”,实际上,“情”只是表面问题,其根在“心”。林偉贞可谓深谙其道。作为“资深”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她不但有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素养,而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她看来,学校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归因到“心”上,所谓“从心出发做教育”是有其深刻道理的。这些年来,她所坚持的,其实也就是做“养心”的工作。

在校园里“养心”,养的主要是教师的心、学生的心和家长的心。

教师必须有爱心,这是为师者的首要品质。当年,陶行知曾题词“爱满天下”,可见其对教师爱心的看重。有一年教师节,林伟贞特地送给老师们一句话:“你的爱是学生的阳光,而我们彼此的爱是大家心灵里的阳光。愿我们在播撒阳光的同时,也让自己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小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林伟贞工作的朝天小学。初上讲台,面对几十双眼睛,卢老师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然而,现实是严苛的,要成为大都市里的一名合格教师谈何容易?!因此,面对同事们对其课堂教学一针见血的品评,她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哪知,这还只是小挫折,更为严格的考验还没到来。第一次开家长会,由于经验欠缺,她非常紧张,对家长的提问几乎无法应答,结果可想而知。就在沮丧不安、不知所措之时,林伟贞向她谈起了当年的经历和成功的经验。这让卢老师重获信心。

在后来的工作中,卢老师放下一切功利想法,以爱去做属于自己的教育,结果换来了孩子们“爱的海洋”:嗓子哑了,同学们不但听课时保持肃静,以减轻老师说话的苦痛,还有孩子偷偷把金嗓子喉宝放在她办公桌上;感冒咳嗽了,学生们总会跑过来关心地说:“老师,您感冒了?要注意身体哦!”

爱的付出和童心的“滋养”,让卢老师很快度过了艰难的适应期,在悄然间“站稳了讲台”。

“爱的‘交换和分享能使教师形成积极的动机,使其自觉地精心设计教案,认真组织教学,克服重重阻力去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育人目标。”对卢老师的成长看在眼里的林伟贞,对此作了科学的解释。

在校园里“养心”,孩子们自然是最该关注的群体。然而,孩子的心犹如玻璃,既晶莹易碎,又折射万物。面对洁净童心,学校该给他们着上哪一种成长的底色呢?

“教育是立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中最应该做的,是让孩子们‘站起来。”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让林伟贞很容易就抓住了育人的根本。在她管理的学校,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几乎贯穿了教育教学的整个流程。因为在她看来,“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是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所在。而那些真正的好孩子,正是由于“内心的种子”被唤醒,并进而正确认识了自我的孩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就是点燃孩子自信的工作。这也是林伟贞多年坚持培养学生优势智能的心理根基。

在这些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林伟贞设计了很多有趣的心理游戏,比如“我的花生”“铅笔的用途”等等,其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悟到“我是独一无二的”“我能……我还能……”,逐步建立起学习和成长的信心。

在她的带动下,孩子们的自我效能感不断增强,优势能力不断提升,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光芒。

近些年来,家校合作办学越来越引起重视,养育家长“同心”,成为新时期办学的必然之选。

在文德路小学工作时,有一位家长每晚都要给孩子读一本“神奇校车”,这让他痛苦不堪。后来他想,能不能把整套“神奇校车”先录下来呢?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林伟贞时,她很高兴地表示将大力支持。

于是,这位家长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联合班主任和班里全部孩子的家长,编剧本,分角色,录音,后期制作……历经几周后,这一出特殊的广播剧“神奇校车”终于如期在他们班“开播”了。其时正值儿童节,这一剧目也因此成了最有纪念意义的节日礼物。

这一次偶然的尝试不但激发了家长们极大的热情,同时也给了林伟贞很大启发,让她意识到开发家长资源,家校协力同心办学,能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

“办学就是经营好校园中不同角色人的内心秩序,让投入的感情汇集成育人洪流,不断滋润教育的这方田地。”在校园里“养心”,让林伟贞的教育之路越行越远。

怀抱梦想“雕刻”校园

如今,林伟贞已从教25年,期间经历了多所学校的办学历练。于她而言,这都仅是办学场所的更换,在她心中,有一种东西从未改变,那就是梦想。

作为从业者,岗位的变更在所难免,如何在时空异位中坚持梦想犹为关键。林伟贞自走上教师工作岗位起,就抱定了投身教育的信念。她所坚持的梦想,就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更好成长。因此,无论岗位如何变换,她总是初心不改。

众所周知,现行制度下,校长都有任期,这就带来了学校办学理念的延续性问题。林伟贞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因为尽管她历经三所学校的校长职务,却从没想过要推翻前任的办学思想。

“根雕师傅拿到原材料后,首先做的是观察它的形貌,然后随物赋形,给予它最完好的生命设计,而不是刀砍斧削一通,砍成囫囵形状后再作设计。根雕师傅所看到的,都是原材料的优点,而不是缺点。这就是所谓的根雕原理。校长办学就如师傅雕根。”林伟贞能在多所名校间辗转自如,就是因为她听从了这一朴素的原理。

2011年,林伟贞来到大沙头小学,开始了新的办学探索。这是一所在名校包围中的学校,如何突围而出?林伟贞像根雕师傅一般,把学校先仔细地“观察”了一遍。

学校位于珠江边,毗邻繁华的海印电器城,社区资源丰富,功能场室齐全。但进一步发展困难,硬件跟不上发展需要,师资、文化等“软件”也差强人意。

经过一番思考调研,林伟贞带领老师们确立了学校发展的思路:抓亮点,做“拳头产品”。循着这一思路,林伟贞很快就找到了学校发展的新生长点,那就是足球。

足球是当前学校教育热点,而学校恰好毗邻区体校,抓住这一难得的社区资源优势,学校大力推行阳光足球活动和皮划艇活动,并在各种比赛中逐渐崭露头角。时间一长,学校体育特色一下子突显出来,成了响当当的办学名片。

2014年,林伟贞调任旧部前小学担任校长。这是一所百年名校,全国知名小学。如何让其在厚重的沃土上,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林伟贞的选择是“向底蕴学习”,找到老牌名校在新时期新的办学增长点。

“旧部前小学的辉煌,在老广州人心里、在教育界,都有著无可比拟的高度。在这里做校长,只有读懂她,才能在敬畏中更接近它原来的样子,并找到她与新时期的教育期待及教育政策的连接点,进而生发它。”

就这样,林伟贞从全新的教师视角出发,对旧部前小学的品牌展开了寻根之旅。在“养心育人,以和致合”理念引领下,旧部前小学走上了新意生发的品牌创新之路。

几年时间,林伟贞她用她强烈的事业心和坚韧的办学意志,带领师生实现了学校对历史荣耀的超越,无论在改善办学条件,打造和雅校园文化,彰显百年名校品牌,还是在创新教育科研,发展教育信息化,优化教学管理,增强师生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两所学校的成功经验,让林伟贞在接手中星小学后有了厚实的底气。

中星小学是一所年轻而厚重的学校。学校位于广州城区核心地段,旁边就是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学生家长素质高强,许多都有着博士学历。学校师资队伍强大,年龄结构合理,学历结构“豪华”,是一所新兴名校。

面对如此一块珍贵的“根料”,该如何将之雕琢成型呢?林伟贞觉得,既然学校历史负担不重,那就干脆轻装简行,用爱去做平凡事。

学校家长资源丰厚,高学历家长多,林伟贞于是“随物赋形”,大力推行教育创新,开展STEM教育实践。STEM教育强调学习者的兴趣驱动、动手实践、创意创新,推进学科知识融合,在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基础上,力求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

既然是教育创新,林伟贞干脆放手,把课程开发的权利还给老师,把选课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索构建STEM理念下的“星光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收效显著。

如今的中星小学,已经成为因应地域特点,充满科技感的创新型名校。

十数年来,林伟贞虽然历经三所名校的重新启航之旅,但都不是“推倒重来”,而是顺应学校发展态势,在原有基础上“精雕细刻”,让学校焕发出新的光彩。她就如校园里的雕刻师,既雕琢了学校形貌,也雕琢了师生心灵。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极目远眺曾经翻过的重峦叠嶂,闭目回想曾经蹚过的曲折泥泞,林伟贞为自己的努力而欣慰,也为自己的坚韧而鼓舞。教育之路曲折漫长,林伟贞依旧愿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小峰名校办学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捏捏冻耳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朋友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