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二级党团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研究

2018-09-10张清华徐丽苹

高教学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党团组织实施途径核心价值观

张清华 徐丽苹

摘 要: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担负传承先进思想文化、弘扬传播主流价值的神圣职责。在互联网成为高校大学生交流的第二空间的背景下,党团组织如何依托平台,拓展其教育实践途径,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成为大学生的信仰追求与行为养成,是当前高校党务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核心价值观;党团组织;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3-0183-03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the ide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sacred duty of inheriting advanced ideology and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mainstream value of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second spa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how the party and clan organizations rely on the platform to expand thei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eventually make the core valu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become the pursuit of belief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internet; core values and implementation; Party organization; ways of implementation

高校作為大学生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担负传承先进思想文化、传播主流价值的同时,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神圣使命。当前,随着互联网业已成为高校青年学生学习、交流、生活的第二空间,党团组织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拓展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途径,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信仰追求与行为养成,是高校二级党团组织研究的现实课题。

一、高校党团组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高校党团组织其中的一项职责就是引领青年、教育青年,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青年学生能够紧跟党的领导的信心和信念,在党团组织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必须自觉地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引导学生胸怀理想,立志报国,使培养的大学生既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又有崇高的道德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尚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基于党团组织发展的必然需要

高校党团组织作为党委领导下的党团组织,要把时刻紧跟党、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规律是紧密结合的,符合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根据一项调查表明,在当前高校,97.9%的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90%的学生党员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比较了解,并能够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想法。89%的大学生能够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党团组织中,已经成为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的有效载体。

(三)基于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当前,面对市场经济改革转型背景下思想意识、文化形态的多元性,培育主流价值引领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十分重要。从这个意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生动具体地阐述了国家、社会、个人的奋斗目标,告诉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鞭笞的,这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途径。大学生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只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价值准绳,才能在不断实践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引领的有效载体,为大学生获取先进知识信息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不可控性,也使互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政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一)意识形态交锋日趋激烈

不同国家民族群体之间的政治主张、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冲突日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以高校为重点,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争夺青年、争夺未来的竞争愈演愈烈,他们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自己的价值牌、政治牌、文化牌,目的是就是渗透青年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更多青年的追随。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自主判断是非的能力降低,网络形成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文化意识融合、渗透,使得一下西方反华势力借助互联网平,对青年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妄想动摇党的思想基础和执政根基,进而颠覆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网络负面影响日趋显现

由于互联网具有集成性、可复制性、共享性、实时传输性、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特点,其消极影响也正在日益显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污腐化、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也不同程度地渗透校园,一些追求享乐、感官刺激、“性解放”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校园大学生认同甚至模仿的对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也不可避免地会降低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冲淡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坚守道德行为的制高点,引领中国先进思想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思想上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永远跟党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三)传统师生关系格局改变

互联网上的交往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交往,人的性别、年龄、身份等可以被掩盖,人们在交往中更具隐蔽性、虚假性和神秘感,同时也造成网络使用者不易实施有效监督,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在互联网逐步减弱,人际交往的可视性与亲和感大大减少,容易加剧人们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师生关系日渐疏远,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际关系的危机。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教师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部分丧失,尤其是个别教师会出现“老向少学习”的尴尬境地。另外,互联网信息异常庞杂,学生充分自主选择,不再是被“灌输”信息。海量的信息极易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让知识记忆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影响力大大降低。

三、高校党团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是当前的主题,也是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思想引领的主渠道不能丢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舆论主导权、话语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头脑,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探讨通过辩论、主题报告、专家讲坛、爱国主义参访、座谈会、党团校培训、征文、演讲辩论赛、学术沙龙、观看网络视频等形式,使广大党团青年投入到理论学习氛围中来,进一步澄清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模糊错误认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党员中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两学一做常态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在团员中开展“与信仰对话、三走两进”活动,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党团组织要注重挖崛党团工作中的优秀典型,如校园道德模范、大学生品学奖、诚信班级、和谐寝室评选活动,加大典型的宣传和推介,促使大学生的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积极营造守道德、做模范的校园文明氛围。

(二)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能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朴实的文化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之不尽的活水源泉。一方面,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论坛、展览、文艺演出,诠释中国文化的历史脈络、基本精神、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和鲜明特色,厘清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通过举办国学讲座、道德论坛、文化长廊、文化墙、校史馆、名人雕塑等途径,以喜闻乐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传统文化美德深入青年学生的生活与心灵,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道德精神的教化不能弱

把握住校园思想文化的正确方向,使先进文化无时不在影响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加强对高雅文化的支持,自觉抵制低俗文化、腐朽文化,让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融入到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高校教师必须成为核心价值的楷模,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作表率、立标杆,成为全校师生的榜样。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宣传活动,例如在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教室、学生活动场所等显著位置,悬挂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设立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所,举办“书香校园”经典课外阅读活动,高雅音乐进校园,传统艺术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深度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要发挥重要节庆时段的核心价值。例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在入学教育中深入成长成才事迹报告会,毕业生就业先进典型交流会,积极弘扬革命传统红色文化,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纪念活动,因势利导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做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四)网络思政平台不能缺

高校党团组织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占领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交互性特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提升大学生学习探讨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利用学校广播、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媒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宣传平台,另外还要发挥微信、微博和红色、经典网站平台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道德声音,弘扬主流价值,传播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时处处可观可感。

(五)协同育人环节不能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共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要把实践育人工作融入到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按照有关规定,把实践环节纳入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开展以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推动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知心工程”家校联系会、网上家校qq微信群、校友面对面经验报告等多种途径,形成“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实践途径。高校党团组织也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解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难题,激发大学生对高校、社会、国家的热爱之情,引导大学生积极报效社会与国家,塑造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是一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地探讨方法、总结工作、积累经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起来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Z].

[2]习近平在全国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Z].

[3]习近平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重要批示[Z].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

[5]习近平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人民网.

[6]季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EB/OL].人民网.

[7]周婷.基于新媒体传播视角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8(10):157-159.

猜你喜欢

党团组织实施途径核心价值观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宿舍党团组织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初探
新形势下党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思考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