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术作品鉴赏中提高艺术审美力

2018-09-10滕群群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丝路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艺术修养欣赏者

滕群群(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艺术欣赏是沟通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感情通道,没有艺术欣赏就没有艺术的教育作用。一个艺术作品,要是缺乏艺术魅力,不为人们所欣赏,就会失去它的教育意义。要教育观众,首先要尊重观众的欣赏习惯,适用观众的审美要求。卓越的艺术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这样做,齐白石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前,太似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固然指出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也表明了画家十分注意调动观众的艺术欣赏的积极性。太似,艺术与生活一模一样,没有给观众留有想象和联想的余地,使人兴趣索然;不似,离开生活太远,可能使人看不懂,联想和想象也就无从说起。似与不似之间为话的秒境,是非常符合艺术欣赏的规律的。这样,既能为欣赏者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按照自己的理想审美进行再创造提供基础,为再创造留下广阔的天地。

要做好艺术欣赏,单是要求艺术家适用欣赏者审美要求还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欣赏,总是由欣赏主体即欣赏者,与欣赏对象即艺术作品,这两个方面所构成的。艺术欣赏所产生的审美成果,是欣赏者与欣赏对象即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观与客观这两个作为艺术欣赏活动的条件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从欣赏主体来说,要正确地欣赏一个作品,首先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生活经验。当然,也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形象的认识和评价。如果欣赏者与艺术家的思想差距很大,对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缺乏了解,对作品秀难以理解和欣赏。其实,欣赏者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缺乏艺术修养,就难以找到欣赏作品的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艺术修养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要提高艺术修养,需要不断积累审美的经验,靠更多的实践去锻炼。

艺术欣赏既然是一种认识的活动,就遵循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不全面到全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不是由一次就停止,而是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不断循环反复,一次比一次深化,一次比一次得到更多的认识成果。艺术欣赏这种认识活动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现象,并且由于欣赏者的思想水平和生活经验,以及艺术感觉不同,欣赏活动就因人而异。虽然艺术欣赏活动是一个有规律可循、有着不同阶段的认识活动,但是,在具体的欣赏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又是很难截然划分的。在感性阶段,也常常伴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判断等理性活动;在理性认识阶段,又总是离不开具体、个别的艺术形象,始终伴随着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

艺术欣赏成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具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始终饱含着欣赏者的感情。在艺术作品中,欣赏者的感情总是随着作品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艺术家在创作时充满感情,欣赏者在欣赏活动时同样带着感情。

第二,艺术欣赏总是充满着联想和想象。欣赏者对于欣赏对象,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而是进行着能动的积极的再创造。

面对艺术作品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感情记忆,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意愿,通过联想和想象,给作品的形象以补充和丰富,使艺术形象更加地丰富,使它们活起来。总之,通过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下各种现象:静中生动。罗丹在谈到自己审美经验的时候说:当他看到巴黎凯旋门城墙上的群雕《马赛曲》时候,就好像听到了那个展开双翼飞驰过的自由女神。雕塑是静的艺术,只是表面生活中某一瞬间的一个场面,而欣赏者却能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产生出来新的效果。以小见大,人们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身上,看到文艺复兴时期那些既想有所为,又缺乏行动的人文主义者面貌。艺术作品中这种以小见大,从无限到有限,从个别到一半,以及举一反三的现象,都与欣赏者联想和想象有关。以假乱真,画幅上的山水,不过是画家用画笔勾勒渲染出来的形象,并不是真的山水,可是观赏者不仅觉得画中的山水,可望,而且可行、可游、可居的真山水,好像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无中生有,美术作品中的空白、音乐作品中的停顿、文学里的虚写、戏曲舞台上的亮相以及电影里的空镜头等等,能起到无形之相、无声之音、言外之音的作用,但是与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相互联系的。由物及人。有一部分艺术作品并不是直接描写人,如山水花鸟诗画等,这些作品通过物的描写,舒服认得感情。这种人化了的物的形象同样能启发人的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接古今,沟通中外。对于描写古代题材和外国题材的作品,欣赏者也能运用紫的生活经验或者是间接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去思接古今,沟通中外。

第三,艺术欣赏带有主观色彩。艺术欣赏既然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就必然带上再创造的主观色彩。 情人眼里处西施 就是人们对这种什么的主观性的生动说法。欣赏者总是离不开自己的生活敬业和审美的主观性的生动说法。主要表现在:艺术爱好的多样性。由于人们的社会经历、思想意识和审美经验的不同,在社会欣赏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爱好,有人喜欢壮美,有人追求优美,有人喜欢华美,也有人认为朴素为美。这种不同的爱好就会在艺术欣赏中表现出来,使艺术欣赏带有各自不同的主观色彩。单个,个人的爱好,不是固定不变,也不是独一无二,有人爱好比较广泛。无论如何各人的爱好还是有差别的,造成这重重的不同看法,固然与作品本身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由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水平和审美观点的差异。

正因为如此,及时同一个艺术形象,看法也很不相同。人们常说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欣赏者与欣赏对象相互依存,没有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作品,记不清欣赏者的热情,鼓动不起他们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相反,要是缺乏必要的感情和想象力,即使是对着优秀的作品,也得不到应有的艺术享受。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艺术修养欣赏者
留出想象的空白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谈谈鼓师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从对立到联合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