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白水湖大桥设计
2018-09-10蒋蓉蓉
蒋蓉蓉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30)
1 概述
白水湖大桥位于湖北省孝感市,该桥全长为345m,由主桥及东西两侧引桥组成。该桥主桥采用无背索斜拉桥,跨径组合为100 m+35 m=135 m;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梁总宽35 m。
如图1所示,远观白水湖桥倾斜的桥塔,犹如“双龙出水,一飞冲天”般气势恢宏;倾斜、笔直的桥塔给人以刚劲有力、巍峨壮观的感受;白水湖桥主塔塔顶的造型设计采用“龙”的意象,两塔间的横梁上嵌有一颗大型圆珠,整体打造出中国古代建筑雕刻中经常采用的“二龙戏珠”的景观造型,富有建筑美学感。
图1 白水湖大桥效果图
2 设计要点
2.1 主要技术标准
该工程的主要技术标准有:
(1)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50 km/h。
(2)汽车荷载为城-A级;人群荷载为3.6 kN/m2。
(3)抗震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05g。
(4)安全等级:一级。(5)环境类别:Ⅰ类。
(6)设计基准期:100 a。
(7)设计使用年限:100 a。
(8)设计基本风速:25.6 m/s。
(9)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但需考虑游船通行,主跨预留2.5 m净空高度。
2.2 桥梁总体布置
白水湖大桥主桥采用100 m+35 m=135 m的无背索斜拉桥,塔、墩、梁固结体系,双索面竖琴形布置。引桥采用交通部30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变连续小箱梁。
白水湖规划河口宽约265 m,由于现状河口较宽(约400 m),为避免大量填湖,实施蓝线宽约320 m,桥梁总长按照345 m布置,其中西侧引桥跨径组合为4×30 m=120 m,东侧引桥跨径组合为3×30 m=90 m(见图 2)。
桥梁横断面布置:0.3 m(栏杆)+3.2 m(人行道)+3.5 m(非机动车道)+3 m(机非分隔带)+15 m(机动车道)+3 m(机非分隔带)+3.5 m(非机动车道)+3.2 m(人行道)+0.3 m(栏杆)=35 m(由南向北)(见图 3)。
2.3 桥梁结构设计
2.3.1 主梁
图2 主桥立面布置图(单位:mm)
主梁采用全钢、全焊接、正交异性桥面板的纵横梁格体系。梁高为2.4m(最高处),梁宽为35m。为了充分发挥主梁全截面的材料受力性能,除按常规在主梁两侧拉索区布置双主梁外,在桥轴线上增设一道主梁,全桥为三根纵梁,梁距为9.25m。顺桥向每隔4 m设置一道中横梁(纵梁之间)与外挑悬臂横梁(纵梁之外),近桥塔处因塔梁固结的需要,将纵梁下翼缘联成整体,形成闭合箱梁,提高其整体抗弯、扭能力。
2.3.2 主塔
主塔采用钢箱结构作为主要受力结构,箱内填充混凝土作为平衡重,同时通过焊钉等与钢结构结合成一体,部分参与结构整体受力。主塔两根塔柱平行布置,间距18.5 m。塔柱顺桥向倾角为58°。两根塔柱之间设置圆管形刚横梁,横梁钢管直径为2m。塔柱顺桥向宽度为4.5 m(塔顶)~9.0m(塔底),横桥向宽度为2.25 m。桥面上塔高85.8 m(铅垂方向)。主塔塔壁钢板厚度为20~30 mm,横隔板厚度为12 mm。
2.3.3 斜拉索
斜拉索采用双索面竖琴形布置,全桥共10对拉索,水平夹角28°。斜拉索采用整束预制、现场安装的平行镀锌高强钢丝斜拉索结构。斜拉索索体防护采用热挤双层HDPE护套,主梁拉索锚固方式为板拉式,塔上设拉索张拉端。
2.3.4 主桥下部结构
主桥塔、梁与主墩固结,塔(钢结构)与墩(混凝土结构)结合段位于主梁下侧,采用将主塔下端钢结构埋入墩身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方式。埋入段钢结构内外两侧均设置剪力钉,以确保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结合牢靠。墩身内设置竖向预应力钢束,钢束采用单端张拉,张拉端设于主梁顶板上方,P锚端设于承台内。墩身截面为八边形,纵桥向宽度为11.5~14 m,横桥向宽度为3.04~5.24 m,墩身高度为6.68 m。
主墩采用矩形承台,两个承台间采用系梁连接。每个承台厚度为4 m,纵桥向宽度为19 m,横桥向宽度为11 m。为减小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不利影响,承台内设置冷却管。
2.3.5 引桥结构
引桥采用交通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变连续小箱梁。跨径为30 m,梁高为1 600 mm。
2.4 主桥施工方案
主桥无背索斜拉桥采用“先梁后塔”的施工方法,即采用支架法先完成主梁的施工架设,再逐节安装塔节段,并张拉相应的斜拉索,最后施工桥面及附属结构,完成主桥施工。
3 主桥结构受力分析
无背索斜拉桥结构新颖、受力复杂,其受力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在无背索斜拉桥中,由斜拉索产生的水平力在塔根部需与斜塔的水平分力相平衡,同时需要依靠塔柱的倾斜来平衡桥面的恒载及活载,尤其是塔、墩、梁固结的节点区域,需承受巨大的轴力、剪力、弯矩及扭矩的共同作用。以下是白水湖大桥主桥的主要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
3.1 计算模型
图3 主桥横断面布置图(单位:mm)
白水湖大桥主桥整体计算采用MIDAS/Civil 2012有限元分析软件。其中塔与梁采用空间梁单元;斜拉索采用桁架单元,并根据Ernst公式考虑拉索垂度影响下的弹模修正。有限元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计算模型
3.2 成桥阶段静力计算
在无背索斜拉桥的设计中,首先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成桥状态,即通过索力、主塔自重等参数的调节,使结构受力满足某种理想状态。该桥的成桥状态控制目标主要选择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主梁弯矩,尽量减小主梁弯矩,并且使主梁在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分布接近刚性支承连续梁。
(2)控制主塔弯矩,尽量减小塔内弯矩。(3)控制拉索索力,使拉索索力分布较为均匀。(4)控制边墩支座反力,确保其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不出现负反力。
3.2.1 结构内力计算
根据既定的成桥状态控制目标,利用MIDAS/Civil的未知荷载系数功能求出成桥索力,再利用影响矩阵法对索力进行微调,最终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成桥受力状态。主要内力计算结果如图5~图7所示。
图5 恒载作用下弯矩分布图
图6 运营阶段最不利组合弯矩包络图
图7 成桥索力分布
根据内力计算结果,主梁在恒载作用下弯矩很小,并且接近刚性支承梁的弯矩分布;主塔在恒载作用下弯矩不大,塔底留有一定负弯矩,用以部分抵消运营阶段活载对塔产生的正弯矩;拉索索力分布较为均匀;边墩支点不出现负反力且有一定安全储备。由此可见,成桥受力状态控制较为合理。
3.2.2 结构应力计算
主桥在塔、梁钢结构运营阶段主要应力计算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运营阶段塔、梁应力包络图
根据应力计算结果,主梁和主塔钢结构的最大应力为174 MPa,结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拉索的最大拉应力为641 MPa,最小拉应力为479 MPa。最大拉应力满足不大于0.4 fpk=708 MPa,应力幅为162 MPa,拉索受力满足规范要求。
3.2.3 结构刚度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恒载作用下,斜拉桥总体变形较小。在汽车和人群荷载的作用下,主梁的挠度为0.17 m,满足《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JTG/T D65-01—2007)中不大于L/400=0.25 m的要求,结构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3.3 施工阶段静力计算
在确定合理成桥状态之后,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步骤,最终实现成桥合理的内力状态。该桥无背索斜拉桥采用“先梁后塔”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过程如图9所示。
施工过程分析采用倒拆法分析各个施工阶段的结构受力状态,再根据倒拆得到的斜拉索初拉力进行正装分析,并对倒拆法得到的结果进行验证。
图9 施工过程示意图
根据施工过程倒拆的计算结果,各施工阶段钢结构最大应力为155 MPa,结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施工过程正装计算结果,正装计算得到的成桥索力与倒拆的初始阶段拉索索力比较接近,误差在1%以内,施工阶段分析结果可信。图10为倒拆与正装的成桥阶段索力比较。
图10 倒拆与正装的成桥阶段索力比较
3.4 结构稳定性计算
对主桥成桥后运营阶段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主桥无背索斜拉桥第一阶屈曲模态为塔横向弯曲,临界荷载系数为5.6,稳定系数大于4,满足规范要求(见图11)。
3.5 结构抗震计算
图11 第一阶屈曲模态
该工程桥址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05g。对主桥结构空间计算模型按E1和E2设防水准进行反应谱分析,验算结构的抗震性能。
根据验算结果,在E1、E2地震作用下,塔、梁等钢结构主要构件均在弹性范围内工作,下部结构及桩基强度均能满足要求。
3.6 结构抗风计算
桥址处的设计风速取25.6 m/s,根据计算成桥状态的颤振检验风速 [vcr]=41.8 m/s,扭转基频为0.51 Hz,颤振临界风速vcr=114 m/s。成桥状态的颤振临界风速远大于颤振检验风速,抗风稳定性满足要求。
4 结语
无背索斜拉桥结构受力相较传统的斜拉桥更为复杂,且由于桥塔倾斜的缘故,施工难度较大;但因其优美而独特的景观效果,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工程界的应用。本文以湖北孝感白水湖大桥为背景,简单阐述了该桥的结构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