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教学为例

2018-09-10李培如

新课程(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钩码测力计拉力

李培如

(中山市东凤镇第二中学,广东 中山)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处理该实验的方案各不相同,有些教材使用卡片、木块、小车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物体施力有些是采用悬空的方式利用弹簧测力计拉,有些是利用钩码来施力;有些教材利用旋转的方式来改变力的作用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些教材将物体剪成两部分来研究是否同一个物体。每种教材都是列举实验步骤,学生按部就班,只要完成所列举的实验步骤就能得到实验结论,探究也就完成了。学生对于实验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对象,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实验步骤,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实验方法等,都不知所然,谈不上理解实验。学生没有机会思考,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能否采用另一种方法来进行。由于为了实验而实验,没有思考和挖掘实验过程中蕴藏的物理知识、物理方法,所以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都没有得到提高,对后期的知识学习和运用形成隐形的障碍。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对这个探究的过程加以改进,期望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在每个环节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除了知道如何做实验,也要懂得为什么这样操作,发散思维思考实验还能怎样做。

我提供实验器材:钩码若干、带钩木块、带钩小车、卡片、弹簧测力计两个、两端带滑轮的长木板一个、玻璃板一个、铁架台两个、滑轮两个。

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实验中,我们选择哪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2)我们采用何种方式对研究对象施加两个力?(3)由于存在多个可能的影响因素,我们如何只“破坏”其中一个因素?

学生首先想到的研究对象就是钩码,选择弹簧测力计施力。

图1

图2

图3

师:如何呈现研究对象是处于平衡状态呢?

生:当把两个50 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时,如图1,可以发现拉力F=1 N,根据公式G=mg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重力也是1 N,所以F=G时物体可以处于平衡状态之静止状态。

师:你准备如何破坏两个力大小相等呢?

生:当用手向下拉钩码,如图2,使F≠G时松手,钩码会向上运动,不能平衡;当向上用手托住钩码,如图3,使F≠G时松手,钩码会向下运动,不能平衡。

学生用熟悉的两个器材钩码和弹簧测力计,通过读拉力和计算重力的方法得出F=G时,物体可以平衡的结论。而要“破坏”“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一条件时,分析重力大小不能改变,只能通过用手拉或者托钩码的方法来改变拉力F的大小,使之与G不相等,同时保证了这两个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多好的思路呀!

图4

图5

师:如何只破坏两个力方向相反这一条件呢?

生:保证两个力的大小不变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好像很难做到!

师:你认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钩码的重力,哪一个容易改变力的方向?

生:当然是拉力。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师:那我们如何改变拉力的方向,同时要保证拉力与重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生:哦,我明白了!应该将拉力的方向改为向下。

学生倒转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钩码,如图4所示。

师:如何只破坏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一条件?

生:斜着拉钩码,拉力就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了。

师:如果这样操作,除了不在同一直线上,还有其他条件发生改变吗?

生:还有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不能满足两个力的方向相反的条件了。

学生经过分析,认为重力无法改变方向,拉力F必须竖直向上且作用线不能通过重心,只有这两个力平行这种可能。学生提出可以用如图5所示方案实验。将钩码打横,用手拉住钩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N,松手后钩码不能平衡。

到这里为止,探究实验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也可以得出实验结论了。但我继续引导学生:这只是研究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平衡,能否设计出验证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平衡也需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呢?

学生利用原先器材,改为水平方向施力后,发觉对钩码施力不方便,于是学生提出用带钩木块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在“破坏”“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一条件时,发现F1=1.7 N,F2=2.3 N时木块也能静止,如图6。

图6

师:两边的力大小不相等,但物体也能保持静止状态,那是不是力的大小不影响物体的平衡?

生:两个力大小不等,它们的作用效果不同,抵消1.7 N后,木块还受到0.6 N向左边的拉力,所以物体应当向左边运动。

师:为什么不向右边运动,反而保持静止状态?

生:说明有一个向左作用的力阻碍物体运动。对了,这个力应该是摩擦力,是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说明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找到问题所在,那如何减小摩擦力呢?有些学生提出换用小车为研究对象或换用玻璃板来代替长木板,最后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更小,所以换用小车为研究对象。实际上,这种改变还是存在问题,但老师没有点明,让学生继续探究,延续自己的思路,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顿悟”。

当用小车代替木块在破坏“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发现旋转角度小的话小车也会静止,或虽然扭转角度大时,小车不能平衡但也不能回到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的状态。如图7。

图7

师:不在同一直线上也能平衡,是不是之前的实验结论都是错误的?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扭过小车后,轮子在木板上横向移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又变成滑动摩擦,摩擦力太大,影响实验结果。

师:那有什么方法进一步减小摩擦呢?能不能“消除”摩力?

生:改变接触面,用玻璃杯替代木板。

师:那也只能减小摩擦,因为两个物体还是相互接触。大家能否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思考?

生:对,把小车与木板分离。

于是有学生提出悬挂小车,发现很难让小车在两个“等大、反向、共线”力的作用下平衡,学生分析是小车重力太大,于是自然提出用卡片来代替小车。

当学生用卡片作为研究对象,用弹簧测力计来施加拉力时,无论如何都难以做到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就算学生采用另一种施力方式:一个弹簧测力计不用力,另一个弹簧测力计用力拉,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还是相等。偶尔出现两个力不相等,也只是暂态的,很难看清楚。

师: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生:原因可能是这两个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师:那又如何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呢?

经过分析学生认为应该用钩码来拉卡片,这样就可以通过增减钩码使两边的拉力大小不相等了。

师:使用钩码给卡片施力,那钩码又是如何产生水平拉力的效果呢?

生:改变力的方向。

师:如何改变?钩码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

生:一端水平拉着卡片,挂钩码的一端下垂,相互成90°。

师:何种方式能让这条细线改变方向,成90°?

这样,虽然定滑轮的知识还没学习,但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明白定滑轮的作用,从而将卡片悬挂在带滑轮的长木板上进行实验,如图8。

图8

师:在水平的方向上进行实验,可观性不强,大家能否将这个实验改成在竖直的平面上进行呢?

生:将木板竖起来不是可以了吗?

师:大家看,这样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吗?滑轮失去了作用。

生:那利用两个铁架台,把滑轮吊起来,再通过绳子把卡片挂上,就可以悬空在竖直平面上实验了。

又是一个神来之笔,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完善实验,效果越来越好,越来越接近“目标”!

在用卡片设计实验过程中,还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只“破坏”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一条件呢?

生1:将卡片向下拉,然后松手。

生2:那不行,两个力的方向不是相反了。应该扭转卡片。

师:扭转卡片,要扭转到什么程度?

生:扭到两条绳子平行就行。

同学提出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只有是平行关系,如图9,学生在之前的实验基础上容易解决问题。

图9

图10

师:但同学们思考,是不是将卡片扭转90°,两个拉力就一定平行?

学生经老师的提醒,发觉两个定滑轮的高度一样,扭转卡片后,两条绳子是斜着平行的,不是在水平方向上平行。

生:把定滑轮的高度调整一边高,一边低,两者的高度差为卡片的高度。

以上探究的是物体在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上的平衡,利用调整滑轮的高度后的装置,也恰好向学生验证了斜的一直线上,同样满足平衡的条件。

科学探究是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无论是国家课程标准,还是新近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反复强调了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貌似简单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认知资源,值得更深入地科学探究。层层深入、不断修正,这恰恰反映了科学探究的本质。

什么样的知识适合探究、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如何探究方案中的逻辑关系等,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教给学生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不仅要知道实验怎么做,也应该了解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应该去思考该实验还可以怎么做,这些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钩码测力计拉力
例谈极值法的应用
例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改进反思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