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生在探究式实验中提出物理问题能力的研究

2018-09-10韩雪姣

新课程(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生会灯泡现象

韩雪姣

(大连博思中学,辽宁 大连)

一、存在的障碍

通过对本校初二、初三600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整理以及对本校物理教师的访问和本人的教学感受发现,初中生在探究式实验过程中提出物理问题时存在的障碍包括:

二、克服障碍的途径及策略

1.转变师生观念,创建民主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提问、去探索、去质疑。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而且教师要对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加以肯定,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低层次还是不科学、无逻辑,只要让学生知道敢问就是好的。如果整个班级都在提问的气氛之中的话,就算最胆怯的学生也想努力试一试。教师要明白只有一次一次地大胆尝试才能让学生充满信心,才能对提出的物理问题产生教师预期的效果。

2.透视物理生活,培养观察深度

物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理源于生活,同时生活透视着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生才能源源不断提出有意义的物理问题。例如,人为什么能够向前走?为什么用菜刀切菜会很容易呢?为什么菜刀的刀片很薄很锋利?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提出更深刻的问题。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运用想象力提出问题。例如,学完了声音之后,学生会提问声音如果消失我们的世界会怎么样?

3.阅读物理读物,深化理论知识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物理知识是有限的,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外阅读科学书籍或者电视节目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深化理论知识。例如,《加油向未来》这个科学实验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提出科学严谨的物理问题。

4.分析现象成因,锻炼思维品质

无论是通过实验还是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要培养学生发现现象之后,去透过现象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多问为什么。经过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想的面会越来越宽广,看得会越来越透彻。例如,当看到身边的东西掉落后都会落向地面。通过这个现象学生要思考为什么掉落的物体会向下落?物体是不是受到了某个力的作用呢?经过一系列的逻辑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资深人士获得答案。这样的过程会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将来遇到问题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锻炼对学生提出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

5.创设物理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有了问题意识才能转化为可研究的问题。创设物理情境就是给学生具有刺激性的物理信息。例如,给学生呈现立体式的图片、录像,无需讲解的趣味实验、研究性试验代替验证性试验,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交流的科学态度。

6.教师故作不知,调动好奇欲望

在课堂上,当发现实验现象时,教师故作不知,问学生这是怎么回事,以前怎么没有见过,然后学生会非常积极努力地思考,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一直崇拜的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他们非常愿意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猜想出了现象背后的本质时,便会提出科学的探究问题,教师正好顺势让学生继续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当经过这样不断的训练之后,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实验能力大大提高。

7.教师耐心聆听,锻炼语言表达

当学生发现问题后,主动提出问题时,可能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科学、不严谨、低层次,但是教师要耐心聆听,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要给学生足够长的时间思考和组织语言。不要学生回答、提出问题时慢慢悠悠就批评,或者就换其他人,这样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可能得到锻炼。例如,测量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电压改变时灯泡亮度也改变,于是提出问题:电压与灯泡的亮度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引导谁两端的电压,学生说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那灯泡亮度不同是为什么,学生说因为流过灯泡的电流不同。教师可以问那我们应该探究什么问题呢,学生会说探究小灯泡两端电压和流过灯泡的电流之间的关系,锻炼孩子思维的同时锻炼语言表达的准确。

猜你喜欢

学生会灯泡现象
“灯泡”诞生记
灯泡创意秀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