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式保护路径研究①
2018-09-10沈阳工学院教学管理部陈海源
沈阳工学院教学管理部 陈海源
1 抚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式保护环境分析
1.1 抚顺经济现状
为了推动抚顺经济增长、生态质量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抚顺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城市人民关注“资源消耗量低,带动系数大,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业,将其作为城市的转型战略支柱产业与战略切入口,将建设旅游文化名城作为目标,促进以政府为主导,项目建设为核心,通过改革和创新驱动,开拓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道路。
旅游产业地位实现从“国民经济的边缘产业”向“牵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2003—2015年,抚顺旅游总收入从相当于同年GDP的3.36%跃升到相当于同年GDP的8.35%。抚顺市委、市政府明确抚顺旅游型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定位——把旅游业作为由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支柱产业和战略切入点。
1.2 抚顺旅游市场现状
抚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文化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抚顺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旅游工作连续两年内在全省被评为综合第一,不单单实现了数量上的突破,并且实现了质的飞跃。10年前,抚顺市旅游行业收入为21.5亿元,游客人数仅仅不到300万人次,2013年抚顺市旅游行业收入已达到340.8亿美元,游客人数远远超过3000万,基本形成了清前史迹游览区,满族民俗,红色印记,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休闲、娱乐等六大特殊的旅游品牌和匹配的精品旅游路线,主要是扩大沈阳及其周边城市的旅游市场和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山东和其他地区旅游市场。如今,已有500多家境外旅行社在经营抚顺旅游线路。
现如今,抚顺旅游行业从“国民经济行业的边缘”转变为“有影响力的转型城市战略支柱产业”、从“旅游系统机制”转变为“有为政府”、从“单一游览型”的旅游产品转变为“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旅游市场从“本地客户”转变为“区域旅游”、旅游开发环境从“优惠政策”转变为“全面优化”,抚顺旅游行业的开发环境全面优化,旅游行业已具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多样元素。
1.3 人口环境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百姓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国内旅游和境外旅游,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随着国内大众休闲旅游时代的来临以及未来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国内消费者的旅游行为将更趋理性、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将更趋平衡。未来国内旅游市场将进入多元化、特色化、休闲化的时代。
1.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下,原始的农业文明结构下的文化生态快速分裂了。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多姿多彩,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己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的需求。由于抚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抚顺地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加之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抚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需求量并未下降,但相关产品质量却下降很多。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化、工业化都在迅速发展,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将很快融化,其他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抚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全球一体化和文化本土化已经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识,人类的不同文化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共同构建人类的精神家园。抚顺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涉及各类民俗文化。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被忽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被摧毁或消失的危险。例如缺乏传承人的口头民俗文化遗产,民族歌舞在舞台表演艺术上只能欣赏,民间工艺将会衰落,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传承,民族独特的服饰配饰已被现代时尚首饰品所取代等。这意味着当务之急就是保护抚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保护屈指可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1.5 消费者分析
抚顺市作为辽宁省唯一发展旅游产业试点城市,紧抓有利机遇,借势扬帆,先行先试,以改革创新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逐渐形成满族风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工业旅游等六大旅游产业链。
抚顺市把旅游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突破口,逐渐实现了“五大转变”:一是旅游行业从“国民经济行业的边缘”转变为“有影响力的转型城市战略支柱产业”;二是从“旅游系统机制”转变为“有为政府”;三是从“单一游览型”的旅游产品转变为“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四是旅游市场从“本地客户”转变为“区域旅游”;五是旅游开发环境从“优惠政策”转变为“全面优化”。我国旅游行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行意愿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因此,在此时推广抚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到抚顺,感受别样的满族文化风情旅游胜地。
2 加快推进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式保护路径
2004年8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央政府还提议“支持保护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杰出的民间艺术,支持贫困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抚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呈现出“大好”的情势,政府和普通民众的保护意识正在觉醒。
2.1 抚顺应加大对国家级非遗的宣传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公众了解抚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电视媒体以及网络,因此政府可以在电视上播放广告,或在网络上发放视频广告,以此来提高抚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认知度。
2.2 进一步完善国家级非遗保护政策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的问题47%的被调查者认为人们的意识不够,91%的人认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68%的人认为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冲突,78%的人认为是缺乏资金,56%的人认为传承人老龄化,因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2.3 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加强民众参与度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民众保护意识不够,因此政府应该举办一些知识竞赛,或者在遗产日举办一些活动,以此来提高民众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民众参与度。
相关政府部门要适时开展相关主题文化活动,宣传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保护。成立相关组织部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融入到群众社区文化中去。汇集文化专业人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抚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音乐、传统文化、民俗表演等重新编排整理,通过文化下乡、广场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发扬。
2.4 加快抚顺国家级非遗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抚顺居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政府可以在高速公路放置关于抚顺国家级给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告牌,或在飞机上发放关于抚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册等,在这些都是人流量比较大的地区宣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文化遗产日举办一些活动,以此来宣传抚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5 利用国家级非遗与教育创新传承的保护形式
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树立保护意识,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认识。由于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从而培养良好的保护意识的最佳途径是加强教育。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融入到学校的乡土教材中去。要尽快组织专家,把抚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成长久保存的文字、音像资料,编入中小学的乡土教材,如满族民谣满语歌曲等,通过孩子们的诵读,口口相传。传统艺术纳入他们的教学计划中,也可以作为抚顺中学教学课中的一个专题,让他们从中汲取艺术的灵感,从而把抚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2.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政府可以采用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采用一种新的形式来传承文化,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公众购买非遗纪念品的地点更倾向于景区,因此可以去景区附近售卖明信片以及有票等,以此来宣传抚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7 开启抚顺国家级非遗生产式保护新模式
政府开启抚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式保护新模式,生产式保护就是利用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转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实行生产式保护的同时,我们对这些企业的营销方式采取传统营销方式和一些新型营销方式。
传统营销方式则包括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四个方面,首先就是在产品方面,则包括新产品开发,以及产品包装等。
(1)产品策略。产品方面,主要是指企业以向目标市场提供各种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有形和无形产品的方式来实现其营销目标。其中包括各种可控因素的组合和应用,如品种、质量、规格、包装、图案、特征、商标、品牌及与产品相关的各种服务措施。
为了适应抚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环境和企业资源的情况,企业可以调整抚顺的非物质文化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深度、黏度,以达到优化产品组合的目的。扩大产品组合的宽度,在原产品组合中增加一个或几个产品大类,扩大企业产品经营范围。当企业预测现有产品的主要类别在未来的销售中利润可能下降一段时间时,应该考虑在现有产品组合中添加新产品类别,同时有后劲的产品类别或可加强。
(2)价格策略。根据市场定位的不同,可设定不同的价格,产品的定价是基于企业的品牌战略和品牌价值。文化的传承更可以说是无价。但根据调查问卷可分析出来居民更倾向于较低的产品消费,这与抚顺居民的月收入有直接原因。但也有较少数居民表示产品符合心意,价格无所谓。所以对于产品的价格要依据产品的价值和意义定价。另外可以在遗产文化节进行半价销售,同时,还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宣传力度大。效果好,就可以带动经济更好的发展。
在价格方面,企业选择一种能够通过顾客需求的测量和成本分析来吸引顾客并实现营销组合的策略。物流企业的成本相对复杂,包括包装、仓储、运输等方面。因此定价策略的确定必须基于科学研究,通过实际经验的判断,在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二者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对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水平为基准,根据市场变化,敏捷反馈,客观的卖方和买方之间共同决定。
(3)促销策略。促销方面,运用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产品营销方式实现它的营销目标,包括使用广告宣传、个人销售、业务推广、公共关系等可控因素与之相结合。
(4)渠道策略。非物质文化传承渠道有很多,它包括口述传统、传统民间表演艺术、特定的主题活动及仪式、民间传统知识、与自然和宇宙有关的传统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针对抚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渠道有很多,不仅仅是对子孙的言传身教,还可以将相关文化遗产形式进行视频,文献记录。同时可以增加网络的宣传力度,制作电子杂志,开展多渠道保护。
渠道策略是整个营销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有着关键意义。它对经营至关重要。随着市场的发展进入崭新阶段,企业的营销渠道不断变化,旧的渠道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形势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刘禄山.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路径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2] 蒋多,杨矞.生产性保护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化的路径与对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3] 张青仁.在社会变迁中重构公共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与保护路径的再思考——基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案例观照[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4] 唐娟,漆亚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路径探析——以百色市民族传统手工艺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