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逻辑、模式与实践
2018-09-10张海生吴朝平蔡宗模杨慷慨
■张海生 吴朝平 蔡宗模 杨慷慨
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编辑部,重庆市永川区红河大道319号 402160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算法+”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报刊业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纸媒报刊的现代化转型成为必然。《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认为,2017年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正在突破瓶颈期,进入深度融合、多元发展、不断升级的新阶段——由简单的相加式转型升级到深度相融相生模式。移动优先、算法推送、内容厨房和智能革命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四大亮点[1]。学术期刊的反应虽然没有报纸那样敏锐、迅速,但可以预测,媒体融合发展势在必行。而且,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术期刊尤其是新创办的学术期刊,要想保证学术信息和学术资源快速且广泛的传播,持续扩大学术影响力,关键在于通过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构筑先发优势,抢占学术制高点。
目前,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多采用独立创建期刊网站、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电子杂志[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网页]、QQ交流群、微信公众服务(订阅)号、微博、微信讨论群等方式加以推进,但融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6000多种学术期刊中,已开通微信公众服务(订阅)号的学术期刊仅1000多种,自主开发App的期刊仅有35种,开通微博的期刊数量不足400种,且受关注度较低[2]。同时,学术期刊跨媒体经营的现状令人堪忧,除了极少数学术期刊外,大部分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仍处于条块分割、壁垒纵横的起步阶段[3],新媒介所呈现内容也基本上是纸刊内容的“翻版”,很多微博也处于“僵尸”状态[4]。由此可见,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当下的任务就是要明确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逻辑,构建适合于学术期刊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走内容生产、知识供给、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相结合的新型融合之路。
作为高等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重庆高教研究》自2013年创刊就顺应媒体融合的大势,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刊物学术信息和资源的快速传播[5],如创建期刊官方网站、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微信公众订阅号等。同时,还主动探索与发展成熟的第三方平台的媒体融合模式,融声、视、音、图、文等媒体格式于一体,不断创新新媒体呈现方式,以多种媒体格式适应移动互联网下不同个体的差异需求。这些媒体融合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重庆高教研究》鲜明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新模式。该模式不仅促进了《重庆高教研究》在学界、社会的快速和广泛传播,在短时期内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和学界声誉,而且还构筑了“作者—读者—编者—审稿专家”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无障碍的实时交互机制,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1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逻辑
与传统的单向度学术传播逻辑不同(图1),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将纸质期刊数字化、网络化,而是借助新媒体服务平台促进学术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探索学术期刊内容生产、知识供给、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的深度融合之道,构建学术期刊媒体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和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如此,基于学术议题的内容生产、基于多媒体呈现的知识供给、基于智能革命的定点推送以及基于用户体验的差异服务就构成了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逻辑。其中,内容生产是基础,知识供给是关键,依托智能革命的定点推送是手段,差异服务是目的,四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共同构成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开放交互网络生态系统。众所周知,坚持以内容为王的学术生产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6]。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学术的宣传和推广也至关重要,必须积极运用科技和平台的力量,实现学术内容的多媒体呈现、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图2)。而知识供给、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又反过来为学术内容的再生产与精准传播提供了市场动力和技术支持。
图1 学术期刊单向度的传播逻辑
图2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逻辑
1.1 基于学术议题的内容生产
相对于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而言,学术期刊的知识生产排在首位。学术期刊应该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密切关照现实,积极引导学术圈围绕国家战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基本理论等议题展开充分研讨,使刊物关注的学术议题与现实问题相呼应。学术议题的内容生产路径并不是唯一的,本研究着重强调2种途径。(1)基于学术议题的内容生产。学术生态圈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编辑、读者、作者、审稿专家等)围绕学术议题进行内容生产,并就学术议题进行充分互动、交流和沟通,从而形成良性的交互机制,为组约专题稿件提供便利,也为媒体融合的内容生产提供有效素材。(2)用户对学术议题的内容再生产。通过不同用户的点赞、评论、投票、转发等形式,建立学术议题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并从中发现新的学术议题,或针对某一学术议题进行深入挖掘和再生产。
1.2 基于多媒体呈现的知识供给
如果内容生产是前提和基础,那知识供给就是关键。基于多媒体呈现的知识供给是实现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重要保障。(1)学术议题的知识供给,即相关学术利益主体对学术重点、热点和前沿问题要有敏锐性,及时捕捉并预测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通过组织学术议题的内容生产和再生产,为知识供给和移动优先的有效实现提供内容素材,从而抢占学术热点内容的优先刊发权,占领学术制高点。(2)编辑部应借助内容生产平台促进学术内容的多媒体呈现。①多种媒体平台的线上、线下即时推送,包括期刊网络采编系统、App客户端、微信公众服务(订阅)号、第三方平台等;②多种数据格式的内容生产,包括传统数据格式(如PDF、Word、txt等)和新媒体格式(如HTML、微视、图片、语音等);③其他形态的新型出版形式,如数据论文、增强出版、网络首发、语义出版、域出版等;④以“圈子”为直观特征的群体传播[7],尤其是学术会议的网络直播日益成为实现媒体融合的有效路径。这就为学术信息的群体推送和定点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
1.3 基于智能革命的定点推送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算法+”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学术期刊也积极谋求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但与新闻报纸和图书领域相比,学术期刊动作迟缓,多数期刊仍处于观望状态。例如:新闻报纸领域和图书出版业已经开始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问题[8-10];科技期刊也积极探索在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中实现从双盲服务到阳光服务的知识服务创新路径[11]。事实上,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关键在于智能革命,尤其是要通过人工智能推动媒体融合,瞄准技术最前沿。人工智能在提高信息服务效率与质量、增强用户的信息认知与感官体验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传感器技术有助于优化学术信息的采集环节,智能机器人提高了学术信息的编辑制作效率,内容推送环节人工智能的算法更符合用户口味[12]。研究也表明,大数据和智能化是媒体融合的未来[13-14],大数据的应用有效推进了媒体融合的进程[15]。因此,必须坚持以技术和智能革命驱动融媒体内容创新[16],从而提高新闻舆论/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1.4 基于用户体验的差异服务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以受众思维为主导的信息供给模式并未充分考虑用户主体的个体需求差异,大多数融合仅限于原稿信息的数字化呈现。这容易带来以下几个问题:(1)学术信息冗长,造成有效学术信息提取困难,不符合移动互联网知识碎片化的要求;(2)简单的数字化呈现,没有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差异,忽略了个体的个性化需求;(3)融媒体时代的读者更加注重视觉体验,纸质期刊的简单数字化再现易造成用户的审美疲劳,间接影响用户体验,降低用户黏度。这就凸显了学术信息供给侧与用户需求侧之间的矛盾。要想破解这对矛盾,就必须转变媒体融合思路,坚持用户思维导向,重构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即在大数据、“算法+”等新兴技术的支持和服务下,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也包括知识生产平台),主动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身份信息、使用场景、行为规律和阅读偏好,改变以往媒体推送什么、受众就阅读什么的做法,从用户的视角、爱好、习惯出发,了解受众需求,为用户提供时间和空间双向增值服务——以大数据记录并预测用户需求时段和阅读偏好,以定位遥感等技术分析用户移动终端(设备)的空间移动轨迹。只有不断创新服务用户的内容和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服务的精准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极大地改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度[17]。
2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模式建构
根据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逻辑,建构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学术期刊+移动互联网+服务”模式。该模式围绕学术议题进行内容生产,通过学术信息的多媒体呈现,融合内容生产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不同用户主体,构筑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开放交互网络生态系统。如此,就形成了学术期刊“一个系统、两大节点、一种机制”的媒体融合“121”模式。其中:一个系统是指学术网络生态系统;两大节点主要指两个平台节点和多个用户节点;一种机制是指学术网络生态系统中各节点围绕知识生产和信息共享构成的交互关系(图3)。
图3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121”模式
2.1 一个系统:学术网络生态系统
学术网络生态系统改变了传统学术期刊单向度传播的模式,所有用户均围绕学术议题进行内容生产。同时,编辑部依托信息共享平台将各种数据格式的内容进行及时推送和差异服务,由此形成了平台和用户两个网络节点,且各网络节点之间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关系。因此,学术议题的内容生产和学术传播都打破了传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互模式而走向了多对多的开放交互模式,推动学术内容在全球网络中以指数级的速度进行多级生产和广泛传播。
学术生态网络系统的功能发挥得益于学术圈相关利益主体积极围绕学术议题进行知识生产,也得益于不同用户主体对信息共享平台推送的各种信息进行评价与反馈。当然,该网络生态系统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有2个具体功能:(1)用户通过点赞、阅读、评论、转发、投票等多种方式留下的数据资料,为新的学术热点和学术议题的产生提供了有效素材;(2)借助智能革命尤其是大数据、“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来记录、分析并揭示不同用户主体的行为习惯、日常表现和阅读偏好,为信息的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2.2 两大节点:两个平台和多个用户主体
在学术网络生态系统中,平台和用户作为两大网络节点,在学术期刊媒体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首先,平台和用户将内容生产、知识供给、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相互融合,构成一个开放交互的学术网络生态系统。其次,就本质而言,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所有过程均需要围绕服务用户进行,而精准服务用户和提高用户体验黏度又必须依托智能革命通过平台抓取用户信息。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的用户特指学术生态圈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作者、读者、编者和审稿专家等;平台主要有内容生产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
2.2.1 内容生产平台
内容生产平台由内容加工和内容呈现两个部分构成。内容加工包括两个方面:(1)对学术生态圈利益相关者围绕学术议题而产生的内容进行多级加工;(2)对用户基于信息共享平台而产生的新内容进行再加工和整理。内容呈现是内容加工的后续环节,它侧重于将加工好的学术内容以多种数据格式进行多媒体呈现,以适应信息共享平台各种媒介与平台对数据格式和内容类型的差异需求。
2.2.2 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共享平台主要包括App客户端、QQ群、微信讨论群、微信公众服务(订阅)号、期刊网络采编平台、编辑部网站、OA网页、期刊数据库、开放知识库、第三方平台等。如此,信息共享平台既保留了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又特别强调了现代新媒体的传播效应,将新旧媒体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同时,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使得学术信息实现了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传播速度的及时化和传播效果的可视化,也为用户信息的充分挖掘提供了数据支持。
2.3 一种机制:围绕内容生产(再生产)的信息共享(分享)机制
该种机制是指学术网络生态系统中各种平台、用户之间的共享、多元、开放、互动、交融的信息共享机制[18]。这种多向交互关系不仅指用户主体之间的多向交互,还包括平台之间以及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多向交互。在学术网络生态系统中,用户积极围绕学术议题展开广泛讨论与研究,任何用户主体均可以通过内容生产平台或信息共享平台对学术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形成规范的学术论文。这样,多元主体或平台之间的良性交互机制得以建立,媒体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得以形成。
3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
《重庆高教研究》经过5年的媒体融合探索与实践,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3.1 主动关注重点、热点、前沿学术议题,抢占学术先发优势
《重庆高教研究》自创刊以来就坚持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主动结合国家宏观战略和高等教育领域重点、热点、前沿问题进行栏目策划,形成了基于重大学术议题进行深度阐发的内容生产机制,辅之以知识供给和智能革命,不断抢占先发优势,占领学术制高点。《重庆高教研究》的具体做法是:以时论与争鸣、热点专题研究栏目为依托,强调学术期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定位,提高学术期刊的公益性以及捕捉重大学术议题的敏锐性。2015—2018年(本研究只统计了2018年的1~3期),《重庆高教研究》共发表相关热点专题26组,相关稿件达120余篇,包括“双一流”建设专题、高教“放管服”改革专题、“一带一路”与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新工科”建设专题、新高考改革专题等。同时,《重庆高教研究》还通过腾云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实现全网络化办公,不断抢占先发优势,基本实现了所有稿件的及时刊发和优先出版,在下载、引用、转载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例如,自2017年2月18日“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诞生以后,该刊就积极组约专题稿件,并于2017年第3期和2018年第1期共刊发了6篇专题论文。现有数据显示,无论是在下载方面,还是引用、转载方面,该领域的专题论文均表现优异,尤其是《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不仅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16期“论点摘编”转摘,而且下载次数(5205次)和被引频次(39次)均表现突出,对刊物的贡献较大。此外,通过QQ交流群、微信讨论群以及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功能,以刊发的学术议题或当下的学术热点为讨论焦点,多渠道与作者、读者、专家进行沟通与对话,从对话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实现学术议题的再思考和再生产。例如,已刊发的《不分文理高考利弊谈》《“双一流”建设笔谈》等笔会或笔谈文章,就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作用得以实现的。
3.2 积极谋求权威媒体的间接传播,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传播是科学的本质[19]。学术期刊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社会文化与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责任,借鉴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采用的开放出版、优先出版、与大众媒体合作等传播新模式[20-21],《重庆高教研究》也积极谋求权威媒体的间接宣传与传播,具体做法是:《重庆高教研究》将已刊发的优质稿件向各种权威媒体推荐,除了学界熟知的“三大文摘一转载”外,还积极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共中央编译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等权威学术网站的相关专题、栏目或频道推荐全文网络转载,间接扩大《重庆高教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传播范围。截至2018年5月,《重庆高教研究》已有300余篇优质稿件被权威媒体转摘,其中《不分文理高考改革利弊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政策分析与实践对策》被中国社会科学网评为2016年度“优秀理论文章”,而且《不分文理高考改革利弊谈》还是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网最受关注的50篇文章之一。此外,《重庆高教研究》对学术品质的追求,透明、高效的审稿流程,以及编辑、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等利益主体基于学术议题而构建的良性互动机制,得到作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国内期刊界的一股清流”(万维书刊网)。
3.3 开展多种数据格式的网络出版,实现信息的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
事实上,学术期刊媒体融合过程有两层含义:(1)学术期刊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问题,即如何借助新兴技术实现学术期刊信息资源的最大限度传播;(2)学术资源的内容再生产问题,即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浪潮中,如何对学术资源和信息进行再生产,以吸引用户的持续关注。在用户越来越注重体验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22]。开展多种数据格式和数据类型的网络出版,实现学术期刊内容生产和出版形式的多样化,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个性化推送服务是当下学术期刊提高服务质量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就目前而言,《重庆高教研究》在多种数据格式、数据类型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面取得了些许有益经验。(1)学术资源与信息的多种数据格式传播:①各大数据库的传统数据格式,如CAJ、PDF等;②各大数据库和部分期刊的新型数据格式,如HTML、增强出版、语义出版等;③移动流媒体格式,主要借助集群化的出版集团或自建网页或数据库的形式实现学术信息的OA,如超星学习通移动客户端等;④图片和视频格式,主要通过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权威学术网站实现全文网络转载宣传,如由《重庆高教研究》举办的“首届西部高教论坛”就实现了会议推广与宣传的多样化,既有即时的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又有持续的微视频推出。(2)学术内容的再生产数据类型尝试:以微信公众服务(订阅)号为例,依托该平台对学术内容进行再开发,构建适应不同主体需求的个性化模块素材库(包括主编絮语、论点扫描、目次和摘要推介、先睹为快、学术动态等),然后通过微信公众服务(订阅)号、微信讨论群和QQ交流群(包括作者群、审稿专家群、编辑群、学术共同体群)等移动新媒介加以及时宣传和定点推送,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和黏度,多渠道扩大刊物影响力。
4 结语
新时代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应更加强调内容生产、知识供给、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相结合的发展逻辑。学术期刊媒体融合“121”模式的建构,有效破解了学术期刊“单兵作战”的模式,发挥了学术生态圈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重庆高教研究》“121”模式在推进媒体融合进程、实现学术内容有效传播方面取得显著效果,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将学术信息进行多维度、多平台、多数据格式的广泛传播。学术期刊应转变传统的媒体传播思路,将内容生产、知识供给、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结合起来,探索“学术期刊+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媒体融合实践模式,由自主开发和经营转向与权威媒体合作,走集群化、集约化融合之路。此外,在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面临专业人才欠缺、内容生产不足、融合深度不够的现实情境下[23],积极谋求与集成、成熟、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平台合作,可为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实现提供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但遗憾的是,众多学术期刊目前尚未充分意识到间接传播与推广宣传的重要意义。访谈得知,从中国社会科学网教育学栏目与教育学类学术期刊的网络转载推广来看,仅五六种教育学专业学术期刊积极利用这一成熟、集成、有影响力的推广平台进行学术传播,其他期刊网络转载大多是教育学栏目编辑的主动行为和编辑、作者的个人推荐。事实上,学术期刊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机制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学术期刊的主动精神和学术质量,而如何利用第三方平台产生宣传推广的增值效应,是本研究接下来的探索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