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组合练习有效设计“三落点”

2018-09-10张伟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

体育风尚 2018年12期
关键词:直体负荷动作

张伟 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堂,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动作技术,教师大都会选择反复练习的模式,但是长时间的机械式练习,很多技术动作反而被僵化,还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并不能充分保障学习效果,反而会出现固化不灵活等诸多现象。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的相关要求,特别强调“教材三个一”,简单地说,就是基于一个动作学习,组织一系列围绕这一动作的组合练习以及一个体育游戏或比赛。这也就意味着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组合练习,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组合练习的过程中,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特别是要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相关技术动作,这样才能够使体育课堂教学充满灵活性和时效性。所谓组合练习实际上就是根据教材中的技术动作要领以及学生的身体素养、发展需求等诸多层面,以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对象进行合理组合,这是一种经过教学验证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可以基于组合练习,充分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以保障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基于训练重点,设计组合练习

组合练习的方式,既可以是基于相同项目,也可以是不同项目,既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多人,不管采用何种组合练习方式,其关键应当以技术动作的复习为核心,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练兴趣,才有助于促进体能增量,才能真正实现提升技术运用能力的目标。对于不同的组合而言,在目标发展定位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例如,水平一(二年级)《技巧:多种形式的滚动、滚翻方法与游戏》,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将其分为三类动作:前后、左右滚动以及立足于不同状态的生活应用形式的滚动。首先分类上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如果从学生的年龄层次出发,水平一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柔韧度、发展协调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在这一课程中,主要结合了“穿越火线”以及“车轮滚滚”等游戏形式,这些游戏中巧妙的融入了直臂、屈臂以及双人合作滚垫子等活动,既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能够将重点聚焦于学生的柔韧素质、协调以及平衡素质等诸多方面;既能够满足预期目标,同时也可以保障组合实效,确保了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方面也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爱上体育活动,爱上体育课堂。所以,科学合理的练习设计才是保障实效的关键前提和基础。

二、基于学生特点,设计组合练习

当前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所提倡的重点在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特点,所以必须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也就意味着组合练习的设计,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体育学习规律,要能够充分突显其针对性,这样才能够充分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兴趣。

(一)紧扣认知“需求点”,设计组合练习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综合练习的设计,应立足于学生需求这一关键基础,这样才能使组合呈现出针对性,才能够保障高效的体育技能训练。

例如,在教学“直体滚动”时,能够充分的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练习需求,可以对组合练习重新设计,使其成为“V型直体滚动+口型直体的有机组合”,使学生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们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随着熟练程度的日渐提升,会希望难度也随之提升。如果和单独的技术动作相比较而言,组合练习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便充分满足了学生对难度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难度的提升应当把握度,练习也应当避免受挫。如果难度过低,同样会对学生的练习热情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紧扣认知“发展点”,设计组合练习

在发展学生体能的过程中,还需要一定强度的运动刺激,所以体育组合练习的设计必须要将这部分因素涵纳其中,比如练习的频次、密度以及所涉及的具体距离等等。

例如,一位教师为学生设计“蹲起一次(立定跳远)+前滚翻”这一组合练习模式,每个学生需要反复练习五次。这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运动强度偏小,难以形成有效的运动刺激。可以适度增加蹲起的次数,或者也可以选择拉长跳远的距离等方式,基于此,可以对这一组合练习的设计进行改编“持续的蛙跳(兔子跳)+前滚翻”。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使用的练习方式就是轮换,这一方式最突出缺点就是学生的等待时间过长,因此必然会降低练习的密度。如果使用组合练习的方式,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同样以上述组合练习为例,如果将前后动作的位置进行调换,既能够保障体能练习的目标,也可以最大程度的缩减等待的时间,提升练习密度。

三、基于项目特点,设计组合练习

不同的体育项目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各有不同的作用,所以,体育教学应当充分发挥不同运动项目的生物性改造价值,使其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载体。组合练习的设计和项目的选择,同样需要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发挥其应有的运动价值,这样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保障课堂教学实效。

例如,田径耐久跑会涉及较高的运动负荷,所以组合练习的设计以及项目的选择,需要对运动负荷进行调和,可增加以柔韧拉伸为代表的小运动负荷项目。在体操运动中,本身的运动负荷相对较小,所以组合练习的设计以及项目的选择,可以以适度增加组合的次数、保障体能素养为目标,这样便可以形成对小运动负荷的有效弥补。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紧扣以上三大有效落点为学生设计组合练习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化的体育组合练习。

猜你喜欢

直体负荷动作
技巧啦啦操托举类难度动作踺子直体后空翻上法训练手段的研究
技巧啦啦操成套托举动作上下法及造型类别的对比分析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技巧: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练习方法》一课的设计思路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