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IT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
2018-09-10宫法明李克文崔学荣吴春雷
宫法明 李克文 崔学荣 吴春雷
摘 要:在国家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新工科一经出现就引领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新工科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以德教育人为基础,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和创新、协调发展为实施路径,目的就是未来培养出新时代、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而IT行业在未来社会岗位中所占较大的比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促使其能够在新工科背景下,不断的创新发展,文章将对新工科背景下IT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措施进行全面的探究。
关键词:新工科;IT;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5-0163-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ts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engineering department has led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The meaning of the new engineering section is, in a nutshell, the basis of education based on moral education, to respond to changes, to shape the future as a construction concept, and to inherit and innovate and coordinate development a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of the new era in the future. The IT industry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future social jobs and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t will promot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 The article will train and educate IT professionals in the new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e reform measures are thoroughly explored.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IT; professionals; cultiv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引言
新經济以及新产业作为新工科的背景,我国一方面要发展一批新工科专业,另一方面就是要促使当前的工科专业不断的改革创新。而IT行业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未来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出更多IT类专业人才,文章将以建设新工科的意义为切入点,重点对新工科背景下IT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措施进行全面的探究。
一、为什么要建设新工科
2016年新工科自从出现后,经过短时间内就被各大高校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深入的探究。新工科的出现,是科技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象征,同时也是未来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
(一)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需要建设新工科
工程教育要想进行创新,其必然要从国家需求方面出发。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推动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社会中形成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大小企业能够向服务型产业进行转换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将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以此不仅形成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新经济,而且更是将其人才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任务充分完成,由此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与发扬。
(二)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需要建设新工科
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最根本的就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未来时间内,人口老龄化严重,能源短缺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都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威胁的同时,还严重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步伐。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不断涌现,由此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速度变快,新兴学科出现,各项创新的技术不断发展,极大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变革与发展。在现下人们的生活中,最常见的虚拟现实技术、网络空间技术以及机器人系统等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同时也是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部分。促使工程教育不断的创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促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三)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需要建设新工科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希望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才。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方针,在教育全过程中把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核心,培养出具有正确价值观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IT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师资队伍建设
(一)IT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在高校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就是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将该方案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指向针,促使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质量不断提高。而为了促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趋于稳定,在我国各个高校中必须定期进行全面的方案修整与完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在培养专业人才过程中,人员质量不断提高,以此更好的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只针对高校教材内容而展开的,最为关键的是要从全局出发,结合社会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了培养出IT类专业人才,首先,就是邀请该方面相关的专家进行研究,尤其是在业界有着较高影响力或者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毕业的学生邀请回来,以他们实际经验为基础,在完全了解社会需要IT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后,再制定培养方案。其中有少数人认为,可能业界人士对教学模式以及教材内容不了解,可能他们的建议与实际教育过程有所偏差,其实不然,大多数的毕业学生,他们步入工作岗位后,才真正懂得课程对他们的重要性,由此更加看重教材课程的内容。
(二)IT类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培养出专业的IT类人才,而师资队伍建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而我国教育等相关部门对教师团队的建设意见是,希望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建设一支有强大信念以及较高职业操守的教师队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今各大高校对教师入职的要求不断提高,一方面将目光放在了博士研究生身上,而有的学校则希望任职教师有海外留学经验。虽然将教师的门槛提高了,看上去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工科来说,其中有利也有弊。最为明显的弊端就是,当下大部分的博士生教师理论基础较强,但是却忽视对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这样如果担任教学工作,势必会间接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管理不足,不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在当下IT类专业教师队伍中,就必须建立相关的制度评价体系,促使新工科建设更好得发展。一方面,对教师的能力以及教学水平实行分类的评价标准,特别是新工科专业,更要设置完善的学科分类。而另一方面,为了促使新工科团队更加强大,可以招聘更多专业型的博士教师。只有对IT行业比较了解的专业型博士,才对该方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才能为新工科背景下再次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IT类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不久之前,我国就有工程硕士相关的教育专业,但是实际上学生對该专业并不感兴趣,其中最大原因就是大家并不知道该教育专业今后的就业形势到底怎样,所以大家并不倾向于该类型方向。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新工科相对应的专业报考人数不断增多。由此新工科背景下IT类专业人才队伍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呈现出一片良好的局势。
三、新工科背景下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培养目标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为了更好的进行IT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各大高校教育过程中,可以从职业素质教育以及技术能力提高两方面出发。第一,提前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在高校的前三年教育中,每个学期都设置与职业素质相关的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然后将自身今后的发展方向规划好。与此同时,还要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IT类的专业人才也能与时俱进,不被社会所淘汰。第二,在高校中进行企业文化校园的建设活动。可以邀请社会中知名的企业来校进行培训,与IT类专业人才进行深入的交流,让其更加了解社会中行业岗位的发展以及需求,促使学生对IT类行业以及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制定职业规划内容。第三,积极鼓励学生走向知名IT类企业进行实习工作。尤其是社会中代表性的企业,比如说中兴网信企业等,学生们通过实际的考察参观,不仅能够激发起工作的积极性,而且更能促使自身不足的地方得到弥补。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高效的优质课堂
新工科背景下,在IT类专业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为了促使实际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可以借助MIMPS项目教学法。该项目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一方面能够针对专业课程进行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对学生专业课程上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中《数据结构》内容教学过程中,基于MIMPS项目教学法之上进行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加的了解与学习,而且与实践教育活动相结合,为IT类专业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教师将MIMPS项目教学法进行灵活的运用,既能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也能为教师的教学积累下更多的经验。为了更好的将MIMPS项目教学法应用到IT类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从IT类行业的实际岗位职责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任务分配教学。其次,在学生实际参加实践活动过程中,秉持层次化的原则,从简单方面逐渐到具有难度方面进行,促使实践教育课程中理论与实际活动相融合。最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小组合作形式上,引导学生能够对自我进行准确评价的同时,还能对他人做出客观的评价,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入,关系不断融洽。简而言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为IT类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希望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三)打造一流工程化实践平台,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
各大高校的领导,可以充分借助社会企业资源的优势,与之合作,在校内建立与IT类行业相关的实践基地,促使教学资源更加数字化,教学内容实际化以及教学方式平台化。而为了做到此方面,首先,可以应用网络仿真的教育平台,提高校内实践条件的限制,促使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充满科技化以及创新化,由此一来,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断提高,而且还能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开阔。其次,与社会知名IT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校内实习平台,促使学生具备职业素养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最后,借助当下诸多的产业孵化园,培养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专业IT人才。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当下IT类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案例式教学手段。在实际培养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入实际与IT类相关的企业案例,给学生设置任务,从而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任务的完成,通过该措施,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课程内容,而且更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五)融合学术与工程人才,打造混编师资团队
各大高校为了培养出更为专业的IT类人才,在选择教师时,就一定要选择具有高水平以及高学历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比如说中兴通讯就选择了一批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行学生的教学工作,首先,选用几名工程师进行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专业实习以及论文写作进行指导,随着IT类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工程师的数量也要随之增加。其次,高校可以让在校IT专业教师定期到社会岗位中参加教育培训,促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总体来说,为了培养出专业的IT人才,就要促使社会中岗位相关的工程师与学校教师进行双层教育,既要学生在校学习到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工程师的经验,还能促使学生形成一个明确的职业方向,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六)创新合作教育体制和机制,搭建校企一体化教学管理平台
在进行工程化教育过程中,产教融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各大高校比较看重的方式。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其出发点就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环境构建资源共享,而基于学校、企业之间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能适应未来IT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的促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首先,促使教学资源得到不断的配置优化,将学校内的各项事物进行更好的管理。其次,基于学校与企业基础之上,为了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可以建立工程实践基础上的“双主体”运行制度。最后,制定行业相关的评价制度,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体系。
四、结束语
简而言之,基于新工科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IT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但是就目前形势而言,与理想中教育的终极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在今后我国IT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使IT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不断提高,促使IT类专业人才能够迈向全方面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Z].2017-2-20.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Z].2018-1-30.
[3]蒋宗礼.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8):34-39.
[4]邓红卫,何敦培,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实践与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6):141-144.
[5]周 ,风险投资之IT行业:IT子行业——互联网[J].中国风险投资,2015(3).
[6]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7]蔣宗礼.本科工程教育:聚焦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6年(11).
[8]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