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生的质疑为教学契机的一次尝试
2018-09-10谭传金
谭传金
初中生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与质疑动机,凡是遇到感兴趣的地方都喜欢问个究竟,尤其是在一些复杂内容的介绍方面,往往不能认同课本的结论性叙述,刚刚在我校结束的一次市级教研活动的情况就是如此。
一、质疑: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肯定不是这个
当公开课结束后,五班的几位学生拿着课本找到我,他们用坚决的口吻说:“老师,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肯定不仅仅是课本那种说法,而且课本说法太啰嗦。”原来公开课的内容正好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生对于教材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表述有疑问,当时为了配合开课教师就没有立刻提出质疑。他们走后,我与班级其他同学交流了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都有类似的疑问,不认同课本的表述,没有想到一次教研活动竟然引起学生这么多的思考,我更惊讶于学生的活跃思维与质疑精神。
对于这种源自教学过程却超越教材内容的提问,我想每个老师都很头痛,学生质疑也就产生了。学生的脑海里会浮现:1、老师水平太差了!(怀疑教师历史知识储备不够);2、教材的内容有问题?(质疑教材的科学权威性)。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心中的质疑,造成这些问题最终形成危机,将会严重削弱教师的课堂威信,动摇学生的学习信念。
郑和下西洋,不仅是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大事件,而且是南京地方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的探究不仅关乎学生对南京相关历史遗存的深入了解,更关系到学生怀疑问题的解决。因此,这一内容需要慎重对待。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的今天,郑和当初扬帆远航的目的与今天积极打造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初衷是否一致?这也值得我们去探索。以学生的质疑为支点,让我们看到了教学过程中课本与客观史实之间存在的隔膜裂痕。因此,我要做的就是让作为被动接受者角色的学生跳出历史课本,帮助他们主动以历史学问探索者的视野和姿态去深入到纷繁复杂的史料之中,进行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地探究和梳理,争取认识到真实且全面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为了顺利实现预定的目标,我根据初中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做了一些必要的铺垫性准备,把学生分成教材查阅组(简称教材组)、史料查询组(简称史料组)、期刊检索组(简称期刊组)、网络探究组(简称网络组)等四个小组,让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准备,下节课交流。
二、契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师:郑和下西洋是中外交往的一件大事,且与我们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关于其目的史学界早有研究,但是课本的表述让我们难以信服,那么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拂去历史的尘埃,找出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肖同学:大家好!我是教材组的中心发言人,就不需要介绍吧(笑声)。我们小组通过查阅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发现高中教材基本没有涉及郑和下西洋的内容,但是初中教材各版本大多都有相关介绍。我们在旧人教版查到:“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这个说法太过于简单与虚假。还有岳麓版是这样说:“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2],显然是侧重于政治方面的考虑较多。接着,我們找到川教版教材是这样表述:“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了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宣扬国威”,[3]无疑朱棣的个人成分较多。然后,我们查阅了北师大版是这么说:“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4],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目的——到西洋“取宝”,不知道是否与部编版中“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相同。
如果联系到朱棣是以藩王身份造反上台,他为了证明自己才是帝国的最佳统治者,在稳定了国内的局势、把大明帝国带上强盛之后,进一步希望通过郑和下西洋让四夷宾服成为天下的共主,从而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与正义性。综合来看,部编版教材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表述比较全面,但是并不能让我们完全地信服,不知道其他组是否有更好的回答。
刘同学:我是史料组的中心发言人,首先要感谢所有的组员,因为我们组最辛苦,要阅读文言文是非常累的(组员点头认同),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收获挺大的。首先,在老师借的《明史演义》中找到重要证据:“复派宦官郑和,游历外洋,名为宣示威德,实踪迹建文”。[5]这段话说明,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名义上宣扬国威,实际上是寻找失踪建文帝下落,或者可以说寻找建文帝是其主要目的。我们结合“靖难之役”南京城破之后,建文帝下落不明的内容,完全可以理解朱棣的忐忑心情。因此,建文帝的下落始终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其次,在《明史·郑和传》中找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6]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明成祖怀疑惠帝(朱允炆)逃到海外,想去派人寻找,并且想在国外炫耀武力,表示中国富强。此材料出自官方正史更加证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惠帝,顺带的目的是耀兵异域宣扬国威。通过查询我们发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体现朱棣的个人要求,因为寻找惠帝不能公开进行,同时还需要恢复中国在东南亚的传统影响。不仅如此,其他组员在其他书中也找到类似的证据。所以,我们组有理由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失踪的惠帝,并且在异国他乡炫耀武力以示明朝富强。
郑同学:我代表期刊组发言,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期刊寻找证据,然后在此背景下得出自己的结论。查阅过程中,在《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找到王东青的一篇文章,他在《论郑和下西洋与明成祖的威慑外交战略》中认为:郑和远航是一次海上远征,“耀兵异域”是客观存在,但目的是保障朝贡贸易和下西洋的顺利进行,是威慑外交的表现。还有在《明史研究》2005年第9辑上看到张显清的《也谈郑和远航的动因》,他在该文中指出了解世界开拓海洋,开展国际贸易是远航的本意。这都说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开展国际贸易的成分。为了说明当时朝贡贸易与海外贸易的关系,我们做了进一步的查阅,逐渐了解到明朝以前,以宋元为代表,朝贡贸易只是海洋贸易的一部分,整个海洋贸易大致以中央政府朝贡贸易为主,其它私人海洋贸易为辅的局面。当时的东南海洋没有任何政治威胁,海洋贸易的巨大利益,使得雄心勃勃的永乐皇帝想独占好处。由此,我们就能理解永乐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他是想以朝贡贸易取代其他一切形式的海洋贸易,耀武扬威只是想垄断所有海洋贸易的手段。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海外贸易。
蒋同学:终于等到我们网络组压轴登场(笑声)。前面的同学都找到了不少的证据,不过在几位网络高手的努力下,我们得到了更多的信息。例如在网上找到谈谭的一篇文章,他在《郑和下西洋动因新探》中指出:郑和使团担负着从海路寻找前往圣地麦加的特殊使命。还有在中国知网找到马利章的《郑和朝觐记闻》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郑和在家庭的熏陶下,一直希望完成到麦加朝觐的夙愿。因为郑和出生于一个敢于冒险的回族穆斯林家庭,本名叫马三宝,其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其家族是云南昆阳的望族,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Mahmud”。祖父和父亲都曾跋涉千里,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达麦加,完成朝觐功课,因此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吉”。后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开始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他为燕王朱棣立下显赫的战功,明成祖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因此,我们认为:郑和希望到麦加朝圣是他远航的一个重要目的。
李同学:我代表自己补充一点。郑和下西洋所带回来的物品,据有关记载总计有:五金类17种;香类29种;珍宝类23种;动物类21种;布类51种;用品类8种(金属品不在内);药品类22 种(香料不在内);颜料类8种;食品类3种;木料类3种。[7]从上面所列物品种类来看,郑和下西洋所交换回来的物品绝大多数是专供皇室和贵族官僚享受用的奇珍异宝及各种奢侈品,与国计民生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民间还传说是为了寻找神话中的麒麟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是搜罗海外奇珍异宝。
……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弄清楚了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宣扬明朝国威提高海外地位;炫耀国力示中国富强;寻找失踪的惠帝朱允炆;开拓海外(朝贡)贸易;赴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搜罗海外奇珍异宝等等,但是我们始终要注意郑和下西洋是一种主动的、和平的外交行为,客观上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因此,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与今天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所宣扬的宗旨是相同的,即:合作、友好、开放、共赢。
三、启示:新课标下教学观、教材观需要转变
由学生质疑课本到转化为教学契机,也许这本身就是我们很多教师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这启示我们要及时改变教学观,因为历史课堂是学生领悟已知历史知识和探求未知历史知识的舞台,面对他们随时可能迸发的疑问和执着,须知稍纵即逝的生成性目标与事先准备的预设性目标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宝贵。同时,历史课本仅仅是课程资源的一种,教材编写者本意是为学生的历史认知活动提供简便有效的体系化史实来源。魏勇老师说:“教师自己的心灵海处于蛮荒,怎么能开发出学生心中的富饶?”[8]我们应力争以历史课本为媒介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和态度,避免以历史课本为权威灌输给学生僵化单一的历史信息,适时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历史书,以此探究或印证课本中的历史观点。这提醒我们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用丰富的知识迎接学生的质疑。
【注释】
[1]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放中心编著:《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3页。
[2]岳麓书社主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81页。
[3]龚奇柱主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4]北京师范大学主编:《中国历史》(七年級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16页。
[5]蔡东藩编著:《明史演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
[6]张廷玉:《明史》(卷234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2页。
[7]纪念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筹备委员会、中国航海史研究会编:《郑和航海史料选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第188页。
[8]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年,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