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2018-09-10徐志强
徐志强
摘 要: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我国和日、韩常用中药处方中分列第22位和21位。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等功效。江苏省泰州地区生长的半夏,因其个大、色白、质地坚实等特征,成为著名的地道药材,被称为“泰半夏”。半夏市场缺口较大,常有水半夏、小南星等假冒使用。随着食药监等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近年来在我国各地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市场上半夏价格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半夏人工栽培投入高、风险高、收益也高,要保障种植半夏农户的收益和产品质量,需要积极总结半夏栽培技术,为推广栽种做好示范,才能促进栽培与生产的顺利进行。基于此,主要介绍了半夏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旨在降低半夏种植风险,实现农户半夏栽培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半夏;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12-0038-02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志码: B
半夏曾被叫做“白霞”,又名麻芋头、野芋头、地星等,属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呈球形,叶基生。因其经济效益较高,在我国多个省份都有种植,如四川、甘肃、湖北、江苏、河南、安徽、贵州等地。半夏喜湿怕涝,人工栽培技术要求较高,现有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用水半夏(犁头尖)、小天南星等假冒半夏中药材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半夏栽培规模,加强对半夏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做好田间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半夏栽培的产量与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带动广大农民的增收致富。
1 种子选择和保存
1.1 种子选择
选择病虫害发生轻、植株生长一致的半夏田块作为留种田,收获后选择无霉变、无损伤、直径1 cm左右的块茎做种。
1.2 种茎贮藏
将留种的块茎采用沙土层积方法贮藏,层积数不超过3层,贮藏期间经常检查沙土湿度,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烂种。
2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条件好、湿润肥沃的沙质壤土栽培半夏,不能在涝洼盐碱地栽培。在播种之前确定好地块以后,10—11月提前耕作,深翻约20 cm,促进土壤的风化,实现地块肥力的提升[1]。播种前施足基肥再耕翻土壤。在降雨较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要作高畦,畦宽以1.2 m左右为宜,畦高约15 cm,沟宽30 cm左右;田块四周要挖深沟,沟深约30 cm,为生长期做好灌排水工作。
3 播种
播种前,种茎可选用50%的多菌灵800~1 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600倍液或5%的草木灰液浸泡2 h。
3.1 播種时间
最好选择在冬前或早春进行播种。如果选择冬播,应该于土壤封冻前进行,而早春播则在土壤解冻后进行。
3.2 株行距及用种量
根据地块的土质和肥力,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其中要确保行距在15~20 cm,株距5~8 cm,播种量为200 kg/667 m2左右。用种量过低会影响产量,过高则影响质量,通常在药检过程中会出现浸出物不达标等现象。具体种植密度还应根据土质与肥力确定,肥力较好的土质可选择低密度种植[2]。
3.3 播种方法
在完成整地以后,且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在畦中选择条播的形式,其中沟的深度为5~8 cm,沟底宽保持在5 cm左右,以“品”字形进行摆种,覆土后镇压。
4 施肥
4.1 基肥
要施完全腐熟的农家肥,用量为1 500 kg/667 m2,并配合施用过磷酸钙30 kg/667 m2、硫酸钾15 kg/667 m2,在整地与深翻的过程中进行施肥。
4.2 追肥
生长期要及时进行追肥,通常需要进行3~4次。第1次需要在齐苗时进行,施用量为1∶3人畜粪水约为1 000 kg/667 m2;第2次在珠芽形成后进行,施用量为1∶3人畜粪水约2 000 kg/667 m2,土杂肥约1 000 kg/667 m2,培土时要对肥料、珠芽等进行覆盖;第3次于第二次施肥30 d后,施土杂肥量约1 000 kg/667 m2;第4次施肥与上次间隔20 d后,施用饼肥40 kg/667 m2、过磷酸钙20 kg/667 m2、硫酸钾10 kg/667 m2,要在土壤表面均匀施撒,做好培土工作。
5 田间管理
5.1 中耕除草
播种覆土后,以人工除草为主,一般进行3~4次,重点放在幼苗期未封行前,要求除早、除小、浅锄、不伤根,深度不超过5 cm,分别在初苗出齐后、第1代珠芽形成时、第2代珠芽形成时进行浅锄。
5.2 遮阴栽培
可在半夏畦边种植玉米、大豆等遮阴作物,减少夏季阳光直射,降低地面温度[3]。
5.3 越冬管理
越冬前浇封冻水,越冬期间禁止人畜践踏。
5.4 水肥管理
半夏有着喜湿润的特性,耐旱能力不强,在干旱的季节必须浇足量的水。若雨水较多,土壤内氧分含量则不高,此时需及时排水,含水量过大会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让土壤始终维持湿润状态,防止出现枯苗的现象,土壤含水量宜保持在20%~35%之间,可降低半夏种植风险并提升产量。
6 病虫害防治
农药防治应遵循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提前预防、对症下药,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
6.1 农业防治
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进行高畦栽培;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仔细清理田间病株残体,远离田园深埋或烧毁。
6.2 化学防治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根腐病可用50%辛硫磷乳油剂500~1 000倍浸根,或者是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600倍灌根、喷雾,或者是1%硫酸亚铁2 kg灌根;防治叶斑病可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600~800倍,喷雾,或者是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水(1∶1∶200)0.5%喷雾,或者是50%速克灵可湿性粉800倍喷雾[4];防治病毒病要使用15%病毒A400倍喷雾,或者是1.5%植病灵乳剂800倍喷雾,或者是83增抗剂100倍喷雾;防治红天蛾可用高效苏云金杆菌杀虫剂1 000倍喷雾,或者是1.8%爱福丁乳油1 000倍喷雾,或者是20%杀灭菊酯1 000倍喷雾。
7 采种及收获
在半夏栽培中还需要及时进行采种与收获,科学储藏。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相差较大,气温高、雨水多的地区宜早收;日夜温差相对较大、正常年份夏季最高气温保持在32 ℃以下的地区,则可推迟到秋季采收。①种籽。初夏到秋冬开花结果,佛焰苞黄下垂时,种子成熟,即可采收,湿沙贮藏。②种茎。夏、秋季采挖半夏时,将无病虫害、无伤痕、中等大小(直径1 cm左右)块茎用作种茎。③收获。夏季或秋季采收,夏季一般在7—8月,秋季在地上茎叶枯萎倒苗后进行采收,收获后应迅速组织脱皮干燥加工。
8 结论
总之,在半夏的栽培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和肥水等因素,掌握有效的田间管理方法,尤其是加强病虫害防治,一旦发生根腐病、烂叶病等,则很难彻底控制。做好预防病害发生的措施,精心管理,定期检测与观察,尽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有效控制农药残留对半夏质量带来的影响,这样才能实现半夏栽培效益的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中药材半夏的市场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 1 ] 王田利.半夏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综合),2017(06):37-38.
[ 2 ] 母昌權.半夏人工栽培技术[J].科技资讯,2015(33):107-108.
[ 3 ] 闫和健.半夏栽培与加工技术初探[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09):16-18.
[ 4 ] 杨明海.旱半夏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06):36.
(收稿日期:2018-11-12)